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因素的教学方法革新分析

时间:2022-12-03 10:21:20

导语:基于利益因素的教学方法革新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于利益因素的教学方法革新分析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途径,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现实中,高校教学方法存在过死、满堂灌、照本宣科、沉闷无味等诸多现象。近年来,教学方法革新工作备受关注,革新呼声与关注度持续高涨,革新政策持续强化,指导意见纷纷出台。然而,革新工作却出现推而不广、倡而不施、流于形式、实质不足等现象,“实施难”已成常态。本研究基于利益视域,从意识形态、行为动机、政策制度及质量文化层面等方面阐释制约教学方法革新的利益因素,进而提出推进革新的利益逻辑。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方法革新;利益因素;实施难

近年来,专家、学者热心聚焦于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工作,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风起云涌,然而革新理念与政策推广却难以落到实处,甚至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实施难”成为革新常态。限于传统清高观念,教师羞言利益,惯于淡化与回避利益矛盾和利益博弈,造成教学方法革新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依据马斯洛对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向行为,行为指向目标。而利益恰是满足需要的因素,故“利益是人的行为的唯一动力”。要想人的良好行为能持续保持,激励不可或缺,这里的激励就是外在诱因及利益反馈,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等正是激励过程的关键要素,四个关键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激励过程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可见,分析影响行为的利益因素,摸清其关系,激发内生动力,是提高教学方法革新执行力和落实力,破解“实施难”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一、高校教学方法革新现状

(一)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势在必行。1982年,曾在高教战线发文指出: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应当改变。1998年,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高校教学存在“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弊端”。1999年,钟秉林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文章,要求高校应“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2009年,周远清在《中国大学教学》发文提倡“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2012年,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原副部长杜玉波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针对长期存在的高校教学方法问题,明确提出要“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光明日报》发文指出:“有的高校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沉闷压抑,学生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堪忧”。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在教学视频会议做题为《不屑于教学方法:大学教改抹不去的痛》的报告,指出:流弊久远深广的旧教学方式方法严重影响办学生气活力,阻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不屑于教学方法改革是落后办学思想观念在作祟,是对学生和教育态度出了问题;提倡:以教育教学方法大变革为牵引,掀起一场大学“课堂革命”。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原副部长杜玉波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教育改革惠及全体人民》。综上可见,一直以来,政府和专家高度关注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相关学术会议与文献研究的倡导和呼吁声连绵不绝。(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出新政。在政府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下,推进高校教学方法革新相关政策、建议陆续出台。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2007年,教育部又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6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倡力度之大,革新信念之强无不令人咋舌。颁布的这些指导文件无不强调:提倡和重视教学方法革新。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改革方案与实施细则纷纷出台,诸如:2014年粤教高函〔2014〕8号,《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指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5年粤教高〔2015〕16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研究型教学,扩大小班教学覆盖面,支持教师将科研项目、产业技术、学术前沿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能力考核转变,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单一考核模式,完善多渠道考核办法。”综上可见,教学方法革新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三)革新推而不广革新推而不广、倡而不施,“实施难”成常态。近年来,在专家呼吁、政府推进、高校推行及教师实施等因素的促进下,部分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推广和运用,比如素质教育、研究型学习、翻转课堂、团队参与等。高校教学方法革新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革新进程仍举步维艰,革新成效仍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传统教育理念牢固、原始教学方法依旧盛行,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而不广、倡而不施,部分革新工作重形式轻实质,浮于表面,革新未成为教师们的共同意愿与自发行为,导致革新内生驱力不足;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实质;教学评价重期末、轻过程且形式单一等现象仍普遍存在。目前,“满堂灌”的授课法仍旧盛行,教师上课“念PPT”“照本宣科”“念经式”“填鸭式”屡见不鲜,学生上课“脑袋不抬、昏昏欲睡、低头玩手机”等现象在高校课堂依然盛行。

