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思考
时间:2022-10-23 04:32:32
导语: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思想上重视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规范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组织生活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增强组织生活的灵活性以适应高校教师群体特点,增强组织生活的现实性以贴近高校教师需求,针对性地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提升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十八大以来,高校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其组织生活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以下两方面探究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一、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科学性
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的前提是在思想上、制度上、原则上保障组织生活的科学性。(一)支部全体党员思想上重视党的组织生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近年,高校基层党组织明显改进了党的组织生活,教师也基本上都能及时参加各种形式的组织生活。当前,党员教师在行动上参与组织生活,有些并未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有党员认为只是一种形式,按上级要求走一下过场;有党员认为组织生活除了上传下达,改变不了任何党员,尤其监督不了领导干部;有党员甚至不了解组织生活是什么,即使大概了解,也是对制度、原则一知半解;有党员明白组织生活的重要性,但作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时,不会按照要求去执行,如“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过程中被庸俗化了。这样,不能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就不能对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监督。高校教师普遍高学历,不代表掌握了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支部全体党员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党的组织生活,还需加强学习教育:通过党史学习,认识到重视并严肃党内生活是维护全党团结统一、完成党的各项事业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通过党章党规的学习,掌握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原则,有利于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二)严格规范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有:党员支部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党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高校教师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要从以下着手:一是上级党组织要适时指导和监督支部的组织制度落实,并起到榜样作用。因支部的党员绝大多数是教师,支委会成员也是教师,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组织生活有时会被拖延、忽略。在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中,需上级党组织及时指导和监督。同时,上级党组织又不能一手包办。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上级党组织,基本就是规定好支部组织生活的所有细节,支部无法结合支部自身特殊情况,一点灵活性都没有,势必影响组织生活质量。另外,上级党组织还要起到榜样作用,特别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上级党组织做到,支部才能做到。二是支委会合理安排组织生活,引导、监督、教育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最终是倚靠支委会来落实。有些党员教师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并不是不愿意接受教育、管理和监督,而是支委会没有合理安排。支委会在安排组织生活时,要尊重全体党员,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调动党员教师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有时,遇上特殊情况,还需引导、监督、教育党员教师参加组织生活。三是全体党员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很难得到高校以外人士的理解,甚至包括高校的行政部门。无论如何,党员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并把工作中的困难、压力和支部交流、沟通,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高校各级党组织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可否认,高校仍存在官僚作风、形式主义,有些领导干部不尊重自己的党员主体地位,缺乏对党员教师的认同,其权力运行得不到有效监督,而普通党员教师的意见、建议没有合理的表达途径,其党员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强化党内监督,拓宽党员表达合理意见的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1]二是要遵循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办事。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高校内部的各种关系,是每一位党员教师要学习、践行并自觉维护的。指出:“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2]高校的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领导、教学科研院部领导、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普通党员树立榜样。
二、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针对性
高校教师党支部严格规范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提升组织生活有效性。(一)增强组织生活的灵活性以适应高校教师群体点。针对高校教师在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学历方面的群体特点,增强组织生活的灵活性。第一,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线上线下结合,契合高校教师的工作方式。高校教师的工作方式与一般群体不一样,绝大多数在学校上课、做实验,居家备课、做科研等。近20年以来,我国高校基本上都有新校区,教师居住地和学校都有相当长一段距离,高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考核工作量日渐增长,事务性的工作也在增多,高校教师经常性的牺牲休息时间,居家完成工作任务。有些组织生活如学习、传达文件等,就线上开展,教师不必花更多时间在路上。有些必须线下的,就线下组织,如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志愿服务等。根据教师工作方式和具体情况,线上下下结合的方式开展组织生活,会激发党员教师的积极性。第二,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对内对外结合,改善高校教师较为封闭的工作环境。经过调研,发现高校许多教师除了与学生交往外,主要是同教研室教师有联系,与本院部内部及学校其他院部联系都较少,除了偶尔的培训、学术交流,教师对外联络也较少。我党是开放、包容、自信的政党,党员教师自身要有开阔的视野,才能培养出有一定格局的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拓宽组织生活的形式,高校教师党支部和本单位相近或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工作领域的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一起开展组织生活,还可以与外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联合开展组织生活,能帮助党员教师从不同角度看待自身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第三,党课的授课效果要好,吸引高学历教师群体。高校教师普遍高学历,有各自专业,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经验,实实在在的高知群体。面对这一群体:首先,要安排对党员教师具有引领作用的授课者。如领导干部授课,若本人不具合格党员先锋形象,无论课讲的多么好,也吸引不了党员教师。又如讲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授课者,若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也无法吸引党员教师;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高校教师本身掌握很多教学方式,党课的形式若是一沉不变,同样无法吸引党员教师。因此,党课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结合支部党员教师的学科专业,丰富党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吸引、说服、感染听课者。(二)增强组织生活的现实性以贴近党员教师需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把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师归属感获得感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因此,组织生活是党支部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重要形式,不能仅局限于党务知识、理论范畴,还要贴近党员教师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增强组织生活的现实性。第一,结合教师思想和工作实际,帮助教师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需要不间断地自我提升。虽然高校要求有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许多教师实际是独自面临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在这种工作情形下,教师思想上经常处于焦虑、不自信状态,改变这一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教师有时需要借助于组织的帮助,但完全依靠高校教师党支部本身的力量有时也不够,还需要上级党组织予以帮助。支部要经常和教师交流沟通,掌握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实际,有计划地帮助教师提升工作能力。第二,联系部门、学校发展中的实际,为党员提供表达的渠道。高校教师重视学校部门和学校的发展,特别是事关自身利益的制度,有时需要有合理建议的表达渠道。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有权利和义务对部门、学校的发展,表达自己的建议。支部要适时收集合理建议,向党组织汇报,和行政部门沟通,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政治作用,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部门和学校更好的发展。第三,及时回应高校教师关注的时代热点问题。高校教师从不同层面时刻关注社会、国家、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政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及时回应时代的热点问题。如面对今年的疫情,中国抗击肺炎病毒的制度优势是究竟什么?通过学习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帮助教师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中国制度优势。
总之,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在保障组织生活科学性的前提下,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提升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西华.为什么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J].人民,2016,(12)上.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作者:朱翠贞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 下一篇: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