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12-21 09:05:17
导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营造入情入境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情动于衷,全身心投入学习状态。例如,在《黄河颂》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在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歌声中拉开课堂序幕,给学生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在昂扬的旋律与豪迈的情感中,引导学生感受黄河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以及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课堂效果。又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教学中,我先以图片展示各种变化多端的云,继而让学生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更加形象直观。随之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解说图片上各种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效果。再如,《西游记》名著导读的教学,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大话西游之取经故事会》的微课视频,视频以生动的画面、熟悉的配乐和细致的讲解,回顾了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十多个主要故事,既深化了阅读记忆,又激发了学生深入探求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课堂效果。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就必须摒弃传统语文课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丰富了教学形式,激活了课堂氛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例如,《贾生》一诗的教学,在“知人论世”环节,我分别播放了两段动画视频,生动地展现了李商隐仕宦生涯中的“牛李党争”以及贾谊的生平经历与文学成就,帮助学生理解李商隐在诗歌中寄寓的怀才不遇的感慨。视频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使学生全神贯注,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课件上浓墨重彩地突出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运用配乐指导学生把握诵读的节奏、语调和感情,使学生掌握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古诗朗读技巧。全诗教学辅以多姿多彩的课件、音乐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生趣盎然的课堂氛围。
三、建立微信平台,创造展示机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关于写作教学,则要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也为学生的朗读与写作创建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例如,我校初一语文备课组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声动筼筜”栏目,学生录制的诗文朗诵音频。初二语文备课组也开设了“朝花惜时”专栏,推送学生的习作集锦与美文感悟。这些娓娓动听的声音、珠圆玉润的文字,以及笔酣墨饱的篇章通过公众号被分享给更多的同学和家长,既鼓舞了学生对于诵读与写作的热忱,又增进了家校互动。例如,在自读课《丑小鸭》一文的教学中,我紧扣“丑小鸭的自我追求与自我实现”这一教学重难点录制了一节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在微课中,先由一小段动画引出本课教学的中心问题———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是因为它原本就是一颗天鹅蛋吗?接着要求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阅读课文,并完成任务单上的问题:①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②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这两个小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维高潮,启迪学生层层深入地解读丑小鸭的心路历程,从而水到渠成地领悟课文主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思考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教师要担当起这一整合的重任,在教学方法上,既敢于创新,不墨守陈规,又努力汲取传统经验中有益的部分,从而开创出“信息技术巧融合,语文教学添声色”的新局面。同时,信息技术又不能喧宾夺主,它是手段是过程,最终目的仍是为了语文课程服务,在两者的整合中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
作者:朱海花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藏族中学
- 上一篇: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探析
- 下一篇: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探索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