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9-20 03:42:12

导语: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运用

当前阶段,我国许多学校对计算机所涉及的课程越来越重视,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此来提高本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教学质量。但是,有较大一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却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结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和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等情况,制定符合他们的有效方式,并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一、构建教学情境并设置任务、提出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和构建情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构建情境有助于学习的发展。这是因为以情境为依托的学习,能够更加直观且生动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原本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认知结构唤起,而其中包括表象、经验以及曾经学过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去同化新知。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提出问题和设置相应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创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更加富有激情。同时,教师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来设置任务,不能将教学目标和任务相脱离,同时任务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切不可天马行空。此外,教师在设置任务和问题时,也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例如,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对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内容进行讲解时,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相应的任务,如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后用Word制作一份小报。

二、深入分析任务,确定制作方案

中职计算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和设置相应的任务之后,不可急于为学生讲解知识,而是应该提醒学生,不要马上开始动手操作。然后引导学生对布置的任务和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完美的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准备。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由浅到深、由粗到细、逐步细化的方式更加快速且完美地完成任务,同时提醒学生要根据任务的隐含知识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当学生在激烈的谈论时,教师切不可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是问题的答案给出,而是应该有次序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如果教师直接给出方案或是问题的答案,那么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而且无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只会一味地机械学习和模仿,从而严重地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合作探究和独立完成

当学生完成任务的分析并确定实施方案后,便进入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可以先自行组织其他同学共同探究或是自主进行探究。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要紧紧围绕方案来展开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等任务。此外,教师还要避免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作品出现雷同的现象。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监督,让学生自主创作新颖的作品。

四、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总结,这一步骤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计算机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师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不可以过于注重学生从中获取了多少知识,而是应该重视学生在参与教学中的态度是否端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以及从中获取的经验和教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仿真评价环境。例如,给学生布置了制作新年贺卡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评价时,可以邀请广告公司专业人员来点评,并将其中较为优秀的作品出版印刷作为学校新年贺卡。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而且达到了评价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精心设计任务,这样才能法更好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练习、分析、探究、合作以及评价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将这些步骤科学合理地设置成教学任务,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和创新,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先云 单位:广东省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任岳.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J].实践与探索,2012,55(78):249-251.

[2]高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6(23):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