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师角色定位探索
时间:2022-08-26 08:58:52
导语:高等数学教师角色定位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数学教与学现状分析,从高职数学教师教学互动生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文化的传播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实现高职数学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教师;数学;角色定位;课程思政
1高职院校数学教与学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且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强,所以这样的教师上课常常会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感到太深奥,没有实用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所作的问卷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是多余的”“高等数学是用来折磨人的工具”等,有部分已参加过实习的学生提出“高等数学课堂上的东西太深了,很多都是没用的”。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很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与完备,所以数学教师上课基本还是按照教材的内容与顺序进行教学,同时对学生专业的不了解,没有与学生专业配套的教材,无法将高等数学与其今后的工作相联系,直接导致学生的“高等数学无用论”,教师在学生眼中只是“教材的人工复读机”。笔者所作的问卷调查中,仅有14.67%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教师充当“教学的设计者”的角色,也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只是机械地重复教科书的内容,并没有用心进行教学设计。高职数学教师有必要进行角色转变与重新定位。
2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的角色定位相当重要,作为一名高等数学教师主要是课堂教学的定位,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说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师预期到的情况外,经常会产生计划之外的但绝对值得研究或探讨的事情。另一方面,高等数学是演绎学科,不能用具体实验来体现某些知识点,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将学生带入数学课堂。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还应转变角色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维护者、教学互动生成的推进者、教学讨论的激发者和教学德育的践行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作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如何把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2.1教学互动生成的推进者,思维能力的培养者。人们印象中的大学课堂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笔者认为教与学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真正能实现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学中“放”与“收”的过程。这里的“放”要求进行主要问题设计通过分解成若干小问题,通过问题使学生思考步步深入,实现课堂的重心下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解决主要问题的过程中来,这里的“收”就是教师现场发现并反馈学生解决各个问题时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作为师生交互反馈的资源一个主要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数次“放”与“收”的过程,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教学环节。“放收”的过程结构并且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的思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个人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只有不断探讨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得学生收获知识、学以致用。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对学生有用的和有效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付诸网上运用,加强课外交流,促进课堂互动,补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等生动地表现抽象概念,进行立体化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主要数学概念的含义及其作用原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并带领学生领略思维过程中感受到的喜悦和美感。2.2数学知识的传授者,数学文化的传播者。教育界学者都意识到教师的知识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众所周知,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实践场所,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产生教育智慧的过程[1]。一方面,高等数学教师如果只是埋头进行研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其灌输高难艰深的数学知识,学生只能“知难而退”;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研究也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文献的新理念、新知识,还有自己的新见解作为引发学生兴趣的“砖头”,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语言的简洁、规范、深远和标准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纵观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忽略其文化价值,数学教育应纳入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去审视,也就是要把传统的数学教育提高到数学文化教育的层次。数学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数学这门课给人的感觉枯燥乏味、艰难高深,尤其是高等数学,更是麻烦中的麻烦;在高等数学课上增加数学史的相关内容上,61.41%学生认为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9.7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但是没有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因此,高等数学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穿插相关的数学史知识,想必会事半功倍;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学到数学,还能感受到数学文化。笔者曾无意间听到学生的一句感慨:“想不到数学还可以这样上的,但是我喜欢。”所谓的“这样上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史的元素。笔者在问卷中还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高等数学充当什么角色”,有65.22%的学生选择“工具”,仅有28.8%的学生选择“常识”。如果高等数学课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想必选择“常识”的比例会增加不少。2.3严谨作风的塑造者,专业学习的推进者。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推理严谨、定量精确等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各种基础能力(如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等)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同时,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数学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基石的作用。为了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微积分知识和培养数学思维,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3]。数学已成为工程技术、信息、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解决问题的工具,要帮助学生理解好数学与专业的关系,教师首先要了解专业知识,但让数学教师学习每个专业是不现实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确定一个主攻方向,与该专业方向的2~3名专业教师紧密交流合作,形成一个专业分队,数学教师们自己再建立团队,架起教师团队的立体网络结构。这种创新的师资队伍结构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4]。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数学需求调研,深入专业、企业,调查本专业的学习,以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所需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编制课程标准、重构知识内容体系,因专业、职业的需求选取“必须够用”的数学知识;3)编制数学应用案例,努力挖掘专业课以及工作对象中所面对的数学知识,将之设计成数学应用案例。2.4思政教育的融入者,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希望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影响深远,为了将思政教育元素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高等数学教师更应当深度理解“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每个数学符号中及各教学环节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认真做好每堂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把“课程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数学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聪明才智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学会举一反三,做到知行合一,在形式、内容、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价值引领。要积极探索教书育人路径,创新育人手段,转变育人思想观念;要率先示范,提高自我德性修养,积极利用课堂主阵地,回归教育本质,遵从高等学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重视课程对于学生的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德育培养和人格塑造,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素质人才,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还需熟悉不同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及要求,将高等数学与后续学科专业紧密有机结合,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数学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新观念,适应新要求,丰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挖掘高等数学教学效用及价值,同时结合经典案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高等数学教师不仅要精通高等数学知识,还要将有效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课程思政研究等实践策略有效实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数学教师的发展。相信通过这些实践策略,每个数学教师都能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专家型教师,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将达到一个高峰,最终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数学课教学特点的教师队伍,使数学课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阮征,沈南山.MPCK视域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策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4):121-125.
[2]徐忠印,廖家奇.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与教师的角色定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2):44-45.
[3]张保利.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数学教师角色定位的初步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7(20):66.
[4]苏丹丹,彭奇林.论欠发达地区高职数学教学中教材和师资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7):68-70.
作者:崔艳 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中数学优质课特征探析
- 下一篇:高中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