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述略与教师发展
时间:2022-02-16 03:45:20
导语:大学英语教师述略与教师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从外语课程的基础和系统论的基础出发阐述了大学英语CBI理念下的研究视角,提出从CBI理念研究的内外结构着手,进行创新的变化研究以及环境研究,主张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实践反思和交流,找好研究的切入点,以利于教师发展。
关键词:CBI;研究视角;教师发展
CBI教学理念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理念,这一理念不以语法为纲,甚至不以功能意念为纲,而是以学科内容为主,通过内容来学习语言。这一教学理念对于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中以功能意念为纲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挑战性,但基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这一理念在高等教育语言教学中广为流行,其具体表现为非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ESP课程(特殊用途英语),以及语言课程的主题教学等等。(范盛銮,2011)由于外语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出现,对传统的教师研究取向提出了挑战。外语教学已经进入“后教学法时代”,在这个改革和发展的时期,文化机制中的人本因素日趋受到重视,外语教师的研究取向由行为主义转向了人本主义,研究的视角超越了客体的方法论走向主体的学习应用,延伸到教师认知研究,教师信念研究等等。而CBI理念下的对外语教师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取向也产生了巨大的不可抵挡的影响。本文讨论和述略CBI教学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视角问题,结合中国知网的文献综述,及针对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困惑,阐述并关注CBI理念下的相关研究视角。以二语习得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教学理念取向,教学方法取向,课程取向等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的各方面的研究视角进行述略,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思路有一定的启发。
1以外语课程为基础的研究视角概述
理念为课程提供了可能和理论支撑。以CBI理念支撑的外语课程是一种混合取向的教学组织。它的形成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又取决于社会问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又是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课程类型和组织结构。而CBI作为一个外语教学理念,对它的研究首先是基于内容的外语或二语的教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视角同样也是CBI研究的基础。Ellis(1985)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框架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研究二语习得应从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架构:(1)环境因素;(2)语言输入;(3)学习者差异;(4)学习过程;(5)语言输出。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而更多的学者把外语教学圈更具体的分解为教与学,以及教与学的媒介。教学的媒介有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教学媒介影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影响语言学习过程。CBI理念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外语教学理念,研究重点在于教学媒介研究,是CBI外语教学理念的微观研究。建构在CBI理念上的大学外语课程的重心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学英语的教学更灵活,可以跳出教材的限制和框架,内容和主题的选择更灵活自主,而内容是教学媒介的灵魂和核心,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实践CBI教学理念,并有不少研究文献产生,因此讨论大学英语CBI课程的研究视角更有环境基础。笔者在CBI文献检索中,以CBI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933条,进一步以英语为主题的关键检索词,在933条文献中,笔者搜索到300条以英语为主题的文献,对这些文献的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类和整理,得出以下数据,见表一。以上的分类中,各项之间有叠加,分类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居于前几位的研究视角中,英语教学实证研究视角最受关注,在搜索到的300条中,246条是有关教学研究的,其次是CBI英语课程研究,理念研究以及模式研究等主流的大众的研究也占了很大比重。由此可见,对英语CBI的研究趋向于主流研究,已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和操作的实践,偏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但对于教师角色,学生的情感,思维,以及教学环境等研究较少,这些研究视角较新颖,是CBI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补充,其研究话题和内容也会比较独特和原创,是教师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2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研究视角概述
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研究跳出了语言教学圈的微观研究,从宏观角度对CBI理念进行系统的研究视角概述。杨忠(1995)认为外语教学-学习整体模式有四个部分组成:(1)外部结构,即大纲,教材,教法,教师;(2)内部结构,即学生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3)负反馈调节机制,即测试;(4)环境。他认为外部与内部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因此对于CBI的研究视角的综述,仅从一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缺乏全面性。需要综合各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可行的待开发的研究视角和领域。夏纪梅(2003)认为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运作的过程,一种从目标到行动,从行动到评价,再从评价回到目标的教学活动流程,一种动态循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强调系统结构的建构,历史和现状的探索,以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研究等。从本文上一部分的文献检索可知,对英语CBI的研究中,以英语语言课程为导向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更多趋向于大众主流的研究,但从系统论的导向进行的研究较少,对于历史和现状的探索,各部分之间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对英语CBI课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研究,如教师角色,心理,思维,情感等更是凤毛麟角。在300条相关文献中,相关主题的比重可见表二:根据杨忠(1995)对于英语教与学的系统论述,从上表以及与表一的对比可知,目前对CBI教学的外部结构的研究稍多于内部结构研究,负反馈调节机制和环境研究。但在外部结构的研究中,对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只占14条。对内部结构的研究,即内环境的研究,很少,对外环境的研究和对负反馈调节机制的研究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对于CBI理念在英语教学运用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建构,很多研究还停留在表面,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是下一步CBI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以系统论为导向的CBI研究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梳理和深入。(1)角色研究。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同的是,在CBI教学中,教师和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较大改变,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师观,学生观,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由此引起不同角色定位,不同心理和情感对比,不同关系的形成等都可以作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研究的大课题。(2)变化研究。CBI中主题的变化,材料的变化,学生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背景,表现形式,变化出现后的教学管理应变研究等等都将成为变化研究的切入点。(3)环境研究。跟专业,教学对象相关的小环境,以及跟整个学习过程相关的大环境都是研究的新兴领域。在环境中涉及各种“沟渠”(夏继梅,2006)研究,如文本的信息沟,教学观点沟,阅读选材视角沟,观念行动沟等等会影响整个CBI环境。再者,环境真实性研究也是研究的重点,如CBI主题选择和材料的真实性,教学行动的真实性等等。
3教师发展
对CBI英语教学研究视角的论述目的在于教师的发展。周燕(2005)曾做过一个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英语教师有迫切的自我发展需求,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课堂行为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存在“言行不一”的嫌疑。同样,在CBI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出现这种问题。不少教师在尝试CBI教学,认同CBI理念,对预定教材的材料和主题颇有微词。但对CBI的研究,更多的是表面研究和主流研究,仅限于文献概括和实践尝试,不能深入的系统的进行研究。但科研首先来自实践,实践为科研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的科研素材和科学尝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在上文的CBI研究视角论述中,笔者列举了目前CBI研究的现状,同时也提出了CBI研究的新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特别是以系统论为导向的英语CBI教学研究,如角色研究,变化研究以及环境研究。在教师的实践中,只要进行实践,反思和交流三步骤,在不断地尝试和碰撞中深入和创新,缓解一定的科研压力,找到全新的研究视角进行后教学法时代的教学科研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
作者:范盛銮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参考文献:
[1]EllisRo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2]杨忠,张邵杰.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范盛銮.分级教学下的话题式大学英语CBI教学和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9月.
- 上一篇: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 下一篇: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