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2-01-12 02:57:37

导语: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升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升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软实力提升是教师有效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对教师软实力内涵及特点分析,从工作场域、“校企”惯习和核心要素确定研究边界,给出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之核心要素并做相关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发展途径及机制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面临着培养对象的知识基础、学习场域和学习方式、人才能力需求的巨大转变,这给职业院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1]。“互联网+”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功能强大,涉及范围广,具有多维度、多方向和多视角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着教学模式转变之困、角色定位之困及信息化水平提升之需[2]。“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职业院校教师硬实力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对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要具备必备的能力来驾驭“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能够应其势、有所为,软实力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品牌和名片,是扩大学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升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之需。

1教师软实力内涵及特点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首创“软实力”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的相关研究与应用。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如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是一切非物化要素所构成的实力,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3]。就个人而言,其综合实力也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可以证明的能力,如学历、职称、技能证书等;而软实力则是指暂时难以估量的能力,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识修养等[3]。同理,教师的实力也可以划分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两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实力的综合影响从而决定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对相关学术成果的梳理,发现对教师软实力的内涵没有较为明确的或较大影响力的文本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可能源于教师软实力的涵盖范围广,其广度和深度界定较为困难;二是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较少,没有引起较大的学术讨论。从研究中发现,教师“软实力”与教师个人修养、情感等主观因素相关联,笔者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更倾向于客观的“能力说”,即软实力是一种能力,是客观存在的,包括多维度、广领域的综合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应是单一能力。教师软实力对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会形成较大影响。张定强认为,软实力是潜存于教师教育活动的行为模式中、内隐于教师的言行中所反映出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情以及意志力、吸引力、感染力,是教师做人做事之根本,立人立业的助推器,并对教育具有持久的影响力[4]。他还认为教师软实力应包括:执着力、感染力、影响力、心态力、热情力等[4]。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凝聚力、智慧力等,可以看出,教师软实力与意志品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高度相关,是教师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通过对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等活动的深入了解逐渐培养起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教师软实力作为教师基本素质之一,与硬实力相比,其特点较明显,主要表现在:1)形成过程漫长:软实力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其形成伴随着教师成长过程,在教师其他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时,其软实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2)要素复杂、作用方式难以量化:教师软实力要素较为复杂,很难做到大而全的概括,而且在不同实际情境其作用要素也不同,难以定量分析解释哪种要素起了多少作用;3)自我认识较难:教师软实力是教师潜在能力表现,教师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软实力形成程度以及发挥作用大小;4)评价困难:教师硬实力评价可以制定相关量表,而软实力评价则相对较难,量化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无法做到适应性和全纳性。

2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之研究边界

“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国家也逐年加大投入,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形成和发展又有其特殊性和时代性。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相关研究有其特定的研究边界。2.1工作场域。布迪厄特别指出:“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5]146。教师的主要工作场域是学校,即学校场域;作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场域也不可忽视,即完整工作场域为“校企场域”。校企场域是客观存在的关系网络,不仅涉及物理空间,更多涉及社会空间,而且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这也是职业院校教师校企场域区别于其他场域的重要标志。校企场域包括校企社会空间,具有场域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该场域包括艺术场域、文化场域以及学术场域等。地理学家约翰斯顿将社会空间定义为“社会群体感知和利用的空间”,在该空间中能够反映出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偏好和追求等[6]。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构建的空间[5]17。教师所有教科研活动都在场域中进行,并受到场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场域作用方式。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成长与校企场域密切相关。校企场域为教师软实力提升提供如下作用方式:1)合作。校企场域是全体教师共同选择和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环境,必须采用协作的态度开展相关活动,按照特定行为和活动逻辑共同建设校企场域;2)竞争。竞争是任何场域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生存方式,教师要想获得更加多的尊重和认可,就必须开展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提升自身软实力和竞争力。校企场域是在合作和竞争过程中动态变化的。工作场域是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形成的基础。2.2“校企”惯习。惯习和场域这两个概念都是关系性的,这一点尤其意味着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之中,它们方能充分发挥作用[5]19-20。教师个体的“校企”惯习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5]178。惯习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同时又有主观能动成分。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或者说生物性的个体里);惯习和场域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方面,制约(conditioning)关系: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另一方面,知识关系,或者说是认知建构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你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5]171-172。职业院校教师惯习既受到场域影响,同时又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在场域所构建的社会空间中逐步形成的某种爱好和秉性倾向。职业院校教师惯习既是校企场域环境的表现,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惯习能在场景应用中有效迁移,而且是非形式化的,但其又较为稳定。惯习是研究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的关键。2.3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软实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核心要素包括哪些、如何更好地培育或促进核心要素形成以及提升等问题都需分析思考。李振峰认为教师软实力包含教育理念、学识修养、人格魅力以及思维能力等主要因素,其具有复杂性、隐形性、模糊性等特点[3]。张定强认为教师软实力应包括内在精神、自我管理、信息占有、心境状态以及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4]。综合以上相关研究,根据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场域以及惯习形成过程并结合职业院校发展特点,笔者认为以下六个核心要素或指标能较好地反应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的综合水平,具体包括教育执着、教育人格、教育智慧、教育自律、学习与创新意愿以及有效信息交流与传递意识。

