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12 08:30:15

导语: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本质含义就是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它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还是高职学校未来的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学校管理视角分析了在学校管理下出现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专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学校管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是高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会不可避免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又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保障,因此,本文从学校管理视角的方面探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对教师本身和高职院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关键,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只有教师自身进行发展,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全面学习,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保证[2]。2.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高职教师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可以维持后续的教学活动,而在高职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如果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过低,就会影响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只有让高职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同时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3]。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教师专业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这三种精神,达到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目的。[4]3.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职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一线型的技术人才,只有改变原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高职课堂教学,做到知识培养和技能培养的相结合才能实现高职学校教育目的。[5]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将单一化的教学课堂向多样化教学课堂发展,其改革主要的核心点就是课堂改革,而课堂改革的主要核心点就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因此,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说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学校管理下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的矛盾

1.僵化的学校管理同动态化教师的矛盾。学校管理是为了能够对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教学目标进行顺利高效的实现,其管理一般都是一种层级分明、过于理性的管理结构,而过于集权化的管理方式虽然让学校管理更为自主,但其动态性不够强,不够开放。高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而变化,但在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目标规划、教学管理制度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教师专业发展也不够全面,影响教学质量。2.封闭性的学校管理同社会开放发展对教师需求的矛盾。学校管理对于学校工作来说较为独立,它是以学校发展目标为主,对学校活动进行定期规划,并且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规划日程将教师的教学活动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让高职教师一味地去追求完成教学目标,而忽略了教学质量。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教师既要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素质和实践能力,然而封闭性的学校管理同这种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不利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6]。3.单一化的教师评价制度同多样化教师发展的矛盾。教师评价制度就是对高职教师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主要是由学校管理层作为评价主体,忽略了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只以学生的考试结果和教师教育成果为主进行评价,过于单一化的评价方式让高职教师只看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只要成绩好,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高低逐渐被忽视,学生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只能被困在知识框架中进行学习,逐渐会造成学生和教师心理疲倦,自我认同感消失,无法促进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4.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够重视。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够重视,虽然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政策来帮助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够重视,学校内缺乏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持,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陷入了难题[7]。

三、在学校管理视角下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1.依靠学校各级管理平台,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在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动以及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之下,各级政府搭建了许多有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例如教学成果奖评选、示范性项目建设等,还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做足了保障工作,在各级政府的促进下,高职院校规范了校内的管理方式,同时也对内部的管理体制以及教学运行机制进行了改善,并在校内搭建了各种有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高职教师应该学会借用学校各级管理平台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助力。2.在学校管理下完善师资培训服务体系。目前的高职教师师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要根据政府的决策以及学校情况来安排,培训缺少针对性,培训方式也过于老旧,要做到有效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就需要在学校管理下完善师资培训服务体系,将高职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教师个人的学习联系起来,并将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为教师制定符合个人发展需要的发展计划,并针对教师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服务,以此来加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3.学校内部建设教学资源库,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利用校园网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就能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教学资源库经由全面设计,加以系统技术支撑,再采用开放型的管理方式来运行,高职教师通过教学资源库就能迅速方便地获得同自身专业相关的信息,了解同院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库借鉴其实验方式,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以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共享来推动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4.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提高,让高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提高来带动高职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8]。5.推行“个性化”的教师培训制度合理的学校管理应当将学校发展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学校推行“个性化”的教师培训制度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好方法,只有规范性的高职教师培训制度才能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各式各样的培训开阔高职教师的眼界,让高职教师了解学科的动态,在学科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培训发展方向的精确性,学校管理者在对高职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时可以从学校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高职教师自身的特点以及兴趣进行培训计划制定,保证高职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教育水平的切实提高。6.实施“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能激发高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打击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一化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够全面完善,在极大程度上只代表学校管理者的想法,学校应实施“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制度来对高职教师进行全面评价。首先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并且在决策前做到所有高职教师的民主参与,尽可能倾听所有高职教师的想法和意见,将决策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改善教师评价制度,让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制度成为促进高职教师自身积极专业发展、学习的助推力。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才能充分激发高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发展主动性,在促进高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使高职教师将学校组织的发展目标转化为自身发展目标,做到目标的小部分化实现,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使学校未来发展有了新动力。7.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教育部在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培训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岗位进行实践,而新到任的高职教师必须有在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实习半年的经历方可上岗。为了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高职教师对专业的了解以及其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以管理、技术、发展先进的大企业为首选目标作为实践基地,再安排不同发展阶段、专业、不同年龄段的高职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节专业实践时间,让高职教师到自身对口的岗位上去实践,熟悉相关专业的操作流程,生产实践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了解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企业选用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职业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学校未来发展以及学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来说非常重要,而学校管理是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只有认清学校管理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进行解决,了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会权.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9-20.

[2]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张华龙.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实践:个案分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12):66-70.

[4]黎平辉.唤醒“自我”:论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教学个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0(2):70-74.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下)[J].理工高教研究,2002(5).

[7]马莉,莫小满.反思性教学与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J].经济师,2008(1):167-169.

[8]杨云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30-31.

作者:陈小尘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