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革模型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15 11:30:30
导语:基于变革模型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对员工任职要求的英语水平逐渐提高,以及国家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日益重视,双语教学成为高校教育中的焦点。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例,双语教学中的输入变量、情景变量和过程变量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且应以卢因的三阶段变革模型为基础,进行系统性的变革,才能在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实现双语教学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双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三阶段变革模型
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要求在本科教育中适当创造条件对公共课和专业课使用英语教学,且在2007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为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切实推动高校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鼓励和支持留学归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陆续掀起了双语教学的高潮。根据前程无忧的2015年《职场英语调查报告》中显示,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各企业雇主招聘过程中评估人才的基本标准之一,评估标准已不再局限于四、六级证书;且工作场所中使用英语的现象也不再局限于跨国企业,在国企、民企和政府机关也日益普遍,使用比例分别为47.3%、42.6%和40.6%。因此,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使得高校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现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结合自身双语教学经验分析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方案。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即在学校对学科内容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授课,其内涵因国家和地区而不同。在我国,双语教学的范畴属于外语而非第二语言,且外语一般是指英语。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主要有沉浸式、保持式和过渡式三种形式。沉浸式是指在学校完全地对学生实施非母语的外语教学的模式。保持式是指学生刚入校学习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步对部分学科进行外语教学,但依旧有部分学科保留母语教学的模式。过渡式是指学生入学后全部或部分地进行母语教学,然后逐渐转变为由外语单一教学模式。我国高校目前大多属于保持式双语教学。
二、双语教学影响因素的现状
根据贝克的双语教学模式理论,贝克认为双语教学模式有输入、输出、情景和过程四个变量组成。输出变量的结果受输入变量、过程变量和情景变量的影响,且输入变量和情景变量会影响过程变量。贝克的双语教学模式理论较全面地提供了分析和研究影响双语教学的变量,主要从输入变量、情境变量和过程变量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输入变量
教师作为双语教学输出结果的一个重要输入变量,其任职资格存在较大争议。王今越等从英语能力的角度认为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有三种任职资格:第一,双语教师必须拥有国外访学一年的履历;第二,双语教师一般需具备博士学历;第三,双语教师须通过权威的外语资格考试,如中高级口译、GRE等。霍胜男从师资结构的角度认为,在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专业教师虽然精通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有局限性,外语老师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专业课知识欠缺,最理想的双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也要通晓一至两门学科。因此人力资源双语教师不仅需具有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笔者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双语任课教师,拥有英国留学经历,且修读专业与教授课程相同,但毕竟留学时期作为学生时期的求学状态与现在作为教师的授业解惑现状,无论从语言和专业知识都存在较大差距,依旧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输入变量的另一主体,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双语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面对的是大三学生,此阶段大部分学生获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少部分学生考取了六级证书,但依旧有部分学生参加考试没有获取任何英语相关的证书。教学过程中采用交叉式模式,即课堂教学中英语与中文之间的交替使用,笔者通常先用目的语(英语)叙述一段词组或一句话,然后再用母语重复进行语码转换,但是部分学生反映听不懂、反应不过来或直接听汉语。此外,学生羞于开口讲英语,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担心发音和语法的正确性。这就造成笔者在课堂向学生提出问题,没有学生反应,课堂沟通和互动效果差的问题。此外,通过与学生课下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很抵触甚至有恐惧心理,因此对这门双语课程也表示比较排斥。双语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响应教育部号召,为国家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具有较强双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笔者通常会在课程第一节课与学生沟通教学目标,即课程结束后,从学术角度和社会应用角度,学生应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课下与学生沟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期待更多的是英语语法讲解,这就造成了双方对课程期待不一致,从而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情境变量
情境变量即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与氛围。即通过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塑造,学习主体可以在不必强调对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自然地掌握了英语应用。课程教学中,笔者尽量将英语渗透在方方面面,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邮件书写交流,给学生推荐提高英语听力的网站和练习方法,和有助于提高口语的英、美剧,以及能帮助他们检验口语效果的APP软件。但是,笔者从教的双语课程班级为将近100的学生规模,一名教师面对众多英语水平不等的学生,无法确保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予以不同的关注,同时也影响了课堂互动效果,无法营造较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与环境。
3.过程变量
