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时间:2022-10-13 08:58:38

导语:微课堂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课堂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合理运用

目前部分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这使得他们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手写板等前沿信息技术。因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学校政策允许下,通过各种培训和进修,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二、努力提高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主要体现在教案上,教案设计是否成功,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是实施整个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把握住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以及学习单中的进阶练习的设计。

1.重视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策略。在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上,强调运用系统观和整合的思想,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微视频制作工具(如手写板等)与网络平台技术。

2.重视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单元教学设计。要认识到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讲授的不同。在录制教学视频时,一方面,传统的优质课、精品课长度一般在40分钟,而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中,其视频是5到1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将最核心的内容或某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讲完;另一方面,教学视频中不存在师生互动,只有教师的单向传授,这需要教师考虑视觉效果,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突出和强调主题、重点与难点,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

3.重视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单元检测设计。通过对基于微视频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检测。教师在进行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检测习题,在每一阶段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后对学生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汇总,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

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提倡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课前视频学习完成的基础上,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加以解决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做的并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利用视频、合作、检测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

1.总结与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进行基于微视频下的学习后完成进阶检测的结果,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将之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置为符合学生兴趣的题目,在课堂上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基于微视频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合作探究的模式,合作学习对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的关系,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专长等,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解决,并适时地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3.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及评价的能力。对于学生经过协作学习之后的成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如举行动手操作、问题抢答、计算比赛等;另一方面,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4.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在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围绕在学生身边,随时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引导者、辅助者。相较于传统课堂,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时间大为增加,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不断捕捉学生的动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如一对一辅导、小组指导等。

四、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有着崭新的教学规律,而对于新规律的发现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根据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到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对新的教学规律加以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五、重视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更新

无论信息技术还是教育技术都在不断发展,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一次学习,受用终身”的观念,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各种新理论、新技能,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教师的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作者:周玲 单位:淮安市繁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