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时间:2022-12-26 09:54:07
导语: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者:段波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
一、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着重分析
学生的认知能力、先备知识、学生差异,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在教授《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节时,通过对学习对象的分析获知,学生已经熟悉了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图表类型的选取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本课可运用生动形象的图表,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地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以及“看图说话”的能力。
二、目标分析教学目标
包括教和学的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及归宿,整个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展开。在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目标应是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学习方法的养成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在教授《数据图表与分析》时,可将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为:了解图表与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图表的类型与作用,掌握建立图表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运用图表形象化地表达信息。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揭示出问题的本质,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置为:树立严谨的数据处理态度以及健康的上网观。
三、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预习情况、教学资源及教师自身特点来确定。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通常有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范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针对《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节,考虑到这是一节操作性质的课,而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和协作能力,可选择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及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情境创设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孕育着新课将要探索的问题。所以,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出发,并应同时满足趣味性、适宜性、真实性、科学性、必要性、连续性、多样性、教育性的要求。在教授《数据图表与分析》时,笔者曾使用房价统计表、明星调查表、水电资源使用统计表等题材,但在多次试讲后发现上述题材均不尽如人意,通过与学生反复沟通,最终选择了“学生上网行为调查”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材,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自主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产生旧知与未知的冲突,自主发现问题,进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理解技能。例如,笔者在讲授《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课时,鼓励学生依据认知规律、生活经验主动地、不断地去发现图表中的问题,如选择什么类型最能表现问题,图表有没有坐标轴,图表是否美观实用等,继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由于课堂上的任务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发现解决,所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特别强,而单个学生无法完成的任务通过小组协作则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巩固提高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效,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对新知理解的偏颇或错误,并结合教师的总结和归纳提高对新知的再认识,从而巩固对课程的学习成果。在《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节中,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出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图表制作过程的理解。拓展延伸环节主要是通过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分析、拓展、延伸及迁移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创造性地应用于现实生活。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可采用将图表联系实际的做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为了突破难点,展示几个有实际意义的图表,如作业量调查统计图、中国人口结构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等,提示学生思考图表所呈现的信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为了引起学生体会图表分析的重要性,学会通过对图表的深入分析,揭示图表背后隐含的问题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教师比较轻视课堂总结的环节,认为这一环节无足轻重,有不少教师只是在课堂结束时,以一句简单的“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为总结画上句号。但我们应该明确,这一环节不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一个课堂教学强化、情感升华的过程。课堂总结不只是简单地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总结方式多样,可以用调查问卷、效果评价表、提问等形式总结反馈。在讲授《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节时,可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进行总结。首先请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在总结过程中,教师适时补充,对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服务学习、生活进行情感上的引导。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每位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学生情况、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来设计。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不断实践、探索、反思,才能设计出符合课标、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
- 上一篇:争创五个好党员活动实施意见
- 下一篇:粮食监督检查及信息共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