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外语教师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2-09-21 04:49:06
导语:高职外语教师发展路径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背景下,外语教师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国际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在分析了高职外语教师发展的现状及阻滞因素后,讨论高职外语教师发展的促进方式与路径,认为高职外语教师要从四个方面提升自我,即多元文化能力、外语教育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只有外语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才能完成建设外语教育强国的使命。
关键词:教师发展;高职;一带一路
2013年,中国政府发起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想,继而,于2015年3月28日了《推动共建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正式启动。2016年7月15日,中国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教育方面的落实方案,它明确指出了人才培养在实现国际政治经济民生互通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为区域教育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外语教育是实现国际政治经济民生互通的基础,而外语教育的根基离不开外语教师自身的发展。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国经济、文化、信息等都逐步趋向全球化,教育也逐步趋向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外语教师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课题。然而,我国对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还未给予足够重视,高职类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更是几乎空白。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针对高职层次外语教师发展的客观情况和实际问题,探索具有实操性的外语教师发展方式与路径。
1高职外语教师现状分析
马斯洛(1987)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概念,即“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教师的自我实现对其自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处于自我实现这一层次的教师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及潜力,保持饱满的热情,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精力,在能动性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但是,目前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例如我国高职院校的外语师资虽然可以应付一般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但是普遍缺乏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意识,尤其缺乏多元文化的教学视野。同时,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教学负荷重、课时多,挤占了教师做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很难把握学科动态,很难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因而也就不能用高屋建瓴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由于外语教师大多是文科背景,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的需求,也成了制约教师发展的一大瓶颈。同时,笔者以“外语教师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仅43篇,更鲜有针对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的论文。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微观的视角或某一具体的方式来探讨外语教师的发展。例如,文秋芳(2017:1-9)对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框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该框架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曾密群(2016:92-96)通过对教育叙事内涵和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对个体的研究和微观的分析,能揭示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最终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李跃文(2013:71-74)认为教师可通过行动研究、教学日记、案例研究、教学档案、问卷调查和教学录像等方式进行自我反思型,以此达到外语教师发展的最终目的;王守仁(2017:1-4)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外语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构建学术共同体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发展的促进方式与途径,但只限于较笼统的高校外语教师这一层此次,并未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这些观点无疑对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思路,但都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过于零散,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实操性和系统性的发展机制。
2高职外语教师的发展内涵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到底要发展什么,是对教师发展的结构与内容的确定与厘清,也是进行教师发展研究的首要问题。与本科层次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属性要求外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懂得语言符号本身,还要具备多元的知识文化背景,以多元的文化视角和较为完备的知识文化体系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第二,高等教育属性还要求外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日常教学,更要乐于接受新理念、新观点,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理念,站在前沿的外语教育理论高度,以开阔的眼界,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高等教育属性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源解决新时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具备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姜大源教授(2011:6-7)认为,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它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因此,高职层次的教师应该具备知识结构的双元性,即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的学科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对实践中技术能力的要求,即双师素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来源仍以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其专业实践经验不足,技术实践能力匮乏,社会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综合来看,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发展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指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以提升多元文化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为根本目的,通过学习、研讨及自我反思,逐步实现知识、技术、能力提升的成长过程。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层次更为多元。
3高职外语教师的发展路径
3.1提升多元文化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同地域文化的界限逐渐消融,多元文化共存成为主要趋势。作为外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习外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外,更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念。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可以在课程中融入中西方各种文化因素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人文等知识,穿插中西方文化对比。要引导学生以开放的眼光、广博的胸怀包容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愿意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其次,外语教师也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和个体特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差异性的教学内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新形势下,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大家提供了更多接触国际交往的渠道和机会。外语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在各种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活动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多元文化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主动寻求和其他国际学校的合作,参与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3.2提升科研能力。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外语教师往往肩负更为繁重的课时压力,必然挤占了外语教师做科研的时间与精力。而与普通高校的外语教师相比,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更是把自己仅仅看作知识的“传授者”而非“建构者”。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科研成果较少,研究成果往往是低效重复性的劳动,成果含金量低。然而,事实上科研与教学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张皮”,而是教研相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屋建瓴的教育科学理论能够指导日常的外语教学实践,而外语教学实践中,除遇到的困难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外,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也能够检验教育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外语学科研究不能一味单纯地介绍跟踪国外学术的研究成果,而要立足本国国情和本国文化,以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中国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翻译、文学、教育、跨文化等相关课题,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3提升外语教育技术能力。外语教育技术能力是外语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更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这对于文科背景出身的外语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难得的机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的混合式教学要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重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重新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全方位拓展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因此,广大的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勇于探索和实践,掌握多种信息新技术、新手段,积极建设和使用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支持学生的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同时,外语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比赛、说课等活动,相互学习,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3.4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提升自己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工作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主要为地方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服务,这也要求教师除了要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实用性人才,自己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教学设施设备资源、教学技术及培训资源等条件,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人才培养、人才供给、技术供给等服务性活动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深入学习,通过跟岗实习、顶岗实训、企业兼职等方式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强化操作技能,提升教师的双师能力,把社会服务常态化。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很多社会服务都与外语教师的工作直接或间接的相关。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诸如国际贸易、对外文化传播、国际旅游接待、国际会展、国际教育衔接等多方面都有许多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这些社会服务不但可以借此扩大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积累工作实践经验、提升自我能力提供了机会,同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教学资料。因此,外语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能实现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四方“共赢”。
4结束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4)曾经说过,我们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高职外语教师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一机遇,紧紧围绕教师发展的内涵这一中心,以提升多元文化能力为基础,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抓手,以提升科研能力为动力,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标尺,让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发展切切实实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文秋芳.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3):1-9.
[3]曾密群.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外语教师发展路径[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4):92-96.
[4]李跃文.自我反思型教学:外语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71-74.
[5]王守仁.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促进方式与途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2):1-4,15.
[6]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经验与规律[J].职教论坛,2011(28):63.
[7],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
作者:胡信华 熊薇薇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本科导师制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 下一篇:信息时代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