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
时间:2022-12-17 10:51:52
导语: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之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推进,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目前我国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由此也对高职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求下,广大的高职教师进入企业当中汲取经验,已经成为未来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办学当中,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落实却面临着种种困难。笔者首先分析了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意义,接着在分析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落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了提升制度有效性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困境;对策
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高职教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随着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办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未来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既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又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目前,国家及教育部门一再鼓励并强调教师到企业中参与实践,要求高职教师在深入了解企业核心人才需求以及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在政府的引导和统筹下,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自身应该加快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研究和落实,从而为教师的企业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保障,以此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意义分析
(一)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改革。在企业实践制度之下,更多的高职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线进行学习,教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生产情况以及专业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感受到自身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工作与企业实际经营发展之间的差距,进而针对企业的生产模式和岗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重建和教学内容更新,由此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改革提供巨大的动力,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在企业的实际氛围当中,教师对于企业管理制度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企业用人需求和人才的职业能力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收获能够提起高职教师对于职业精神培养、人格培养、道德培养等方面的重视,从而创设更加真实的职业化情境,以此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1]。(二)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利于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企业的实践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深入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工作,这极大地充实了高职教师的专业理论,并更多地使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当中去查漏补缺,从而形成最终的教学“真理”。这一过程,能够促进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升华,从而改变过去“纸上谈兵”的教学问题,使其成为既能“上得厅堂”,在讲台上讲授专业技术理论,又能“下得厨房”,在生产车间或者实验室里熟练操作相关设备的“双师型”教育人才。(三)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利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进一步深入。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今天,鼓励高职教师到企业中参与实践,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一方面大大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对口性”,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的岗位人才,另一方面以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开发,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并最终达到校企双赢。
二、目前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落实中的困境分析
(一)企业实践制度的外在保障不足。目前我国的企业实践制度,基本上都是相关部门出台的方向性和纲领性文件,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但是却没有出台具体的、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对于相关实践主体的活动形式、考核方式和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有效的规定和要求,这就使得制度对于实践主体而言,既形不成压力、更形不成动力,不论是企业、学校还是教师,都将实践制度视为“鸡肋”和干扰,因此影响了企业实践制度效用的发挥[2]。此外,企业实践制度的落实,需要教育部门、财税部门、社会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通力合作,并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持,但是目前国家和政府缺乏针对这些问题的规范和安排,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更是不愿出资支付教师不在岗期间的薪酬待遇,这就使得制度落实遭遇了资金瓶颈。(二)企业实践制度的主体内在动力不足。从企业的角度而言,高职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不只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还需要企业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和介绍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和麻烦;另外,教师到企业中实践,还有可能接触到一些商业机密,涉及了企业的核心利益,出于这些顾虑,企业对于高职教师的企业实践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而言,教师挂职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增加了学校的教学经费投入,因此高职院校普遍不够重视实践制度的落实,教师实践的时间和效果难以保障。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参与企业实践并不能获得相应的待遇补偿,自己甚至还要投入更多的费用去完成实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三、推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落实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企业实践制度的规范性、协调性,以制度的完善促进制度的落实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制度顺利落实的先决条件。首先,要进一步规范制度中各个主体的权力义务关系,比如,国家要明确企业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责任,并敦促企业职责的履行,从而发挥企业在人才基地建设、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又如,要规范教师到企业中参与生产实践的任务,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从而使教师感受到自身担负的重要责任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有所收获;再如,教育主管部门要对企业实践的具体方式和主要内容进行规范,鼓励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参与操作或者参与研发等多种形式,进而以此为支持,进行高职院校的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其次,要进一步增进制度落实的协调性,处理好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不论是校企之间的交流、匹配及合作,还是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社保部门的规划和投入,都必须在有效的协调、安排和引导下进行[3]。第三,要对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有效的激励和评价,要多向考虑企业、学校以及教师的各自需求,并结合需求的对应性进行主体之间的有效匹配,从而满足企业税收政策支持、科研力量引进,满足校方教学人才培养、推动教学改革,满足教师职称、职务晋升以及教学能力提高等多方面的需求。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监控、评价和考核制度,确保经费的使用合理,防止走过场、走形式等问题的出现。(二)高职院校应提起重视,出台促进制度落实的管理方式作为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落实的有效桥梁,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自身角色的有效发挥。为了确保实践实效,高校一方面应做好企业的选择工作,并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企业实践教师的管理和考察,定时听取他们的汇报,并将实践成果作为教师聘任以及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使教师更加认真地对待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实践效果[4]。
【参考文献】
[1]王为民.走出“制度陷阱”: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供给困境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1):137-142.
[2]罗海英.高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的研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教师为例[J].才智,2017(24):42.
[3]朱馨馨,孙翠香.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J].职教通讯,2018(6):65-70.
[4]赵彤.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评价激励机制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77-79.
作者:李红艳 单位: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职教师职业承诺分析
- 下一篇: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