3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之核心要素阐释

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教师特质的重要标志。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和迁移性等特点,它与人的知识、品德、人格、意志力以及心理表现息息相关,表现给学生的就是教师的感染力、吸引力以及意志力等。1)教育执着。根据在线汉语字典,“执着”一词可理解为: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7]。教育执着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探索,利用专业所学求教育与学术之真。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执着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有着较高的使命感、责任感、较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卓越的坚韧毅力,是一种教育信念,也是教育坚守和教师意志力的表现。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执着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对教学和讲台的坚守,信息化背景下始终能不间断研究教学和学生,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②对科学研究的持续关注和投入,关注科学研究发展现状,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③坚持服务导向,不断地利用所学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和行业;④坚持文化传承和发展,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式,将优秀的文化资源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境界得到升华。2)教育人格。陈士杰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8]。教师的教育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能力特征、情绪反应特征以及人际关系协调程度等。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职业院校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由于其课程侧重实践应用,与企业关联性强,与地方经济结构关联性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9],所以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尤为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人格是在学校和企业场域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是工作惯习中利用自我意识不断培养训练,在各种生成性较强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得到强化,在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情感需求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教师教育人格具有稳定性、独特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健康而有力量的教育人格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倾向,并且能懂得互助、分享和尊重。教师教育人格的感染力较强,能够给学生以强大的正能量,使学生受到震撼,并主动以教师行为为榜样不断地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3)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李树英认为教育智慧指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机智和智慧,是一种内化的能力,能面对和处理教育教学突发事件。教育智慧既充满思想和谋略[10],同时还表现在不假思索和瞬间反思的行动。教育智慧是一种超越了知识、技能和技术的素质。教育智慧是教师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非形式化、实践的知识,能够潜意识的指导教学时间,教育智慧是教师惯习倾向系统中的重要因子。职业院校学生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还在发展中,自我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来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智慧是在校企场域营造的多元环境中产生的,是教师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反思和洞察逐步形成的。利用教育智慧,教师能够用幽默、激情、机智的方式处理各种棘手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感染力的示范性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教育智慧形成更注重“身教”,是一种“智慧习得”,其形成过程较为漫长,而且对其形成规律不易把握,但一旦形成则较为稳定,能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策略支撑。4)教育自律。自律代表人类具有自我引导能力,透过主动建立期望目标、自我评鉴与自我增强等方式调整本身行为[11]。教育自律是教师内驱力的表现,某种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Zimmerman亦认为自律行为应具自发性的思考、感受与行为的表征[12]。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自律是教师根据环境主动建构的结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我调控,并能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评价。教师的教育自律能够帮助教师建立良师益友形象,能够管理情绪、管理行为,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德才兼备;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宽容豁达处理工作和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提高教学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亦有研究表明[13],良好的自律水平是遏制学术不端的可为途径。可见,教育自律对学术研究也有着较好地规范作用,促使教师在恪守科研诚信规范的前提下开展研究和探索,能够为科研水平发展提供实际帮助,确保科学研究质量,为良好的学术品格形成奠定基础。5)学习与创新意愿。学习和创新是“互联网+”重要的时代主题,创新来源于不断地学习,高质量的学习促进创新发展。由于产业设备不断升级、产业环境不断变化,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也不断与时俱进,课程的更新频率逐年加大,这对职业院校教师而言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学习本质上是认知过程:是对之前的经验、知识,经过思考,不断通过实践验证以及深度加工、内化,最终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而创新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思想或实践成果,使得教学和科研达到新的高度,通过创新形成独特教学认知和实践,从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和研究方向。学习与创新是职业院校教师在校企合作大环境下,逐步适应外部变化的必要手段,是教师主动融入到职教事业的能动意愿体现,用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知识,以较高的热情和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创新。学习和创新是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的重要要素,教师通过学习和创新,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得到前沿知识和创新理念,从而促进学生产生专业认同,进而对教师工作产生认可,提高主动学习意愿。6)有效信息交流与传递意识。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本质上是高效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过程。信息交流与传递是沟通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有其特殊性,与产业融合较为直接。职业院校教师信息交流与传递的主体包括:教研团队、学生、企业行业、学校和合作第三方等。有效信息交流与传递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平台,能够保证信息传递不失真,从而达到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目标。职业院校教师在场域中不断学习研究、不断凝练教学语言、不断反思信息交流过程,进而产生教学和交际智慧,能够较好厘清各种交流主体以及主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信息交流与传递,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科研资源,能够提供较大的发展平台,更有利于才华的施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上六个核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教育执着与教育自律密切相关,但表现又有所不同,教育人格与学习创新意愿也有相互交叉影响,教育智慧与有效信息交流也是如此。不能孤立看待各要素,某一要素可为其它要素提供基础性或促进作用,因此,要以系统的、整体的眼光看待教师软实力提升,既注重其生成环境研究,又注重其发展策略思考,还要研究评估其带来的教育教学影响。

