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时间:2022-05-03 03:17:20

导语: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摘要:小学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是缩短新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奠基工作。承担教师职前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只有明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小学语文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环节建设,才能保障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师;职前;教学能力

职前教学能力培养直接影响到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决定小学汉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我国西藏地区而言,承担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师范院校或培训机构,只有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才能保障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质量。

一、准确定位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师职前教育培养

目标和培养模式从西藏师范院校整体发展角度来看,由于部分师范院校增加了非师范专业开设数量,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原有的师范类专业投入被削减,这种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会影响师范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突出师范特色,树立服务于师范教育的意识,重视师范类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范生专业素养形成,注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真正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队伍。新课改的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小学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承担培养小学汉语文教师任务的专科层次小学教育(汉语文)专业和本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具备从事小学汉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专多能,主要担任小学汉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师范生培养模式应服务于培养目标。小学汉语文课程的合格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适应时展的各方面能力。然而,目前,一些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实践技能训练,具体表现为:在课程结构方面,注重理论知识模块,忽视教学实践技能训练模块;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方面,注重普通话和字体练习,忽视课程教学技能的精细和综合培养;在教学实践方面,注重强化毕业实践,忽视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训练。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模式存在偏差。

二、完善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

(一)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既包含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且后者更为重要。为此,要纠正偏重语言文学理论学习,忽视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偏差,将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完全把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能力。(二)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当前,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仍然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作为主干课程,课程门类比较单一,导致师范生教育视野狭隘,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力不从心。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掌握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师范院校可以实行课程整合,进一步拓展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如试行开设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及青少年心理学等内容更广泛的课程体系。当然,这些增加的课程应采用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修部分课程,以便切实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三)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教育理论课程是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师范院校要重视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他们以后从事基础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第一,更新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加强与新课改的联系,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教育理论课程中,从知识和技能层面、从过程和方法角度、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视角,多维度制定教学目标。第二,建立一支优秀的教育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不但要注重提高教育理论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要重视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让教师掌握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并能将这种教学理念熟练应用到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第三,改革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改变以往教师单纯讲授理论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突出理论应用及与基础教育工作情境的联系,在理论的应用性和“临床性”上下功夫,使教育理论学习成为师范生教育理念转变的出发点、实践技能培养的奠基石。

三、强化西藏小学汉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

(一)开展说课训练,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所谓的说课就是教师备课后,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课程解说给别的教师或专家听,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说课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和参加人数限制的优势,运用其促进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在具体说课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课程标准、学生学情、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理解与设计等清楚表述出来,并在班级内部进行广泛探讨,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二)加强微格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微格教学也被称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化视听设备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技能。师范院校可以在师范生培养规程中大力引进微格教学,将较为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小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比如,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课堂教学的导课技能、课堂教学的讲解技能及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课堂教学技能及板书设计与运用技能等,然后针对每个小的教学单元和单种教学技能进行单独训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三)开展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增强学生实战能力。师范生初次登讲台,一般会非常紧张,声音低弱,语速快,不敢目视学生,与学生互动较少,在课堂突发事件面前手足无措,等等。针对这一问题,师范院校应加强课堂教学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师范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处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及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四、提升教学实习效果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见习和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基础教育和培养他们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见习与教学实习。目前,许多师范院校教学见习时间普遍较短,在3年级安排每学期1周左右。教学实习集中在最末一学期安排6~8周,与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找工作等冲突,影响了实习效果。从借鉴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在部分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其教学实习时间相对较长,有的教学实习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12%;有的教学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教学实习课时数要求占总课时数的15%以上;有的更是要求教学实习时间不能少于72周。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师范类专业宜将短期集中实习改为长期分阶段的连续实习,在大学1-2年级分别安排短期见习,3-4年级分别安排长期实习,让学生见习、实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加强教学见习和实习的指导与管理。第一,加强对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的指导。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与师范院校指导教师,要明确各自的指导重点,做好分工协作。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主要发挥自身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在教学各环节对实习生给予具体指导,给予实习生顶岗工作机会,帮助实习生开展教学反思,在反复的教学设计准备、教学组织实施、教后反思循环中不断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主要发挥督导协调职能,协调实习生与实习学校的关系、协调自身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关系,督促实习生高质量完成各项实习任务。第二,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要严格,要求政治思想觉悟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思想水平较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和相对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第三,严格实习管理,制定教学见习和实习制度,规范见习和实习工作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评价标准。(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要注意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合适的地理位置,二是较大的办学规模和雄厚的师资,三是完善的教学设备配置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四是优良的校风和良好的后勤服务条件。师范类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在教师教育理论方面的优势,主动和实习基地学校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打造一个由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共同建立和共同管理的教学实习基地实践平台,为师范生广泛参与教学实践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郑其恭,李冠乾.教师的能力结构[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范友悦 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