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终身教育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22 08:19:30

导语:高职教师终身教育机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教师终身教育机制研究

摘要:在育人对象、育人方法和育人标准出现巨大变化的新时代,如何把握我国高职教师终身教育机制的深刻内涵已经刻不容缓。新时代为高职教师终身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提出要坚持工匠精神,紧紧衔接新时代高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必要之途,培养创新意识,以蕴涵新时代高职教师终身教育的现实之钥,树立自立理念,落实新时代高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可行之法。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教师;终身教育;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职教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专业职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既是应对新一轮挑战的核心,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及队伍建设的重心,是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关键。国外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在长期的职教教师培养中形成了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能力、职业能力获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这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为了改变当前我国职教教师双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必须要从职教教师教育着手,加强职教教师终身教育中的实践导向性。

1坚持工匠精神:新时代高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发力,其中的核心纽带在于高职教师。而“中国制造2025”与“工匠精神”的提出,是中国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吹响的号角。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在思想上重筑古代工匠精神,对唤醒、倡导、强化中国现代工匠精神尤为重要。其一,建构现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回归真善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国家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不良观念不同程度阻碍了“中国制造”由量变向质变提升的道路。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发扬中国古代工匠所追求的善美境界。善美境界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即所谓“尽善尽美”。其二,现代工匠应体现“通艺通道”“德艺兼求”之境界追求。从庄子“技进乎道”到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反映出古代工匠“通艺通道”之境界要求,彰显由“艺”至“道”的通达。技艺虽可使匠人立足生存,但传统中国匠人并未局限于单纯的技艺,在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背景之下,视技艺为谋生手段的狭隘观念被突破。中国历来用德才兼备来察人、用人,时至今日,“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也正是“德艺兼备”的现代工匠。其三,现代工匠应具备“守拙维新”“强勉而行”的职业精神。中国传统儒学提倡“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是在新旧观点和事物之间架起桥梁,是“守旧”与“创新”的辩证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拙”与“巧”也体现出对新时代我国高职教师终身教育机制的三大要义陈有玲(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立与统一,“拙”绝不是不知变通的死板,而是对本心的坚守,对做事的执着。其四,现代工匠应培养“兴利除害”的家国情怀。在手工业时代,掌握一种技艺固然可以使普通工匠获得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但才华卓绝的工匠往往担负着家族、部落甚至国家的利益,这是道德境界的升华,也正是墨家所倡导的“兴利除害”之精神。中国现代工匠也正需要“兴利除害”“利国利民”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的技艺融入到国家的大发展之中。

2树立自立理念:新时代高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与终身教育在视域中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视域融合需求。如何充分利用这种视域融合需求促进终身教育的大力发展,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是塑身,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契合。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接受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广大社会成员素质提升改善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职业院校理应主动承担责任,在服务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研究社会各方面成员接受科学知识、技术技能、文化艺术、健康保健等方面教育培训的需要,充分利用优质科教资源,在社区教育、终身学习、老年教育等方面主动作为。职业教育还要发挥好扶志、育智、培养技能的特殊作用,服务好精准扶贫。同时,职业教育自身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职业院校要主动对焦帮扶,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辐射出去。二是立命,育人价值与做人道德统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握学生思想脉搏,采取更加务实和灵活的方式,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全过程,讲透新时代思想,讲好新时代故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初心,民族工艺传承与国际新科技的融合。改进职教供给:新时代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整个社会都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巨变。作为与经济社会结合最紧密的职业教育,应该主动适应这些变化。新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交融发展且变化大变化快,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农业、新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职业院校要有超前的眼光和胆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等方面进行市场细分,持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力度,紧跟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源源不断地为新时代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捷树.服务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对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7):82-83.

[2]廖英.高职课程如何适应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报,2017(6):45.

[3]杨庐丽.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相互介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56-157.

作者:陈有玲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