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研究

时间:2022-05-05 03:26:44

导语: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研究

一、歌诀法

歌诀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内容难点,巧妙地编制成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易理解的游戏歌诀,让幼儿在朗诵歌诀中自然而然地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中,针对幼儿对钟面上时针、分针、秒针容易混淆分不清的情况,有教师就巧妙地将之编制成一首儿歌:“矮个子大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细腰妹妹叫———秒针。”通过这样生动形象而幽默的比喻,有效地降低了幼儿在辨认活动中的认知难度,不仅幼儿很快就能把时针、分针、秒针给区分开来了,而且还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活跃了幼儿的思维,无疑为本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前置法

前置法是指将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内容难点,事先安排在活动之前或在活动的开始环节,以一定的方式巧妙化解,或为突破难点作必要铺垫的方法。如在看图讲述活动中,遇到画面比较复杂,图意比较含蓄,图片所蕴含的故事发展线索不够明朗,需要幼儿作比较细致观察与思考的,则通常主张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将图片事先摆列出来,让幼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由观察与谈论,为集中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如,在大班歌唱活动“卖花姑娘”中,《卖花姑娘》是一首节奏缓慢、悲伤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有效地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地演绎出来,有效地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让幼儿体验歌曲《卖花姑娘》所表现出来的悲伤的情感基调,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幼儿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故事听完之后,幼儿深深地沉浸在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与同情的情绪情感体验之中,有了这个故事情感作铺垫,教师紧接着播放歌曲《卖花姑娘》,由于同质异构的艺术效果,幼儿很快就能理解《卖花姑娘》所表现的悲伤的情感基调,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幼儿自然就能够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来表现歌曲,而且还能够做到表情和声音的统一,使幼儿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制约,在大班故事活动“包公审石头”中,幼儿是很难理解“包公为什么会罚观看热闹的人每人一枚铜钱,并让他们把所罚的铜钱扔入水中,由此来判断偷卖油条小孩钱的小偷是谁”。而这生活经验类的难点在故事内容中是属于后置型的,为确保活动能顺利开展,教师决定进行技术性处理,将本活动的后置难点采用前置法。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准备了几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没有沾油的硬币,让幼儿分组做实验,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并观察,幼儿有了这个“弥补性质”的生活经验,故事中的这一后置性质的活动难点,可能会给本次活动顺利开展造成一定困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过渡法

将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内容难点,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进行适当处理,以降低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难度称之为过渡法。过渡法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难点难度分解法、难点突破支架法。难点难度分解法,是指教师可将教学活动中难点进行适当分解,以帮助幼儿降低对该活动难点理解上的“陡坡”,即通常将难点难度进行分解,使之呈现由低到高逐步推进的小难点,让幼儿在逐步解决各个小难点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增强解决难点的信心。如,某教师教大班幼儿演唱歌曲《都睡着啦》时,由于歌词较长,动物形象较多,而且多处出现弱起节拍,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在弱起部分设计了一个拍手动作,目的是把歌曲中弱起节奏的时值填满,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难点突破支架法,“支架”一词形象地喻示着教师与幼儿之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有效教学的关键点。幼儿的“学”好像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而教师的“教”则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幼儿不断建构自己的认知世界。难点突破支架法,指的是教师在引导幼儿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通过及时提供可使幼儿解决更高难点的条件,即为幼儿搭建学习支架,让幼儿顺利地解决更高的教学难点。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小青蛙学游泳”中,画出小青蛙不同方向的游泳姿态是教学难点。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椭圆形作为支架,先让幼儿讨论小青蛙向下游时,头在哪里,眼睛在哪里,向左游呢,等等。然后让幼儿借助椭圆形摆造型,幼儿可以将椭圆形任意摆放:横着、竖着、斜着……教师只需根据椭圆形的方向添画出青蛙的眼睛、四肢等,便可表现出姿势各异的小青蛙了。

