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问题与对策透析

时间:2022-01-16 09:43:12

导语: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问题与对策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问题与对策透析

本文作者:王艳双工作单位:漳州师范学院

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各地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进取,努力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专业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上存在“片面强调政治”的倾向。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纯粹作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从而忽视了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其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存在偏差。[2]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这种“单向灌输”的做法使教师成为支配和权威,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势必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到压制。教师的队伍结构不合理通过对XX市29所普通全日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年龄、学位、职称和专业背景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截止2009年1月,该市高校专任教师为3.55万人,其中“思政课”专任教师为683名,具体情况如下[3]:从以上各表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如下: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从表1可以看出该市35岁以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比同一年龄段全市教师低17个百分点;而45至60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比全市教师高出15.5个百分点,可见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比例较小,存在着老龄化趋势,会造成后备力量不足。第二,职称结构不合理。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职称的比例非常小且年龄偏大;教授、助教比例小,副教授、讲师比例较大,呈“橄榄形”分布。第三,学科结构不健全。从表4中可以看出,一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本科期间所读专业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该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所占比例仅为•20•20.2%;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造成这些教师在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缺陷。教师队伍整体科研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任务包含教学与科研,教师通过对学科前沿进行探索和研究,可以开阔眼界,扩充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深化对教育知识的领悟,提高自身的言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科研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然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部分时间忙于教学,在科研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太少,教学研究和科研论文数量少,发表刊物层次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付考核或者评职称而发表文章,一旦评上职称,便有可能放松科研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人文科研成果在国家级及省部级获奖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大学获奖成果42项,厦门大学37项,南开大学24项,首都师范大学4项,上海交通大学4项,北京外国语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各一项,还有好多高校没有获奖成果。以上统计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思政理论课教师整体科研水平还不高。[4]

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理念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功能,还具有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2.全面、客观地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受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者主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选择尊重、保护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的积极性,避免对学生实行单向灌输,强制压服。[5]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结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国家也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6]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7],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轨道。学校也要采取措施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具体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通过选送优秀毕业生和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措施,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激励氛围,制定出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调动广大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从而补充后备力量,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第二,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建立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评定办法,改进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考核时,不仅要考虑师德表现、工作实绩等“显绩”,也要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情操、人生价值的影响以及发展指导等“潜绩”;[8]第三,通过对非专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入职前培训及考核、在岗培训、“传帮带”等多种途径,补充所欠缺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而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如各高校在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方面及确定科研项目方面,也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进行积极的扶持;[9]加大思想政治理论科研的投入和科研奖励的幅度,以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也要提高科研意识。通过参与科学研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更新其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素质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