二、利益因素与教学方法革新关联性分析

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显然已成共识,政府、专家和高校亦大力推行,相关政策、指导意见和制度纷纷出台护航,但革新却推而不施,或流于形式,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实施难”是常态。出现如此困局,究其原因则与革新相关的利益因素有莫大关系。人类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利益分析法以利益为立足点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把握社会关系的实质,理顺人们行为背后的利益因素,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与根源,切中其动因,寻求解决对策。基于激励过程模式(见图1),本文以利益为立足点,从意识形态、行为动机、政策制度及质量文化层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实施难”探索破解之路,提供一个新的思维空间。(一)意识形态蕴含的利益因素分析。基于激励过程,思想意识引导人的行动,利益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可见利益是思想意识的物质基础,而革新一旦碰触利益调整,人的意识和行为就会产生变化。现阶段,利益竞争、利益摩擦、利益冲突等现象在任何领域、行业与职业中依然存在。利益因素对人的思想和思维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利益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从而使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显然,人们对待教学方法革新的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别,显性上看是思想意识和认知水平之差异,隐性上却是利益冲突与博弈的外在体现。政府重视、专家呼吁、政策支持均为高校教学方法革新保驾护航,但实施中却面临“口头重视,行动无视或走形式、走过场”等“实施难”尴尬处境,出现如此困局固然与客观条件不成熟、体制不完善等有关,但更与背后的利益分配矛盾脱不了干系。(二)行为动机涉及的利益因素分析。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认为,内、外驱力同时结合才能产生行动。内驱力由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生成,而利益诱因则是动机生成的外驱力。支持人们追求与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利用利益激励手段调动人们参与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方法革新工作赢得支持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相关部门为推进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工作,诸如“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新强校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程”等相继推出,力图依托项目立项以点带面对教学方法革新给予重视与政策、经费支持,保证革新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点到面、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从试点到推广应用的成果犹如沧海一粟。(三)政策制度涵盖的利益因素分析。政策和制度的落脚点是对利益相关群体的社会资源和利益进行权衡,其有效性在于执行。在利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各不相同,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必然存在人为的利益博弈现象。现实中,利益的分配与人们的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当收益大于投入时,政策制度能快速、有效执行;当投入大于收益时,则政策制度会难以推广实施。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出现推而不广、倡而不施、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消极对抗等弊端,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政策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完善、不合理;二是政策制度在执行中存在人为过滤。(四)质量文化反映的利益因素分析。质量是品质的保证,而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质量文化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背景。质量文化主要通过发挥人的质量意识、价值追求和质量道德等“软性”主观文化因素的涵养、教化与规范作用,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相较于政策制度的外在强制性即“硬性”,质量文化具有自身内化的“软性”。好的政策制度不需外界强加执行,容易使人们形成信念转化为质量文化自觉执行。高校教学方法革新,不能仅依靠外在政策制度强加推行,还要大力发挥人们质量文化的意识和信念,主动进行革新,刚柔并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推动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应遵循的利益逻辑

(一)正视利益动力正视利益动力,增强革新的内驱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的目标即为利益。”霍尔巴赫指出,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伟大领袖认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提出:革命由物质利益产生,只讲贡献不讲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尼泊尔表示:没有买好铜碗,先别打碎瓷盘。清末杰出的思想家、政论家王韬认为: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古语云:无利而不早起,有利盼鸡啼。无数伟人的言论一致表明:利益是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利益原则是支配人们思想与行动的基本原则,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发挥利益的动力,增强革新内驱力,一是应正视人们利益需要的客观性,放下思想包袱,摒弃成见,避免言利即扣“唯利是图”“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的帽子,消除将利益等同于“私利”的偏见,正视利益的合理合法性,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利益需求。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利益需求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但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及平衡利益关系的向往不会改变。在当今现实环境下,倡导高尚道德情操和革命奉献精神固然好,但只强调奉献和付出,忽视正当合理的利益回报,则奉献将难以持续,呼吁终显苍白无力,甚至会对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消极影响。二是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净化利益意识,严惩不当得利行为,引导人们提高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从源头上将不当获利思想泯没在萌芽阶段。(二)从人性角度尊重教师正当利益诉求。管理政策和制度是否合理、有效,能否被执行,关键在于对人性的假设是否准确。麦格雷戈认为:对人性假设的判断,是管理与决策的前提。“经济人”假设对人的本性看法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物质报酬和经济利益,是唯利是图的典范。教育在社会上普遍被认为是追求精神境界、讲求奉献的行业与职业,不适合套用“经济人”假设。马斯洛认为,人有多种层次的需要,从低层至高层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高层次需要才会凸显。自古以来,高捧教师高尚情操的言论屡见不鲜,诸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点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常常被塑造成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活雷锋,但职业与职业人是有区别的,职业的性质不等同于职业人的性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教师首先是人,是人就应当有自己的合理利益需求。高校教师需要生存,必然具有“经济人”的物质需求现实性,有追求自身合理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要。教师既是“经济人”,也是“道德人”“政治人”“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在所有人性特征中,“经济人”特征总是处于基础和决定性的地位。正视教师“经济人”属性,尊重其正当利益追求,保障其合法利益的实现,是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激发起教学方法革新内生动力的关键。(三)健全利益实现机制。在现实中,人们采取利益博弈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教学方法革新表面上,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利益主体已达共识,都是革新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实质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各异,且存在利益博弈,总体表现为“揽权放责、少投多产、减努力增成效,想方设法提高利益获得与利益付出的比例”。表面与实质背道而驰使得革新政策与制度难以执行与落实,导致革新“实施难”困局。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方法革新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各项推动革新的政策、制度、指导意见、实施办法等均需经由教师执行,方显其效用,才能使学生受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长期的实践和革新进程中,各行为主体间固化和稳定的利益格局早已形成,随着革新的深入,利益调整与博弈将无法规避。教师的选择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教学方法革新成效。逃避现实,漠视教师人性本质,忽视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光有口号和呼吁,或采取政治手段蛮横推进,显然都无助于革新“实施难”问题的破解。(四)正视利益与文化关系,充实质量文化的利益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质量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离不开利益基础的保障。只有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处理得当,形成共同认可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才能寻得价值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和内化。当这种认同内化成言行习惯、意识和信念,也就形成了质量文化,并将影响其今后行为。文化是利益的外在表现,利益是文化得以彰显的坚实基础。只有建立在利益基础和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质量文化,才能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教师生存和发展乃至自我实现的物质基础,是一切行动的原生动力。离开利益谈革新,无异于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不利于实质问题的解决。高校教学方法革新存在成果彰显不足、回报率低的不足。只有尊重教师的正当合理利益需求,正视利益与文化关系,健全利益实现机制,充实质量文化的利益基础,才是解决“实施难”问题的应有举措。

作者:黄小燕 卢集富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