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2-21 09:33:01

导语: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师科研素质对高职教育整体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观念守旧、科研意识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科研形式单一、水平不高,不仅制约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多方面协调配合。一方面,学校要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为教师创造充足的科研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师;科研素质;提升;途径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加入到高等教育这个大家庭以来,关于“高职院校要不要提倡搞科研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科研是研究型大学该关心的事,高职院校只要把教学搞好就行了;还有人认为高职院校没有搞科研的条件和能力……但是,在经过一定的内涵发展后,“产学研”合作机制已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展开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职教育搞科研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经济、产业等外在对它的要求。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该讨论的是高职院校该如何搞好科研,而不是要不要搞科研。”[1]2011年6月27日至2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又一次强调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职业教育科研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把职业教育科研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2]教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科研素质

一般来说,科研素质包含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在构成科研能力中,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想做研究———具有明确的科研意识

哲学家尼采说过:让一个人站起来的不是身体而是观念。意识观念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主宰因素。强烈的科研意识可以激发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是教师积累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动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主要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能够用敏锐的目光寻求、发现教学工作中有意义的研究目标,能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地投身于科研工作。

(二)能做研究———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3]科研能力如何从深度和广度上综合体现了一个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了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从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从生产实践中寻找有价值的科研课题的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解决技术难题、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具有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的能力。

(三)适合做研究———具备真正的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从事科研活动所需要的精神素质,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牺牲精神”。[4]研究者既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不惧困难、不怕失败,又要有求真和创新的精神,严谨自律,大胆创新。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作用,积极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反复试验,刻苦钻研,攻克技术服务难题,切实为社会经济做好服务。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逐渐由规模建设朝着内涵建设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随之不断提高,但问题和不足依然存在。(一)观念守旧,科研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高职教师仍然自我定位为“教书匠”。他们认为教学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完成使命了,科研工作只不过是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一种工具罢了。有些教师多年一篇论文都不写,而在评职称的当年却东拼西凑地连续发表了好几篇,这样的“科研”早已失去了其自身原有的意义。这部分高职教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科研与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更没有意识到科研对于自身专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固守传统观念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二)疏于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对于教师来说,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在高职院校现有教师队伍里,处于中流砥柱的中青年教师大都是本科毕业,通过在职进修完成了学历提升,虽然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但“本体性知识不够系统,条件知识更新比较迟缓”[5]。而基础学历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年轻教师们虽然具备了较系统、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因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三)形式单一,科研水平层次不高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为“单兵作战”模式,“即便组成课题组,也只是为了申报项目而进行的名义上组合”[6],实则还是项目主持人一个人单打独斗。高职院校科研缺乏团队合作,缺乏跨专业合作,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许多高职教师因各种原因接触科研训练的机会少,科研方法掌握不够,对科研心存畏难情绪,科研成果多为论文,形式单一,质量不高,期刊层次较低。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多方面协调配合。

(一)从外在推动因素入手,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创造扎实的科研条件

浓厚的科研氛围与良好的科研环境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外部推动作用。1、领导重视科研工作,明确高职科研定位高职院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要,是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需要”。[7]只有院校领导对“科研强校”的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科研工作才能够得到高度重视,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得以有效地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在科研工作定位上,高职院校领导要竭力避免盲目跟风,一味模仿本科院校的学术性研究。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高职院校科研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眼睛应向下看,面向生产实践,重视第一线的技术服务课题,讲究技术的实用性”[8],逐步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科研特色和优势。2、建立健全科研考核奖惩机制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与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学校科研部门还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科研考核奖惩机制,对科研能力强、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充分地肯定与奖励,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广大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树立典型,奖励先进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力度,对于完不成科研任务的教师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让科研政策成为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一把双刃剑”。[9]3、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科研条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加大人力、物力和信息的投入力度,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软硬件方面的支持与保障。首先,学校图书馆要购买、订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还要开通知网、同方等网上数据资源,丰富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资料。其次,学校要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扩大科研项目的受益面,保障各项课题配套资金的到位。然后,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做报告和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拓展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学习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水平的机会。最后,学校要为教师做科研搭建各类平台,包括项目信息来源与申报平台、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的平台以及教师科研成果展示和转化的平台,保持各个渠道信息的畅通,提高科研工作的产出和层次。

(二)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内在科研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思想,激发个人科研内在需求,切实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1、转变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高职院校教师要给自己彻底“洗洗脑”,摒弃长期以来只管教学不做科研的传统思想和习惯,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新观念。通过认真领悟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功能、学习消化学校相关科研政策和制度,教师们可以逐步转变观念,认识到“具有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一名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10]。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才会主动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收集资料,留意教学中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2、加强培养引导力度,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一大难题就是无人引人,教师们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地邀请国内外各类专家、学者到校开讲,传授经验,在诸如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申报以及科研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给予教师有效的指导。学校还可以直接高薪聘请专家、名师参与到学校的科研团队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在引进来的同时,学校还要鼓励教师走出去。教师走出去读研、读博,在提高学历的同时还能从名校名师那里学习新知识,与导师一起申请研究项目,一起做科研,迅速提高科研能力。教师还要走出去参加专业带头人以及双师型教师等培训项目,还要到企业生产一线去,与技术人员共同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共同研发新产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3、建设研究团队,稳定研究方向,提升科研层次“组建科研团队是许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一条经验。”[11]研究团队的建设对于教师个人科研素质和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都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一、学科带头人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突出的科研成果以及高超的科研能力,是团队的核心,具有学术凝聚力,可以争取好的科研课题,确定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有效地带领团队做好科研,出好成果。二、好的研究项目和长期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学科梯队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建立,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传帮带,知识也在不断积累和更新,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整体科研水平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三、团队的建立打破了“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各尽其能,协同攻关,整体科研层次大大提升。拥有良好的科研素质,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不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然而“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12],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实力的增强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发展模式的转变所起到的重要意义,要继续探索、研究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激励办法。高职院校教师也要彻底转变和更新教学科研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

作者:杨素兰 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参考书目:

[1][8]周书航.高职院校到底要不要搞科研[J].教育与职业,2010,(7):86.

[2]翟帆,李丹.鲁昕:以教育科研推动职教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N].中国青年报,2011-6-29(1).

[3]田新强.科研能力与素质教育[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4):50-52.

[4]宋新康.论科学研究精神[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10]王彩凤.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57-259.

[6]矫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64-265.

[7][11]张怀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01-103.

[9]胡幸鸣,郭琳.高职教师科研素养培育与提高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6):142-144.

[12]董莉荣.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