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探索

时间:2022-06-12 02:55:38

导语: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探索

夯实基础与“靶向”教学结合

神经病学是一个拔高学科,在课时少、教学强度大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时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夯实中医基础至多中西医“两手抓”的局面给西医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神经病学》等拔高学科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薄弱的西医基础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压力。为顺应时展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战略整体布局规划,我们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教研组提出了“‘靶向’教学”战略。这一战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靶向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基本要求掌握的内容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对神经病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和理解,有利于日后学生实验与临床;二、靶向内容,通过神经病学教研室全体授课老师在资格较老的教师的带领下在开学初进行研讨,根据知识更新的频率,将最新最精华的内容作为课堂中重点授课,其余的通过自学或作业的方式有梯度地掌握、了解。另,影像学等其他辅助科学方法是神经病学教学与临床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经颅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视觉、脑干听觉、体感诱发电位(VEP、BAEP、SEP)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要掌握相关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我们对临床摒弃的陈旧内容我们及时省略,做到有所取舍,力争追求创新。“‘靶向’教学”战略具有重大的原创性和实践性,在我教研组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学生们高度认可。下一步将该战略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品牌进行申报,当推行下去。

恰当的手段

1PBL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nring,PBL)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首先创立的,其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该模式反响空前,一度活跃于各大教学机构中,由于效果理想,至今还应用于国内诸多高校。这种教学形式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用交流替代灌输,从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填鸭式”教学;二、学生主动性增强,能够从自身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换位思考,自身教学素材也有所改观及更新;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能够达到学生知识熟练水平的高的最大公约数[2]。我们神经病学教研组一般采取“三步走”规划:一、提出问题阶段。这一阶段分两个小点,即“已知问题框架”和“未知问题框架”。前者即我们着重将历来学生对即将教授章节疑惑最多的地方剔出,供分组后的学生选择和准备;后者又称为“预习式提问”,不需要进行专业知识解答,也不统一做要求,目的是让大家主动探索,在思索过程中萌发兴趣,并有利于下一章节授课;二、分组讨论阶段,我们按照性别将班级分为5~6个小组,每组设一名组长,由组长统筹人员答题的形式和任务,要求每次答题人员不可重复,人员机会均等;三、汇报阶段,这一阶段是全班参与,非汇报组会对汇报组的答案进行批判性提问,汇报组原则上随堂答题。与此同时,我们将会邀请辅导员抽空参与课程的排课,这一点对于整个教学大有裨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优势,比如能够有效建立师生交互性关系[3]、缓解课堂气氛、既符合传统“尊师重道”又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但实际上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是学生思维定式,习惯了灌输模式,另一方面有需要与考试甚至是高分挂钩,所以难免会有形式化的东西。再者,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基础相对较为夯实,若“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等观念根深蒂固,怎样合理地“引渡”到“大脑主神明”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难度,各学校各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应做到有收缩布施[4]。

2多媒体教学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5]。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前面我们提到过当前课时量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多媒体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这其实是这种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6]。同时我们发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针对“三叉神经痛”这一节的教授,传统的课本至多有且只有一张图片描述其分支,借助了多媒体之后,我们会有一个更加具象更加立体的图画呈现,学生的接受度大有提高。三叉神经痛又称为“面痛”,然而这一概念相对较模糊,所谓的“面”可能包括额部、颞部、颌部等多个部位,当多媒体将三叉神经在面部的分支很形象地呈现于屏幕上时,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学教结合

学教似乎是教育的一大趋势,即教师如何在思想上换位,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教学与进展,这一点很重要[7]。这里的“学教”即有两层意思:第一,代表学生和老师,学生和老师要密切配合;第二,学生先行学习,然后再来主观授课。中医药院校有许多学习经典的兴趣小组和沙龙,他们会定期举办一些意在提高学习兴趣和扩展中医药知识的活动。基于此,我们教研组试图顺应这一特色,将有限的课时辟出一定量给学生自主授课。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讨论的过程,他们可以求助老师给予较好的病例,比如脑出血。我们会在前一天给学生接洽好病案,要求学生应用基础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准备。我们发现,病案框架越明了,学生积极性越高,效果相对较好。这种创意教学,尚在摸索期,与传统教学有一定的剥离,尺度的拿捏对师生要求都很高。

重视实践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大难题,在中医药院校体现得更加明显[8]。对于医学生而言,最终还是需要实践,这要求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专业知识的储备上都应有硬功夫[9]。合理地引导学生回归实践很重要,我们教研室在结合几届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总结了几点经验: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备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备课内容与形式都不一样,灵活性要大得多,这就要求备课的思维要跟着学生的思维转;第二,释放双手,我们想出了一整套方案,即让学生实地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对病情简单的病人进行实地“触摸”;第三,完善考察方式,传统的笔试依然是重头戏,然而比例却有所降低,我们定额为55%,其余的为综合考察,从实际的考量的角度给学生创造动力。对于《神经病学》而言,查体就是重头戏,学生先学习各种查体的方法和意义,我们教研组再采取“学做结合”的方式方法,选取自愿病人,进行临床查体,并全程摄像,作为学生成绩的绩点的有效凭证。通过夯实基础与“靶向”教学结合、恰当的手段、重视实践等方面的努力,在中医药院校的神经病学教学上我们教研室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专业素养得到培养,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院、学校的充分肯定。时代在进步,我们必须适应国家“精英出精品,精品出精英”的战略规划[10],充分把握时代动向,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专业素养突出的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文娟,徐兰等.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20):3182-3184.

[2]徐鹏,张武,许传斌等.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2(39):52-54.

[3]李亮.PBL教学方法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2):1837-1838.

[4]王艳梅.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97-98.

[5]李亮.PBL教学方法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2):1837-1838.

[6]依秋霞,徐刚,魏红等.“学而时习之”与中医诊断教学[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4(31):92-93.

[7]卢传坚,吴薇.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程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30-31.

[8]高继明,王文健,王兴娟.中西医结合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38-39.

[9]郝寒冰,杜亚青,王志恒.谈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2):200-202.

[10]孙锐,吴江,蔡学军等.我国人才战略规划评估现状、问题及机制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2):10-17.

作者:程楠 段雷 韩咏竹 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2.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