语文教学改革衔接式原则探讨

时间:2022-10-13 08:26:21

导语:语文教学改革衔接式原则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学改革衔接式原则探讨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课内与课外衔接的方式进行,目的是通过讲求课内外衔接,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形成,推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衔接原则;研究

在课内与课外“衔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为取得“衔接”的理想效果,理应突出“衔接”二字。那么,课内与课外如何很好地“衔接”起来呢?为此,可探究以下原则:

一、有机“衔接”原则

所谓有机,就是指在课内与课外“衔接”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不只是一般的联系,而是要求“衔接”得吻合、贴切、自然。对此,要相机行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切忌牵强附会。学生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在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中,需要“衔接”的内容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课外生活的素材进行认真筛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滤,经过“普遍搜集,重点捕捉”的筛选,视其素材与课文内容的相似性、相近性与相关性,撷取所需的内容。最后,再考虑二者之间方式的“衔接”问题。而“衔接”的方式不具单一性,故选取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要服从教学的具体目标。正是因为课内与课外的“衔接”有内在的规律性,它们相互渗透。它们的“衔接”是有机的,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其观点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对此,教师要根据“双臂的失去”选择生活中与之相关、相似的素材,特别是与手臂有关的素材。然后考虑此素材与观点的“衔接”,方式可采用正反对比,即“假如维纳斯没有失去双臂会怎么样”并联系生活中人体雕像、绘画中的手型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得出虚实相生正是人们追求的审美情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残缺的部分使维纳斯超越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的道理。如果没有有机的“衔接”,学生是不会有深刻认识的。

二、整体“衔接”原则

所谓整体,就是指在课内与课外“衔接”的教学实践中要把课文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经验紧密联系,视为一个整体。课内与课外的“衔接”是内在协调的、统一的。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即以课内为主阵地,立足课内,向外拓展,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延续,是扩大。因为课内是基础和先导,它就应该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外语文学习提供举一反三的规律性指导;因为课外是延续和扩大,就应该让学生在巩固课内所得的基础上,运用课内所学方法,根据个人兴趣与爱好,开拓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并对课内语文学习作必要的延伸,从而练就语文学习的本领。如针对维纳斯双臂的失去,教师引用生活中完整的人体的“双手”来“衔接”,应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相关的课外可比物,如失去的腿、鼻、眼睛、耳等也是“衔接”中需要的教学部分。因为只有通过与生活中人体联系,才会让学生理解正是因为丢失了双臂,维纳斯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因此,课内与课外的“衔接”是融为一体的。忽视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学,不利于语文学习效果的获取。课内与课外只有被视为一个整体,才会有利于整体把握语文学习的“衔接”及其质量,才会有利于取得整体性效果。

三、有度“衔接”原则

所谓有度,就是指在课内与课外“衔接”教学实践中,课文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经验的“衔接”,应以课文内容教学为主,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经验只是起补充拓展作用。它的“有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好主流,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基于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一定要慎用,把握好“度”。注意适度原则,既要正确运用素材,又要用得恰如其分,切忌反客为主,更忌滥用。其次,对于教材的处理更要慎重,因为生活素材的引入,对课文教学的要求更具挑战性。所以教师在“衔接”目标、“衔接”方法、“衔接”过程等方方面面都要把握好一个“度”。要认清课内是主体,是根本;课外是配合,是补充。如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重点是“她为了如此美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一中心观点。为了让学生获得深切的理解,教师在讲述残缺的美是一种完整的美后,要引用生活中学生的经验感知。这种感知应是在学生大体明白残缺魅力之后引发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弄懂作者的观点。所用的学生的经验必须是经过慎重处理的,有节制的。

四、互适“衔接”原则

所谓互适,就是指在课内与课外“衔接”教学实践中,要进行语文能力训练,课文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经验的“衔接”,就应讲究适应性、适用性、适用于对方,要互为所用。如在理解“而背负着美术作品命运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那失去了的双臂,对这些比喻、赞颂来说,却是一种令人难以相信的讥讽”一句话时,可引用立体构图的创作原则———虚与实的配合。这种用空间概念阐释的方式是适应艺术创作的,而这一句话正是谈了“失去双臂后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从而给人以这样的启示: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会铸就“艺术的完整”。因而,这种“衔接”具有适应性,它服从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如果引用生活中,诸如性格、经验等的缺失,阐释“失去的双臂”就不会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这就需要老师精通教材,熟悉教法,了解所教对象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在课堂内根据内容需要援引课外素材,这种素材既能为师生双方熟悉,又能说明或论证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的切入,既可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不了解对方,而一厢情愿地引用,草率地处理素材,只能会弄巧成拙。因此,要依据教学内容,服从教学目标,选准切入点进行“衔接”。这种切入点必须适用于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否则,就会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课内与课外教学的“衔接”,应成为对成长中的整个生命的成全。没有生命气息的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而教学的互适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师生互动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就是互适的良好反应。特别是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还要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及生活经验。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的师生共享、共识、共进,正是课内与课外互适“衔接”的最佳境界。

作者:龚永标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德昌,陈汉才,王建军.中国教育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朱汉民.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