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时间:2022-11-14 09:05:16

导语: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目前却存在较大的发展困境。在阐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困境,并从激励引导创新、培训推动实践、反思助力认知等角度,给出了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困境;对策

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工作任务。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占比已达到65%以上。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亦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才素质和竞争力,也决定着高校办学水平的优劣。然而,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青年教师不同,高校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大多未经历过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也缺乏一线教学工作的实操历练,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教学质量不高。这不仅阻碍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也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职业成长。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加强高校师资力量、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明晰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困境,并给出有助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为高校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内涵

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阐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内涵。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即高校教师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当具备且表现出的一系列能力。据此,可进一步细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两大类。目前学术界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划分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诸多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知识结构、教学表达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本文认同现有文献的研究观点,在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做进一步整合,主要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所谓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指高校教师以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理解和吸收为目的,在课前对各类教学资源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的能力,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等。所谓高校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设计的能力,如教学表达、教学组织、教学演示、教学沟通、教学监控和反馈等。所谓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提炼教学规律,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理论深化和创新变革的能力,如教学认知、教学创新、教学反思、终身学习等。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出高效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困境

由于高校多数青年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在教学能力的各构成要素上普遍存在不足。本文根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在各构成要素上存在的问题,以明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困境,具体包括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教学实施效果不佳、教学研究深度不够等三个方面。(一)教学设计缺乏新意。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能够把握讲授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但受传统教学理念和自身身份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多数青年教师并不能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控也不到位,致使高校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同时,对于高等教育的特点及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的需求,多数青年教师也不能做到准确把控,致使其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的制作针对性不强。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考虑到高校对教学考核的压力,多数青年教师以不犯更多错误为准则,教学设计偏保守,即使有创新教学模式的想法,也难以融合到教学设计中,导致多数青年教师陷入了教学设计缺乏新意的发展困境。(二)教学实施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教学实施是最令高校青年教师担忧的环节。不顺畅的教学表达和沟通、不系统的教学组织、不灵活的教学演示、不及时的教学反馈等均暴露了多数青年教师教学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高校大多数青年教师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对于规范的教学表达用语、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等并不熟悉,使学习难以快速理解所讲授的知识要点。其次,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多数青年教师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但往往由于经验不足的原因,对教学组织的流程把控不到位,又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导致了教学组织的分散化和不系统。再次,教学演示的手段过于单一化,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和利用效率不高,缺乏与学生之间的适时互动,致使许多原本很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最终演变成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多数青年教师忽视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后在教学反馈的方式和有效性等方面花费的精力偏少,致使其教学实施未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导致其陷入了教学实施效果不佳的发展困境。(三)教学研究深度不够。高校大多数青年教师对于学术研究并不陌生,一般都经过了比较规范的学术研究训练,也具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论支持和创新性的研究思维,但在教学研究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也难以将自身具备的学术研究规范、理论知识、方法工具等应用到教学研究上,以致有关教学研究的深度不够。首先,高校青年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时间较短,往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备课、授课等方面,在教学研究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有关教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数量较少。其次,虽然多数青年教师对自己所处学科和专业的科学研究比较熟悉,但针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和专业认知偏弱,有关高等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工具等知识储备也不充分,致使其有关教学研究的成果产出质量不高。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高校青年教师往往表现出教学研究能力薄弱,使其陷入了教学研究深度不够的发展困境。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策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的教学能力发展困境,融合高校青年教师的能力特征,给出有助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激励引导创新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推动实践提升教学实施能力、反思助力认知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等三个方面。(一)激励引导创新提升教学设计能力。高校青年教师并非缺乏创新教学设计的思维,而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造成新颖的教学设计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多数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更多以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为阶段目标,努力为自己补课,从而更多以传统的教学设计为模板,以便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偏于保守的教学历练是导致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缺乏新意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从鼓励青年教师敢于尝试入手,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发挥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通过不断磨练增强教学设计的新颖程度与可行性,达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目的。比如从制度层面加强对青年教师创新教学设计的引导;通过开展教学设计大赛,集聚教学设计的创新思维,增强青年教师创新教学设计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教学设计研讨,邀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等指导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工作,比较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证并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开展新型教学方法和工具使用方面的培训学习,使高校青年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和工具,实现与教学设计的更高效融合等。(二)培训推动实践提升教学实施能力。有效的高等教育教学实施在于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实中的问题,并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和思维。这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的本质需求。但高校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前接受的更多是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如何完成科研项目等的训练,能够解释原理性的理论知识,却对社会实践的感知程度不高。这就容易造成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实施与社会实践脱节,课堂气氛沉闷而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当然,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前拥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历,却容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注重实践案例的分享,而忽视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持续维护。因此,高校应当从加强一线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入手,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厘清应当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通过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控制力提升其教学实施能力。如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表达和沟通及教学演示培训活动,规范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用语和姿态,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沟通和演示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到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中挂职锻炼,帮助其加深实践运作流程的感知,促使其能够将实际问题融入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将教学答疑和研讨落到实处,加强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外时间利用效率,实现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关怀和反馈,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监控和反馈能力。(三)反思助力认知提升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教学研究即是一门研究教学的学问,需要系统规范的训练和长期不懈的坚持,才能做出有深度的教学研究成果。但目前多数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认知弊端,使其青年教师难以在教学研究上投入足够精力,忽视了教学研究本是一名高校教师最应承担的基本职责。因此,高校应当首先从反思自身入手,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引导、部门协同等多种手段,平衡科研与教学,规避偏颇一方。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应反思高校教师这份职业以及高等教育教学这门学问,通过教学反思优化自身的教学认知,将自身在学术研究上的优势运用到教学研究之中,积极反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运用创新思维努力探寻解决方案、提炼教学规律,通过终身学习的践行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成果,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四、结语

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健康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但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研究三个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存在教学能力发展的困境。为此,可以通过激励引导创新、培训推动实践、反思助力认知等手段,帮助高校青年教师突破教学能力发展困境,提升其教学能力,为更好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优化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助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

[2]刘佳佳.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及提升策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林晓玲.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1)

[4]邹海雷,王成,孟艳姣,许如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

[5]陈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方式和途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作者:李钊 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