四、直观法

教学活动中的难点,有的是属于所学习的事物的特征不够外显,过于隐蔽不易观察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成为难点;有的则是较深奥的科学问题,如水的浮力、张力等问题,也会给幼儿理解带来困难而成为活动的难点。对于前者,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演示等技术,给予幼儿一种直观形象的印象,利于幼儿的理解。如大班故事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幼儿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不了解,也就不明白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其他动物当妈妈。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动态过程,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进行直观而形象的演示,幼儿有了这一知识经验作铺垫,那么,幼儿就容易记住故事情节和对话。对于后者,则可以采用图示法,如在一盆水中将“水娃娃”形象地展示出来,“水娃娃”手挽手就在水的表面上形成一种力,把放在水面的一枚硬币支撑住,这就叫做浮力。当然,对于较难理解的科学术语,有时教师也会采用比喻或讲故事的方式形象地转述给幼儿,以帮助幼儿理解。目前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和乐曲的结构而采用的图谱法,使无形而抽象的音乐看得见、摸得着,将抽象的音乐直观地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使幼儿更能理解音乐、熟悉音乐特点,也是直观法这一有效突破幼儿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难点的处理方式的一种变式。教师在设计图谱时应做到:直观、形象、简洁、易于幼儿理解;图谱中符号的数量、变化次数、行数要与乐曲结构(乐段乐句)相一致。

五、提问法

在难点突破策略中,有时也可以借助提问法,即在幼儿理解的疑难处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巧妙的提问,通过提问唤醒幼儿已有经验,活跃幼儿思维,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效地突破活动的难点。如,大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中,《吹泡泡》是一首三拍子节奏歌曲,休止符较多,幼儿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疑难,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提问:“小朋友,你们平时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在唤醒幼儿生活中吹泡泡的相关经验后,教师设计并出示了“吹泡泡节奏图”,提出第一个与新歌曲学习相关的难点问题:“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什么问题?”幼儿发现了大泡泡、小泡泡以及炸掉的泡泡。教师将歌曲中的难点“休止符”的唱法,用炸掉的泡泡表示,使幼儿很快就掌握了休止符的唱法,成功地突破了该活动难点。

六、对比法

对比法一般运用于幼儿对特定的事物易混淆的情况。例如,幼儿对水是“无色而透明的”这一属性不好理解,特别是经常混淆“透明”和“白色”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帮助幼儿理解:拿两个杯子,一个装水,一个装牛奶,分别用红色或黑色的纸板挡住杯子的一面,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能透过杯子看到纸板颜色的就叫做透明,水是无色而透明的。

七、情境法

情境法,指的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幼儿亲临其境,增强幼儿的体验与感受,以弥补幼儿因受各种因素制约而产生的对活动中所需经验的不足。例如,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活动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不知不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质量。如,大班散文诗欣赏活动“秋天的雨”,散文诗欣赏教学时往往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在背景音乐中轻轻播放《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诱人的糖炒栗子冒着香气,秋天的落叶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人们忙着采摘果子……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活动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投入于活动中的幼儿能充分感受到散文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情境的创设除了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外,也可以运用语言描述来帮助幼儿想象出相应的情境,以利于幼儿有效地突破活动内容的难点。如,在教唱歌曲《欢乐颂》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幼儿唱第一句要唱轻一点,第二句唱得稍微响一点,那幼儿可能对歌曲原来的强弱的唱法与要求不仅理解不到位,印象也不深刻。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为幼儿创设这样的一种意境:天空中白云飘过是静静的,因此要唱得轻一些;树上小鸟在叫,所以要唱得稍微响一些;草地上的花儿点头,小草弯腰是没声音的,所以要唱得轻些;而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的声音肯定很大,就要唱得响一些、快乐一些。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与歌曲相一致的意境,既利于幼儿理解又利于幼儿记忆,幼儿兴致既高又能自然而然地按照歌曲强弱的处理要求来唱,活动目标也就在有趣的活动氛围中达成了。

本文作者:吴振东工作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