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2-04-17 10:29:31

导语:高校教师党支部构建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教师党支部构建与实践

摘要: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基础工程,是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组织保证。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党建与中心工作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不容忽视。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是高校基层党建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典型模式。为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效融合,高校必须坚持“党建+中心工作”两手抓,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重视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有效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和载体。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曾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提供髙水平服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大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在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的新时代,高校该如何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师党建和高校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发展,是非常关键并值得深人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多所高校正在探索的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的构建

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是依托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大胆探索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一种实践创造模式。它通过调整党支部组织设置,将党建与人才培养、科研、学科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优化党支部内部结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助推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和高校中心工作的全面进步。近年来,多地高校为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高校建设首位,努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的全过程,展开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尝试,构建了“党建+教学”型、“党建+科研”型和“党建+教学科研”1型三种类型。(一)“党建+教学”型。为解决教学工作与教师支部党建“两张皮”难题,一些高校在党支部建设实践中探索和尝试将党支部建立在教学团队中。“以党建促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信息化工程学院水资源系教工支部于2018年6月开始探索“党建+教学”工作模式。该党支部号召支部全体党员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日常工作前提下,进一步确立党员示范岗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全体党员结合本部门本专业实际,围绕教学深人开展学习讨论,切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2]。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合肥师范学院积极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大力调节党支部的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契合度,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学院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支15人的高素质高学历专职实验教学队伍,其中党员10人,博士学位4人,副高职称3人。合肥师范学院非常重视这支党员队伍的发展,关注党员占比达66.7%的队伍在日常教学中的表现和作用发挥情况,专门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党支部。该支部优选出一位党支部书记担任教学团队负责人,这位“双带头人”书记结合“”,推动实验中心的日常工作和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的带领和培养下,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还培养了一批双能型教师。该支部每一位党员的先进性被不断有效地激发出来,在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改革创新和突破;在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教学技能、设计竞赛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3]。(二)“党建+科研”型。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和科学研究存在一定脱节。一些学者建议将高校教师党支部单独建立在科研团队中。为促进党建和科研两者有效融合和共同发展,一种创新党建工作的新型模式“党建+科学研究”工作机制应运而生。创建高校教师科研型党支部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高校“党建+科学研究”工作机制,指在高校内将党建工作和科学研究两者紧密结合,通过协调二者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高校事业全面发展的一种工作方式或工作模式[4]。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照明党支部于2017年12月明确提出要把党建与科研业务、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实施一项全新的主题实践活动“党建助跨界,先锋促转化”,具体方法就是从党员队伍中遴选科研模范,以强带弱,形成积极向上、示范带动的新格局。照明党支部在随后召开的党员大会上给科研模范党员颁发了第一批“率先先锋”聘书,四位“率先先锋”在聘期内都必须严格遵照“示范一协作一宣讲一引领”的步骤踏实开展工作,促使党建真正融进科研里,提升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率先先锋”积极带领支部党员奔赴山西屯留、河北雄安新区等地考察学习,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大连海洋大学的下属党支部进行交流探讨。“率先先锋”的示范引领效应逐步得到体现,一大批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得以产生或投入应用,如照明中心与中科院院士、北大纳米化学中心刘忠范教授的课题组交流合作,在石墨烯上外延深紫外LED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相关党支部通力合作,建立LED无创光疗理论体系;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研究了LED的应用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等[5]。贵州财经大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好党建促发展”意识。为使“党建+科研”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党建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学校党委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措施,以达到党建与科研“双促进”的目的。如以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作为“党建+科研”模式的先行试验平台,积极探索“党建+科研”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抓好科研人员的党性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构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结合研究院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不定期组织开展“绿色课堂”专题研讨活动。坚持党支部建设和服务决策同频共振,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实践中不断发挥研究院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6],真正达到了党建与科研“双促进”的效果。(三)“党建+教学科研”型。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主要中心工作,党建如果与教学科研脱钩,党建和教学科研就会成为“两张皮”。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教学科研跟党建工作应该是互促性关系,教师党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应并驾齐驱地开展;建议党支部工作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工作展开。创新教师党支部的设置,应将党支部建立在人员相对较为集中、交流较为密切、工作较为活跃的教学科研第一线。武汉纺织大学结合高校特点和学校自身实际,尽可能地把党支部建在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上。选择党员中间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武汉纺大原党委书记尚钢曾指出“党支部书记学术水平高、有建树,号召力、感染力才大。”通过“选优配强”,武汉纺大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全是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学骨干[7]。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支部党员理论水平与素养。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武汉纺大党委的部署和措施安排,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系教师党支部结合“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促进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机融合。该党支部于2014年、2016年、2018年连续3次(两年一评)获评武汉纺织大学“先进党支部”。2018年12月,武汉纺大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系教师党支部人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8]。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党支部,由生物科学和植物学两个教研室的一线教师组成,党员人数占两教研室总人数的72%,党员教师均为两个教研室的骨干力量,承担了教研室中大部分教学、科研任务。为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水平双提升,全面提高教师党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生物科学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党支部紧密围绕学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工作,规范党支部工作,以党建工作引领内涵建设,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党支部依托支部所在的三个学术团队和两个教研室,结合支部组织生活,深入开展学术研讨和教学交流活动,使支部全体党员通过倾听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党支部结合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等中心工作,开展“弘扬高尚师德争做优秀党员”“立德树人争做党员先锋”等专题党课,积极引导支部党员争做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严格执行“”、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坚持将组织生活与学术交流、教学研讨、学科建设等紧密结合。致力于党建和教学科研双提升的工作,生物科学党支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陆续获得校优秀党支部、沈阳市教科系统“六好支部”、辽宁省委高校工委首批示范支部等荣誉,入选成为校“两学一做”优秀支部工作案例,连续两年在教育部思政司的大学生在线网站进行支部风釆展示[9]。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的实践

