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和实现

时间:2022-05-05 03:22:02

导语:中职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和实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和实现

一、优效教学立足于高效课堂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学校特有的活动,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其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会的结果就是学生要学会,甚至是会学。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体现的高效益就是优效教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驱动下,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采取的各种教学策略及创设的各样教学情景等,能对学生施以激励、鞭策等有效影响,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并获得进步和发展的课程教学行为的过程,它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及交互作用。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优效教学的思想基础,这就界定了优效教学既要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同时更要表现出教师的个性风格,及教师教学的创造智慧。依据我国职业教育“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中职学校实现优效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高效课堂是实现优效教学的根本出路,因此优效教学应立足于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一方面是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因素,如开场的导入艺术,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语言的教学艺术,课堂调控的教学艺术,情景创设的教学艺术及收尾的艺术等;另一方面是开发课程内在的教育元素,如沟通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揭示课程的本质思想,展示课程的美学内容,转变课程的“学术形态”为“教育形态”等等。以此达到教师能运用优效教学的理念和掌握优效教学的技术转变成有效的教,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教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有效的学。

二、优效教学根基于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拥有的体验和思维模式,是教师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应有基本的事业心、责任心、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研究能力。其中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主要指向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对所承担学科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积淀和应用;其他则指向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对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教育教学技能及优良的师德。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综合就是教学素养,并且这两个方面中,学科素养是基础,专业素养是关键,二者互为依存,彼此不能分割,同时又互相制约。换言之,具有卓越教学素养的教师指的是既教书、又育人,具体体现在师德好、学问好、教技好的“三好”上,“三好”教师应以德顶天,以知识和技能立足。“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因此教学的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过程,它是教师将教学的六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目标、环境、方法有机地整合而创造的一个各要素互相协调,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平衡的系统。在这个动态平衡系统中教师担当了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能娴熟地驾驭教材和教学设备,调动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教材经过审美性的艺术加工或人性化的情感加温之后,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发展、道德养成。只有具有卓越教学素养的教师,才能将教学的六要素有机地调控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动态平衡体,使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优效教学,因此优效教学根基于教师的教学素养。

三、构建教师教学素养,实现优效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难教、难管”的现状,及透过他们的表面感受到其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信任、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理解、渴望得到沟通的情感心理,更呼唤着具有卓越教学素养的教师来唤醒他们还在沉睡的生命感和价值感,“以一种生命影响另一种生命”的尽职尽责和敢于担当,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正面的影响。因此中职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就成为职业学校必须要深刻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教师素质修养,是实现优效教学的基础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教学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之所以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因为首先要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修炼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学科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本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量十分丰富的大数据时代,据报道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这意味着教师不能只盯着教材,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知识常新,才干日长,不断丰富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增加相临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修炼,不断提升内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这更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使知识贮备、学识修养不断踏上新台阶,而学习是最佳提升自我的途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他同时也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教学相长,时时做有心人,像蜜蜂采集花蜜一样,汲取知识的甘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多与自己对话,善于自我反思;要多与同行对话,进行同伴互助;要多与专家对话,时时总结提高;要多与经验对话,躬身请教前辈;要多与理论对话,勤与好书为伍。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学科素养,才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师在教学中也才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娴熟驾驭课堂;才能以教师广博的知识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优效教学才获得支撑、打牢根基。

(二)锤炼教师教学技艺,是实现优效教学的保证

孟子提出,“教亦多术矣”,《学记》中记录“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创造与丰富。因此作为一名具有卓越教学素养的教师,光有满腹的经纶是不够的,“茶壶熟饺子,有货倒不出”或“有货不会倒”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因此教师应在不断加强自我素质修养提升内力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艺。所谓的教育、教学技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运筹帷幄,灵活娴熟地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巧、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育,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艺术。德国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若将15克盐放到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美味佳肴时把15克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融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艺就是怎样对学生施以有效的影响及把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如果我们形象地把学生应学习的知识比喻成“货物”,教师把这些“货物”传递给学生所借助的一切手段、工具、方法就是教学技艺。只要学生能领会、感悟、学会知识,十八班武艺,“说学逗唱”都可以尝试应用,让传递信息的渠道变得富有特色,让学生的手脑并用,视听觉同行,这样就能很好地达到教师的有效教和学生的有效学的双重目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足见良好的教学技艺要靠经久的锤炼,而不是一招一式之事,更非朝夕之功,而不断锤炼的过程也正是教师内功提升的过程。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应在不断的锤炼中炼就较强的整合能力、应变能力和全面的通识能力,如教学语言既富有科学性,又能体现出哲理性,还能表现出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大众性;课堂情景的创设既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又能体现出课程的内涵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研究、探索,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同时要多听同行的课,多研讨,多切磋;多听专家的课,博采精华,为我所用。在多渠道的修炼中掌握高超的教学技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优效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得到保证。

(三)铸魂立德师爱育人,是实现优效教学的关键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乃百德之首。“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德全部内涵的诠释,具体说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它是教师教学素养的核心,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德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之气,育中华栋材。师德修养,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育家斯霞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她这是对学生而言,但对教师也是一样,教师若有才无德,那么他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次品、废品、危险品、易碎品都有可能。中职教师面对这群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分数受挫、人生目标迷茫的未成年学生,应首先铸魂立德,用博大的胸怀给予他们以人生的支撑!“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具有卓越教学素养的教师要善于将课程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利用学科教学中俯拾皆是的教学素材对学生渗透育人教育,在言谈举止中渗透做人的正能量影响,给学生以师爱加母爱的关怀。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激励,让高效课堂通过教师艺术表演的外部特征,展示艺术创造的内部特征,并进一步通过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经过审美性的选择与情感性的加温,艺术地表演出来,产生教学艺术创造的征服性,给学生以内心世界的震撼,以此更好地铸造学生的灵魂,引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中职学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现状,使得学生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较普通高中弱化许多。学校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艰巨的、富于挑战性的课题。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中职学校更应重视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建设,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优效教学。在高效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优效教学中实现心灵与心灵平等交往,让这群特殊的学生群体变成特殊的有用之才,成就他们的知识构建,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使他们成为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中坚力量,也让学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孟清牧王梦琬工作单位:安徽省宿州逸夫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