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03-03 11:19:26

导语:浅谈医学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医学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是根本,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应致力于精英教育,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合格的医学生,也是提高临床临床医疗质量的根本保障[1]。同时,对应用型医学院校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新的角色定位和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一面镜子,与自身的水平相比较,可以增加教师的紧迫感和改变的动力,有利于其职业生涯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提出,而医学教育不同于普通传统意义的教育,医学教育是对应社会需求,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医学人才的活动。医学教育支撑了整个医疗体系,高质量的医疗体系和好的医学教育密不可分,作为医学教育的主体“医学院校的教师”就应当率先迎合时代的发展修正自身,从而持续不断的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1历史教师角色定位

从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各阶层对教师这一角色虽然在概念和印象上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来说是有共同特性的。所以说教师也就是在这种相对统一的社会规范和期待中,践行着教育教学应有的责任。而新的教育技术及教育观念之下,无论是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还是教育技术,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内外的学者对新型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能力要素的构成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医学院校的教师,尤其作为特殊的群体而践行着自己的角色,临床教学直接影响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临床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医学院校有一群有自己独立专业知识范畴的专业者承担着医学教师的工作,但是这个群体主导人员又没有师范背景,就目前的医学院校来说医学院校的教师都是经历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培训后就上岗执教[2]。这些医学院校的教师身份贴上了“了解学科知识的人”“有教师专业行为的人”“态度和善的人”等。普通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懂医学专业知识,专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又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培训,而医学院校的教师则是融合了这两个专业特点应运而生,传统的教师定位在教与授,实际上是要实现教育主体从“教”到“学”、从“学会”到“会学”这一新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的教师更为重要,在培养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培养,确保培养质量[3]。医学特有的专业知识不是简单幻灯片的罗列,也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研讨一个病例那么简单,整个医学的过程是一个从点到面的过程,不能只认识星星而没有看到天空。很多现代医学院校的教师授课的模式,是“切蛋糕型”,医学院的教师被分配了教学任务,医学院校的教师被当成任务去完成,在教师看来任务完成了,学生听课了,但实际上,学生只看到了一个“点”,而日后医学所从事的职业是“面”,所以现在一些教育的先行者已经试图在改变整个教学进程,即所谓的“整合医学”,在现今的形势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新形势新观念的熏陶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做出适度调整,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知识体系的整合和更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了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素质的提高[4],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更为出色的学生。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逐渐形成一名合格的医生[5]。

2现代教师角色切换

现在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从“教”到“学”,从“传道授业”到“解惑”其目标是为学生自主发现和构建问题创造环境,使学生成为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学者。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从整体的角度设计学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做到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代教师大多采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慕课(MOOC)、PBL教学法[6]、讨论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进程发生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也逐步进入了改革和创新的阶段。教育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能动性,导致学习质量的下降[7-10]。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新的教育内容、新的教育手段、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师生关系都应该根据新的时代进行重新界定,教育是兴邦,是百年大计,医学是治病救人,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培养出来的医学生质量。而在医学院校中常常提倡的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模式,这就导致了临床学院教师在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工作环境中要投入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11]。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12]。既要求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作为好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疼,而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其角色的重新定位和正确认识,就显得尤为关键。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仅对保证培训质量至关重要,对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上独立的思考,这时就有人提出,教师角色也应该进行转变,不应该在与过往相同,应适应新的变化。那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也随之有了新的界定。

3医学院校教师角色定位

随着“线下教育”的兴起,传统教师所代表的传统教育似乎受到了影响。然而,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其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点,是线下教育所无法复制的;此外,传统教育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爱,也是电子机器无法模拟的。凡此种种,对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教师,业务水平一定要高。要在学科水平上博学强识,上课的时候能旁征博引,不仅体现学科的专业性、连续性、系统性,也要使用新病例、新病情,融入“融入现代的元素”那么这种讲课的效果就像电影“彩蛋”一样,学生更愿意去挖掘背后的东西,医学生只要掌握这种方法,便会通过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自己将要遇到的新问题、新麻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一直学习[13]。学生感兴趣了,医学伦理、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医学院校的教师就真正做到了“领路人”。未来的教育很可能是孩子在线上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来到线下进行实操,但无可否认的是,作为基础知识的敲门砖,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作为医学高校本身,应当为医学教师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各种师资培训。因此,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14]。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种下很好的“因”得到很好的“果”。

总之,我们已经认识到,变化的时代需要变化的教育,变化的教育需要新型的教师。曾经使前人心满意足的旧概念,已经不足以满足新世纪、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教师这一角色重新定位及教学能力的研究,是积极探讨现代教师成长、发展的方向,更是为教师的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教学形式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萍.建立专科医师培训考核制度的思考[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5):510-511.

[2]李金芯,余峰,廖仕翀.临床教师对教学培训需求调查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6):11-13.

[3]李娟,江敏,陈鸿雁,等.临床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31-33

[4]吴玲玲.CBL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5-26.

[5]惠岗,赵卓,刘路路,等.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4):756-758.

[6]田晓波,金静.CBL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5):750-752

[7]冉青,郭琦.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3-14.

[8]程学英,钟丽珍,王剑锋,等.多媒体、PBL等相结合在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9-20.

[9]揣侠,赵艳,刘伟,等.PBL与LBL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5-17.

[10]冯明亮,胡栋礼,李洁.CBL结合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24.

[11]崔立然,徐浩,孙茂林,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52-53.

[12]万宝俊,谭飞,万爱华.促进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2):122-125.

[13]张丽红,章培军,郭敏芳,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8,24(3):336-338.

[14]吴汉东,于洋,郭雪松,张莉力,张振.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2017,31(2):23-24.

作者:张吉生 张晓丽 李巧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核医学科/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