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混合式教学法探讨

时间:2022-06-27 03:35:47

导语:高校混合式教学法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混合式教学法探讨

摘要: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滞后、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割裂、教和学主体能动性缺失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法;在线学习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蓬勃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方式,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成为可能。这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引起了专家学者对高校广泛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法的重新审视。

1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状况

Garrison和Vaughan把混合式教学法(BlendedLearning)定义为面授与在线学习的有意融合。面授的口头交际与在线书面交际最优融合在一起,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相结合,成为独特的学习体验[1]。教育范式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向转移[2]。混合式教学法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推广多年,但是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论文拟重点探讨我国高校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混合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混合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混合教学法实施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其潜力的发挥依然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出现诸多问题,呼唤新的范式转换。

2.1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滞后

教学资源协助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显性或隐性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支持。但是不少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硬件设施很难物尽其用,使用效率低下。原因是由于资金短缺,后期设备管理维护更新跟不上,设备故障多,网络传输性能不佳。硬件资源建设薄弱严重影响了师生运用技术的信心和积极性。其次,部分软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实用性尚有待提高。陈坚林教授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尤其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资源[3]。事实上各高校都存在忽略需求、重建设轻应用管理、软件更新周期长等问题。最后,部分高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上重量轻质,比较集中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匮乏,静态封闭资源多,互动环节少,更新不及时;欠缺对网络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分析,学习内容组织及表现方式欠佳,忽视情境设计等[4]。

2.2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割裂

混合式教学要求把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互动与课后的在线协作学习协调和互补,而当前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严重脱节,学生未能在网络资源和技术的支撑下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协作化、探究式学习。尽管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当前统治各层次高校课堂教学的依然是传递式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本应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但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受到席卷全球的慕课、名校优质网络开放课程的冲击,网络学习平台受技术等因素限制远未发挥其管理知识、共享资源、师生互动的多重功能,没能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手段。

2.3教和学主体能动性缺失

相比实施混合教学法所需要的资源环境的硬、软件建设,教师因素是更重要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法的具体方式、过程还没有真正地重视和理解、对混合学习系统各要素缺乏深入思考、教师自身协同发展意识薄弱等因素是导致混合式教学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从学生层面来看,混合教学法意味着学生要发挥比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3改进措施

3.1营造丰富优质教学资源环境

高校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当前现实发展的需要,还要兼顾长远的需求。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要着重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协同,转型升级现有课程。知识的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人际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方式[5]。高校要以创建精品课程资源为重点,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对现有校际网络课程实行升级换代,提升课程的交互性、可视化、数字化和自适应化。二是倡导多校协同,共建共享。要鼓励高校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发展挑战。

3.2促进师生角色和观念转换

首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充分认知自身在新的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讲台上的贤人变成课堂教学引导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课堂行动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者和分析者、学习成果的诊断与评价者。混合教学模式也变革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是学生结成探究共同体,利用移动智能学习终端,接收定制的教学内容,不断质疑、反思、实践,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是实践-感知-思考和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holisticlearning)和深度学习[6]。

3.3创新混合教学模式

何克抗教授强调课堂教学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信息化,不能总是“敲边鼓”,总是打外围战;而必须面向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打攻坚战[7]。目前网络上丰富的国内外名校公开课、微课、慕课、SPOC等大数据学习资源为高校教师开展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采用以微视频或微文本为载体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样知识的掌握可以由学生通过访问网络资源、观看视频、收听播客、阅读电子书来高效完成,而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来开展基于真实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辩论、讨论、竞赛、评价,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

4结论

高等教育已经从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进入到个性化、适应性的教育时代,混合教学模式呼唤新的范式转换。高校要重新定位,在快速演变的知识社会适应变化的现实语境,转向更灵活、更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在新语境中重构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

作者:甘容辉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2]《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4-28.

[3]陈坚林.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一项基于部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5):95-100.

[4]李彦敏.美学在网络精品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8):84-85.

[5]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何高大.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2014(1):27-32.

[7]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