多所高校开展的“党建+”工作实践表明,只有坚持把党建工作融人高校中心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有机融合,才能把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转化为推进高校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才能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才能使高校党建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坚持“党建+中心工作”两手抓。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是高校建设的两个重点。高校党建只有与教学科研业务紧密结合,并将核心工作的发展理念与党建的思想理念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找到有效的结合点,才能解决髙校党建与教学科研业务“两张皮”“各自为政”的问题,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建设效果。髙校“党建+”模式取得成效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摒弃“为党建而党建”的片面思维观,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确立将党建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的理念,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中心工作发展,将支持和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着力点,努力实现“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工作”的良性循环,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党建+中心工作”两手一起抓,是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灵魂。(二)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切实优化髙校党支部设置,这是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工程。长期以来,髙校基层党组织模仿行政管理系统的组织设置模式,以所在二级学院、系、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党支部,这种模式下的党支部脱离中心工作、为党建而党建,导致党的基层组织僵化、活力不足。为促进高校党建和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破除党支部设置的模式固化、僵化现象,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活力,我国一部分高校打破常规模式的束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党支部模式创新,及时调整党支部设置,将支部建立在教学和科研团队上。按照学科专业相近、工作业务联系紧密、便于工作开展的原则组建党支部,在高校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学科项目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重大攻关项目上进行试验,孕育产生了“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教学科研”等多种形式的组织模式。“党建+”模式有利于将支部组织生活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结合起来,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和教学科研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三)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高校基层党建存在效应递减的情况,党务工作力量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要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做好做实配备党务工作力量这项基础性工作,特别要抓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对符合学术带头人要求、党务工作能力较弱的党支部书记,要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实践锻炼、岗位挂职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能力。对符合党建带头人要求、具备学术带头人基础和潜力的党支部书记,要在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海外研修等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其拓展学术发展通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纳入教师党支部书记目标管理。强化服务保障,关心支部书记的成长;建立业绩考核奖励制度,增强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四)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和载体。髙校教师党员学识渊博、视野宽阔、思想较成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也具有教学科研任务重、工作时间差异大等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党支部开展支部组织生活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和载体。首先,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的开展需紧密围绕教学科研工作这一中心,将组织生活贯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教学科研实践,在组织活动中提升党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觉悟。其次,教师党支部要积极创新和改革组织生活形式,如推进“”、组织生活会、党员座谈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博物馆,观看主题教育影片等;组织教师党员到机关、企业、工厂开展现场学习、外出考察、课题调研活动,还可结合本校本支部本专业特点,开展帮扶、联谊等公益活动。再次,除面对面线下交流学习,还可召开网络会议,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学习、交流、讨论活动。

总之,髙校党支部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参观访问、学术活动与文体活动、学术研讨与思想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现实剖析、传统内容与现代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把严肃的主题与活泼的形式、便捷的载体统一起来,通过增强内容上的丰富性、形式上的新颖性以及载体上的多样性,从而调动支部党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支部党员参加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何晓柯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