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定位
时间:2022-10-11 03:02:57
导语:高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定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正视学校生源和学生
学习现状,从需要出发,明确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高职生难教的问题是高职教师们已经形成的共识。较少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第一,从就业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弱势群体,贫困生占据大多数。让这些学生能就好业,就是他们全家脱贫的希望。因此,高职教师有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让这些孩子学好、好就业、就好业,也可以说高职教师是创造希望的职业,功德无量。第二,从学生的成长来说,我们学生的高考成绩较低,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才能成长,继而成才。实现好的就业,他们就需要有新的变化。新变化来自哪里?来自教师对这种情况的正视,同时,来自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适应学生的这种现实状况。第三,从社会发展来说,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新工业革命对岗位能力变化的需要。新工业革命的开始,低技能的工作岗位将会消失,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也就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明确身处改革洪流,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这是责任所在,也是使命所在。困难固然很多,但这也是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教师的价值便可以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
二更新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明确课程改革的逻辑顺序
教学改革中,与教师息息相关的是课程的改革,在高职院校这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传统的教法已无法撼动学生既有的思维习惯和被动学习的状况。高职教师十分必要也必须更新理念和知识,要掌握新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项目课程便是正在高职院校广泛使用的一种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是一种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涉及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它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典型岗位工作过程为项目,承载知识,形成能力;将知识作为完成项目的支撑条件合理组合,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深受高职学生欢迎。作为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还必须明确改革的逻辑顺序。目前很多学校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改革课程,教师不知道怎么改就盲目改,出现改了不行又三番五次重改等现象,必然造成改革的积极性受挫,改革工作举步维艰的后果。正确的项目课程改革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改课程体系,再改一门具体课程。无论是课程体系改革,还是具体课程改革,都必须遵循学生是出发点,课程是桥梁,学生是结束点的原则。
三找准定位,确认教师在改革中的位置
1.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教师不是局外人
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所在专业要培养何种人才,这个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岗位能力,所开设的课程能让学生掌握怎样的职业能力等内容。许多领导和教师都认为这是系部的事情,是邀请来的行业、企业、课程设计的专家来完成的,却忘记了设计出来的课程是需要具体的人来实施的。如果实施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设计的意义,那么设计的完成就会出现漏洞,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不能成为局外人。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地参加目标的制定,并积极发挥作用。
2.在项目课程开发中,教师是主力
每个教师都是所承担项目课程模式的开发者。项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此,每个成功的课程开发都是教师实力、素质综合提升的大好机会。教师要抓住时机、研究创新、提高能力。关于一门项目课程的开发一般要经历八个阶段,教师要烂熟于心。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开发为例。(1)确立本课程能力培养的目标,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进而确定课程能力目标。(2)合理设计第一课,向学生说明岗位能力要掌握的内容,岗位能力在将来的具体应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3)选择合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载体。(4)依照总体能力目标划分单元能力目标。(5)依照总体能力目标及单元能力目标需要取舍知识点。注意,要舍弃非必要的知识点,并将其融入单元训练目标。(6)依据单元能力目标进行单元设计。注意要有课内设计,课内设计要确定所需知识点——确定训练任务——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课后实训项目(第二课堂)。(7)核查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补充除项目之外的知识,确保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完整性。(8)设计最后一课,让“能力目标”与“工作岗位”对号入座,回顾与展示结合。
3.在课程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
高职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树立“学生人人是人才,学生是学院的名片”的学生主体观。项目课程模式中要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考虑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设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堂现状是教师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远远比不上学生动手动脑的效果好。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可以做休闲人。但基于高职生的特点,高职教师不能休闲,他们的位置应该是导演。对即将进行的整个活动大到不但要有整体设计,还要有单元设计,小到提什么问题,何时提问都要精心设计。如果教师都能将自己定位为导演,那么每一节课的设计都会是心血的付出。在“导演”的推进中,作为“演员”的学生,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设计,逐渐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教师不仅是课堂上的导演,还应该是学生拓展课堂的导演。要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外的项目化任务,一方面夯实课内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拓展应用能力。
四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活跃课堂
1.教师要发展,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当教师难,当高职院校的教师更难,当优秀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难上加难。尤其是从事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高手,更应该是该专业的行家,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建立能力威信。我们常说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其实质是以教师的实力为本。因此,只有教师能力有了发展,学生才能在其实践指导下发展得更好。
2.教师要掌控课堂,应掌握幽默的力量
当课程设计不存在问题,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时,问题就可能会出在教师的讲课有无吸引力上。高职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是很好,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师掌握幽默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教师可以用幽默的力量开启思考的路径,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专业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通俗化,用幽默的笑话缓解学习的劳累。
3.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分数的力量
“分分分,老师法宝,学生命根”。分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直是他们重视的。从学生的心理需求看,分数是鼓励学生最好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吝啬分数,只要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丝进步、有一些尝试、有一点创新,我们就应该给予分数奖励,用加分的形式让学生产生荣誉感、自信力,从而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继而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取得更高的学习成绩。
4.与时俱进,更新当前实际发生的与课程相关的信息
作为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能贪图安逸,认为做出一次项目课程,就可以一直坐享其成。真正的项目是在发展中的,作为教师必须时刻了解所教专业的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的知识更新,并将其最新的信息加入到教学课程中,以确保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最新的、最前沿的,具有首岗适应能力,并且具有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作为教师,要提升服务学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面向全体学生普遍要求的能力,还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不仅具有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的能力,还要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心理方面问题的能力。要力争成为专家型教师,真正在学生中树立起能力威信,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6.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高职院校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教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要不断锻炼自我的创新力。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教专业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关心的热点进行作业的设计。比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胡克满老师的CAD课程,其中的一个作业是漫画比赛,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续课程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他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这些考核和作业的创新又促进了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
五结束语
《荀子•儒效》篇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作为高职教师,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应成为改革的落伍者,应该成为改革的潮流者。我们应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在生产一个优质的零部件,把整个课程做成一个优质的项目成品,而学生应是项目完成成品中的精品。让教师的成长之梦与学生的成长之梦相结合,共筑成才之路。
作者:武芳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 上一篇:影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高职教师群体特征的学生评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