4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之发展途径

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情境解构能力,加强教师软实力全面性和多样性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是软实力形成的基础和保障。田爱丽认为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以及教育智慧等共同决定着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14],教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之一,以上所提到的素养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职业院校应当为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搭建平台、提供优质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提供基础条件,软实力是人的素质与能力体现,综合素养提升必会推动软实力提升。情境解构能力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是教科研实践以及校企实践的重要应用,也是软实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情境解构包含对实际教学或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解析和建构。情境解构能力需要综合运用教育智慧、教育执着等教师软实力,同时教师软实力提升也会促进情境解构能力的持续增长。在教师软实力提升过程中,既要兼顾综合素养培养,又要有问题情境解决能力的培养实践。因此,要注重教师软实力全面性和多样性培养,为教育教学和校企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撑。2)树立信息化系统学习观和终身学习观,注重教师软实力培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各种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教师的知识建构过程和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零存整取式、主题化学习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进行碎片化、不间断的知识重构,这类学习往往与个人知识和兴趣有较大关系,学习的随机性较大、生成性更多,但会因时间、精力以及注意力等因素干扰而造成学习中断。对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而言,其具有专业性强、实践导向、课程衔接要求高等特点,系统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加强系统学习,才能在专业教学中系统掌握教学要义和精髓,从而加深对教学的深度理解。教师肩负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直接践行者责任,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和软实力提升的必要途径,终身学习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在终身学习中成为自主发展型教师[15]。通过系统学习和终身学习,加强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培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充分体现出软实力中的教育执着、教育自律和学习创新意愿。3)集聚校企合作优质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向教师文化资本转化率。文化资源是教师教育人格、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促进要素。文化资本的形成高度依赖于文化资源。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的总称,它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16]。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差异性和适境性等特点。我国和世界各国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种类丰富、内涵深厚、价值突出的各类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各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17]。由此可见,文化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企业文化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与学校开展合作的企业往往是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校企合作的企业往往具有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团队精神和企业使命等重要文化特征。职业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对文化资源有着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善于挖掘学校和企业等各类文化资源,不断研究深化,将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地普及和发展,利用产学研优势,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性,既能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做贡献,还能促进文化资源向教师文化资本转化,在无形中提升教师软实力。4)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教师软实力是衡量学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校声誉也能起到较大影响,所以众多学校评选教学名师、特色名师,鼓励教师利用渊博学识在各类电视媒体开展大众知识普及,提高学校美誉度和知名度。虽然教师软实力非常重要,但其评价很难量化。教师硬实力可以通过各种证书凭证予以认定,如各种荣誉、学历、职称等,但涉及到教师软实力评价,诸如人格、修养、学习和创新意愿、教育智慧、教育执着等品格和意志等则很难做到量化、标准化评价。因此,职业院校应遵循育人规律,在师生中开展广泛调查研究论证,对教师开展个性化评价,尊重教师个性特点,遵循教师认识发展和成长规律,将软实力评价作为考察教师发展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建立特色的人才评价机制,既注重硬实力,同时也注重软实力考察,通过软实力和硬实力评价综合评价教师能力水平。教师软实力体现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与学校校风和文化品牌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软实力评价指标和比例设置需要仔细研究、认真对待。教师在校企场域中形成特定文化品牌“标签”,从而促进教师品牌意识形成并对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学校有必要通过文化品牌建设加强教师文化认同。