笔者在课程初期使用语码转换,并且经常利用问题法和案例法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但由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原因影响了互动的有效性。因此笔者在课程中逐渐减少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频率,也减少了英语使用的频率,由最初使用的“交叉式”教学双语课堂逐渐变成了枯燥的翻译课。为了能让学生学习更地道的英文表达和最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笔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使用的教材为全英教材,考虑到学生此前从未接触过全英教材,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材,笔者选用的教材为美国克雷曼的《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但是因为国情差异,美国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与中国的国情是不相符的,如教材中RecruitingApplicants章节讲述employmentagencies时提到了很多美国的机构,以及selectingapplicants涉及了很多美国的法律。因此使用原版教材在追求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又缺乏了适应性。
三、双语教学改革
我国目前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输出。因此为了纠正和提升双语教学,必须展开针对性的双语教学改革。卢因提出,组织的成功变革应遵循解冻现状、移动到新状态和重新冻结三个阶段,即解冻、变革和再冻结。笔者认为双语改革的路径也可遵循卢因的三阶段变革模型。
1.解冻现状
由于教师与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与态度对双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解冻现状主要的分析对象为教师和学生已有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为了克服这些阻力和打破现状,根据卢因的三阶段模型,可以通过增加推动力和(或)减少抑制力的方式实现。双语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任职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文应用水平,也要求教师有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运用英文教授学科专业知识且被学生吸收和消化。为了鼓励教师不断提升其英文水平,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教学改革的队伍当中来,鼓励教师在承担课程前参加双语教师任职资格考试,为通过考试的教师发放奖金以资鼓励。此外,双语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大,且会因未实现自己理想的教学效果,逐渐减少自己对教学投入的热情,改变自己教学目标的初衷。因此可以向教师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课时费以激励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另外,高校应提供合理的物资支持使教师不断改进和丰富其教学方法。作为影响输出结果的主体,学生心理上对英语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且不习惯以英文作为课堂上知识的传输媒介,他们还不适应全英教材和用英文表述自己的观点,具有对英语的抵触情绪和对英语语法的执着。为了打破学生在双语课程中存在的惯性,高校可以通过消除抑制力和增加推动力的方法来解冻现状。例如,因每届学生存在差异性,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在开课前获取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关注和担忧,并及时整理所有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以确保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能与学生相匹配。对于学生担忧的问题在课程首节课为学生予以疏导。另外,也可以运用积极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学生接受变革。例如,通过扩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根据自己使用英语回答问题的次数兑换相应等级的小奖品等。
2.变革
高校在解冻现状阶段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教师和学生打破现状,为保证改革成效,必须快速进入第二个阶段:变革。在变革阶段组织应该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改变理论认为若个体主动而非被动参与群体活动,其态度更易改变,从而影响个人行为。因此双语教学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加入更多学生参与的比例,如根据教师的预习要求,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课前预习;在教师指定的国外人力资源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且与当节课程相关的文章,安排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英文互相交流,课下再将小组交流的内容用英文进行写作报告;课程中可适当安排案例讨论,通过案例学习探索和总结课程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既然学生在课程中参与的比例程度提高,因此为了保证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效果,双语课程应实施小班化教学。此外,高校应在建立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的同时,以国外原版书籍为基础,根据我国背景,组织教师队伍编制合适的双语教材。
3.再冻结
在双语改革实施后,学生和教师形成了新的态度和行为。为了将这些永久地保持下来还需要进行再冻结。永久保持的最好状态是学生和教师自身对新态度和行为形成习惯,但在这些内化成他们自身的习惯之前,高校最好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进行强化。例如将临时上调的奖金和双语教师的任职资格认定通过明文规定永久固定下来,为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费用,如激励学生回答问题兑换的礼品,有成文的报销制度。
四、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实现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社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根据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是双语改革的目标,但双语改革的成功需要遵循三阶段变革模型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即解冻、变革和再冻结。系统性的改革为双语改革提供了可实现的路径和指导方向。
作者:郭静思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前程无忧.职场英语调查报告[EB/OL].www.51job.com/bo/media/media.php#,2015.09
[2]梁明柳,陆松.简析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J].中国电力教育,2009
[3]王今越,范尧,高建磊.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
[4]霍胜男.双语教学问题及其策略的分析与探究[J].科教导刊,2012
[5]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刘怫翔.组织行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上一篇: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分析
- 下一篇: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