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科研生态状况研究
时间:2022-05-24 09:01:44
导语:高职教师科研生态状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原因
其实,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有许多方面的局限:(1)对科研工作的要求不同。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其实,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都是教学型的,教学科研并重的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把大量的精力要放在教学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又根本无法顾及科研。从这个角度讲,高职教师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教研工作,而不必像本科院校教师那样重视科研。(2)高职教师缺乏必要的科研环境。从事科研工作,离不开中国期刊网、万方等数据库,离不开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离不开必要的实验条件,更离不开做科研的学术氛围,然而高职院校是很缺乏上述这些条件的。以湖南省为例,一般高职院校很少有开通中国期刊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科研经费非常缺乏,校级课题一般立项不多,经费一般也就3000~10000元左右,这点钱差不多只能支付版面费,至于调研、参加学术会议那只是到了中层干部后才能享受的特权,使得普通教师从事科研更加困难。大部分的高职教师认为,老师的主要任务和精力都应该放在教学上,科研有时间就去搞,更别说科研氛围了。(3)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重视教研,如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的建设,对科研相对轻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其实,科研除了直接效用以外,它还可以促使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多直接与间接的作用。因此,这也是高职教师对科研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4)高职教师的教学要求不同。按照高职教师目前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更多的是从事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教学,或者是把实践性的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实际就业竞争能力。因此,它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那么,按照现实的高职教师的教学要求来说,高职的教师队伍由硕士研究生或者高水平的本科生担任就可以信任了,这也是从客观上促使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
2几种状况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生态必然会出现这几种状况:第一类是放弃型。表现突出的是在副教授层面上,高职院校副教授职称中的70%几乎都放弃了科研,由于职称的关系,正教授评审非常困难,副教授退休也算情理之中,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旦评上副教授之后,对科研工作就没有太大动力了;第二类是评职称型。这部分占高职教师的95%以上,无论是评讲师还是评副教授,最终目的都是为职称。因此,教师们都全力以赴。69.7%的教师选择以论文为主要的科研成果表现形式。由于教授评审的要求比较高,而讲师和副教授评审对论文的要求相对较低,论文出现凑数的情况,其质量不高,所做的科研贡献也不明显;第三类是精英型。这是高职院校极少一部分的精英,其数量仅占全校教师数量的2%左右,他们对科研有着本能的热爱,在科研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从事科研工作,其科研成果水平也比较高。
3观点
高职院校强调技能人才的培养,由于种种原因,高职教师很难从事一流的科研,倒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教研工作上。一般教研工作都很具体,只要在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等上面肯下功夫、努力钻研,取得成绩还是很容易的,而且这和高职院校的使命是一致的。教研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方面,各级主管部门在课题立项上要增加教研立项,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及早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因地制宜加以引导,切实可行地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生态状况。
4措施
首先,各级主管部门在课题立项上要大量增加高职教研项目,允许也应该提倡办教学科研并重的高职院校。其实,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比起本科院校的教师而言有更大的科研优势。其次,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创设良好科研氛围。高职院校要开通必备的科研信息途径,加强科研的信息交流;并通过高津贴、高配套经费资助、高奖励等各种途径改善科研人员的待遇;加大学术交流,鼓励高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使其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再次,合理安排科研人员的教学工作量。分别把教师分为以教学为主和以科研为主的不同类型,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每年教学工作量仅占40%,保证他们集中主要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同时,高职院校加强对其科研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对他们提出了的科研目标任务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考核,形成考核机制、考核体系。当然,加强专家指导与科研培训,完善科研管理与激励制度是必要的。
作者:张哲元工作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教师团队文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高职教师发展标准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