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幼教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探讨

时间:2022-03-20 09:16:26

导语:高师幼教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师幼教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探讨

摘要:角色扮演教学法具有体现全面的交际行为、迁移全新的语言输出、发展人的创造力的作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角色扮演教学法符合高师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高师幼教专业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法要坚持意义先行原则、小组合作探究原则和重视过程性评价原则。

关键词:高师幼教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英语语法教学

角色扮演也叫扮装游戏,可以以任何形式(游戏、治疗、培训)进行的一种人类彼此之间的社交活动。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境,在剧本化、情节化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活化课文短剧、利用课文插图等。它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情境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使用情境对话,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知识、掌握并习得知识〔1〕。

一、英语语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有学者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高度概括为“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汇集”〔2〕。既有硬件资源,如信息、教师、认知工具等,也包括任务情境这样的软件资源。所谓知识的建构,授课教师可通过尽力创设真实或虚拟的环境实现。在此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复杂过程由学生积极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达成。在活动中,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性认知,培养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了达成设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建构英语知识,就必须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

(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

Swain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认为相对于可理解的输入过程,输出,特别是可理解的输出,才能全面发展学习者的二语水平。200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秋芳教授基于对职场英语使用功能和二语学习输出心理机制的认识分析,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假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二是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三是学生的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比听、读等接受性技能更具综合性和社会性。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适用于中、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和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业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需求,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符合高师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符合学生的英语学情

学校五年制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两极分化明显的现象,平均英语基础水平不高。因为没有升学或高考的任务,相对于专业课,学生在基础文化科目的学习上不十分投入。特别是对于较难的语法学习,调查发现,85.7%的学生对语法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是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面对枯燥的语法规律和繁琐的语法体系,学生还是会望而却步。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可以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策略,创设虚拟或者真实的课堂学习氛围而达成。学生感到愉快,学习的心理内驱力、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和兴奋点也被激活,学生将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最大化激发潜能,为接受新的知识、产生新的联结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

学校五年制幼师专业的学生都是处在十五六岁的青春期女生。她们大多活泼外向,乐于表现,充满好奇心。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认真构思可爱的人物,创编有趣的情节,科学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创设一个真实或者虚拟的情境,并设计高融合度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交际的内驱需求。教师配合学生使用所学语法完成交际任务,体验不同的交际文化,全面发展她们的创造力,消除她们对语法的恐惧、厌学情绪,从而提高她们语法学习的效果。

(三)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

语法课本是较为机械和单调的,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枯燥又繁琐的语法知识。教师应将英语语法的学习利用角色创编和表演融合在语法教学里。在角色表演时,有着丰富的角色选择,动物、人物、卡通各不相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童趣,浸入式体验不同角色的语言输入,便于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学习。而角色表演的听、说、译的语言输出环节,能够真正培养和考验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交际,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契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

三、高师幼教专业英语语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一)意义先行原则

学生具有“追寻意义”(Goformeaning)的天性,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洞悉语言意义的能力非常强。因此,教师应该以人为本设计课程,尽量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规避直接灌输语法知识和规则。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天性,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教师应设计丰富、新颖的训练题项,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教师也可将语法难点融到故事中去,通过演绎,最终将枯燥的语法规则归纳出来。由此可以得出,教师依照的是意义先行原则,教学前半部分蕴含语法知识而不生硬灌输,后半部分通过练习和角色扮演,内化课堂教授的语法知识,语法规则显性归纳,自然地输出正确的语言。

(二)小组合作探究原则

小组合作探究是角色扮演的适用形式。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底子薄、不自信,不擅长于表现,怕开口、怕出错,学习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为了满足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前,组员要按任务分工,并对小组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在强调句的课堂上,按Jim-my、Jacky、Lucky三个角色打印好头像卡纸,根据语言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的高低,横向、纵向搭配分组,保证每组按能力强、中、弱搭配好。在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后,全班学生为了方便讨论进行座位布置,形成三个竞赛小组。小组成员要在后续的教学互动中,努力学习,为自己小组代表的角色得分,争取成为最努力、成绩最好的学生。因为有了团队向心力的作用,每个成员都会尽力拓展自己,每个学生在同伴互助、同伴评价、同伴监督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学习和发展。

(三)重视过程性评价原则

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好领路人、主导者。教师能够在活动中,引领学生自信开口,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比教学内容本身更为有价值。每一位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任务结束时,教师的及时点评能给学生方向和信心。同时,为了尽可能扩展整体训练面,教师把复述的任务进行分解,第一任务是只复述自己的角色,第二任务是复述别人的角色。自我角色的展示可以增加学生个体的参与度,也可以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堂教学内容的脉络。在复述的过程中,就可以涵盖本节课所有的知识。每个学生在输出语言、真正习得语言的时候,其他学生输入的过程也是内化复习。在角色扮演的机制创设下,各小组的参与度会大大提高。角色扮演中,教师的评价,特别是过程性评价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做个眼明耳聪、观察力极强的教育者,对于学生角色扮演中的创意、良好的语音语调、完美的合作、大胆的表现,都应该当作闪光点。每个环节任务的完成,每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最终展示的角色复述,教师都需要积极、巧妙地点评。而对表演中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通过先肯定后提出修改意见的方式,将“打击”减少到最小。活动结束时,教师要作出总体评价,给予表扬和肯定,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进行激励。

作者:贾凌燕 单位: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杜娟,秦冬梅.从“角色表演”探讨高职英语互动学习环境的创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4):74-76.

〔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