5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之机制保障

学校和企业是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场域,尤其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有保障教师软实力发展的义务和责任。从机制的功能来看,可分为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三类[18],它们协同运作,共同保障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升。5.1激励机制。职业院校的激励机制指学校联合企业、行业通过特定的方法和管理体系,将教师对学校和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在校企场域中,激励主体是学校和企业,激励客体是教师,激励主体通过建立相对科学规范的激励体系,激励客体对其高度认同,两者产生相互作用,能够相互影响和促进。由于教师软实力具有内隐性且不易程式化表达,因此学校和企业为教师建立的激励机制应当审慎考虑、综合决策,能够认识到软实力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大致规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外,激励机制还要具有适应性,在与教师软实力协同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验证,逐步建立较为稳定的激励体系和机制。5.2制约机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制约机制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以及有效途径对学校行使权力的部门或行为人形成的限制和约束。刘献君认为大学权力制约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校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19]。制约机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同样重要,教师软实力的发展需要学校提供较为公平公正的环境,需要规范化管理。通过制约机制,职业院校教师能够在规章制度框架内最大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软实力。5.3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18]。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校和企业既要为教师提供软实力形成的必备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注重精神条件的有效供给。教师软实力形成需要借助于各种平台和资源,如提供专业化在线培训学习平台、电子课程资源和专业图书资源等,同时还要为教师提供线下培训和学习交流机会,为教师软实力提升提供“精神养分”。保障机制关系到教师软实力形成和发展,需要认真对待,这也是教师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考量因素。“互联网+”环境下的保障机制更具有挑战性,需要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而且保障的方式方法日新月异,教师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应予以综合考虑,尽量做到因人施策、实现个性化保障。

6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科研等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是应对挑战的一种较好方式。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的内涵、特点以及研究边界,给出了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提升的策略和机制保障。接下来,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软实力评价这一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评价的指标和体系建立、评价的过程和方法优化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古光甫.“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挑战与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8(9):59-65.

[2]梁颖.“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67-70.

[3]李振峰.提升高校教师软实力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5):24-29.

[4]张定强.论教师实力的内涵及基本属性[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4):73-77.

[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1998.

[6]张茂伟,侯小杏.社会空间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7):16-24.

[7]执着[EB/OL].[2019-12-30].

[8]陈士杰.教师的教育人格[J].教育发展研究,2006(14):36-38.

[9]朱冠华,王浩.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及培养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9):58-62.

[10]李树英.智慧教育需要教育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选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6):32-38,51.

[11]孟祥仁,锺凤娇.教师自律学习对于e化教学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4):28-35,39.

[12]ZIMMERMANBJ.Academicstudingandthedevelopmentofpersonalskill:aself-regulatoryperspective[J].EducationalPsychologist,1998,33(2/3):73-86.

[13]董云川,徐延宇.教师自律是遏制学术不端的可为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8):8-10.

[14]田爱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5):84-88.

[15]张愫怡.终身学习观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202-203.

[16]陈则谦.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10-11.

[17]王秀伟,汤书昆.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产业融合视角下的艺术授权思路[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6):152-156.

[18]秦丽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9]刘献君.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约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3):1-10.

作者:朱冠华 王浩 单位:无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