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3篇
时间:2022-05-05 10:38:10
导语:高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对教学没有针对性以及缺乏专业背景和知识
一般来说,高职学院基础课教育的教师几乎都来自师范类院校,教师基本教学技能都比较高。相比之下,这些教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背景,使得他们不能够针对不同专业或者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基础课程与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还有的教师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共用一套教案。
2.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基本技能不够强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类院校,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教师技能训练;而对于专业课的教师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教师技能培训,致使这些教师对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同时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发挥,导致教师教学质量偏低。现在还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师过多地借助多媒体进行授课,学生就像是看电影一样,无法凸显教师的情感以及示范作用。同时教师的书写水平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逐渐降低。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技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他们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是没有合理地组织教学以及不能够科学地设置课程的难易度,使得高职教学的质量、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提升高职教师教学技能应该采取的策略
1.提升高职教师教学技能要关注教师个人的发展
提升高职教师教学技能要关注教师个人的发展,在学校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前提下,给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通过教师的业务能力、兴趣以及专业知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然后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查缺补漏,积极改进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且要及时归纳总结,以便提升教学技能。另外,高职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要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符合,尽可能多地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操作型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要为前提,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知识以及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只有高职教师具备了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实际操作运用能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2.提升高职教师教学技能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对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一方面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技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就必须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如果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准备充分以及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而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辅助作用,可以明确内容的重、难点,以便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提升高职教师教学技能不仅要重视教师个人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高职院校内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并且要科学、合理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不但对教师的教学成果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对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有一定的帮助。在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应该强化专业课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基础课进行教学以及增强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知识。
本文作者:王秀敏工作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教师职业定位与比较
中国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师作为职业传人定位于“匠”,无论教育者自身还是受教育者,都无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匠”是职业教育人的原始阶段,主要以向学徒(生)传授技能,师傅依学生复制、模仿技能的相似程度来评价学生优劣;“师”是高职教师发展的中级阶段,也是当代多数教育人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与“匠”所不同的是,“师”在知识基础、技术原理等方面的高度是“匠”所无法企及的,“师”在现代职业教育过程所传授的公共和专业基础知识,使当代大学生具有了深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知识基础;“家”是高职教师发展的最高境界,“家”的职业操守、人格魅力、政治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能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总体来说“匠”注重外在“行”,“师”注重内在的“知”,“家”重“势”。不能简单地判断某种定位的优劣,只能说是各有千秋,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必须是“匠”、“师”和“家”的集合,这既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师及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从我国高职教师队伍现状看,数量庞大,年龄轻,学历层次高,专业及行业知识量大,对新科技信息较为敏感,科研能力强。但从高职教育队伍建设的实际来看,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学历,轻经历。目前高职院校师资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新进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有的院校甚至高达90%以上,学历已经成为反映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应该看到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从学校到学校的“大”学生,缺少从事本行业工作的经历,学校体制内的“双师型”教师大多并不具备从事专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偏弱。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是往往以一批不合格的工程师培养未来的工程师,以并不具备行业、岗位管理能力的教师培养未来的管理者,高职院校师资的泡沫已经严重阻碍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重科研,轻教学。由于现有教学评估体系的原因,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由于教学指标的软化和弱化,多数教师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方面,教学只是应差,成了名副其实的副业,真正研究教学的人和时间微乎其微。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科研,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大学生比教师取得科研成果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现有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的科研硬性指标体系,扭曲了教师评价体系。花钱发表文章、取巧揽来课题成为教师发展的独木桥。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多数科研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应付考核的“违心工程”,每年都要撰写一些对教学科研毫无意义连自己都不屑一读的文章,教师的精力、国家的资金无谓浪费,养活了失去良知的杂志社,败坏了高等院校的学风,恶化了教书育人的环境,致使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泡沫越做越大。三是重名利,轻成长。由于“官本位”和评价体系的问题,相当多的教师或热衷于仕途钻研,或热衷于人际关系经营,过度追求教学名师、能手之类的荣誉,忽视教学内功的积累和演练,教师的发展严重脱离教书育人的主战场。目前高职院校新生的高考成绩严重偏低,非智力因素也存在相当的问题,而教师自身发展机制问题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雪上加霜,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问题产生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同步的,我国高职教育中教师职业的定位已经不再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改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高高职教育发展品质的问题。
1.实现由重学历、轻经历到学历和经历并重的转变
首先,学历层次的提高对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知识结构是重要的,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教育对更新知识,接受最新科技和行业前沿信息的辐射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丰富专任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专业经历,特别是新毕业大学生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专业生产和管理经历,注重引进有较长专业工作经历的中年生产管理人才担任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对技能型指导教师可不必拘泥于学历要求,学校应保留10%左右的中专以上本科以下的技能型教师比例,保证实践性教学中高质量的指导。学校还可以考虑大量聘用企业中高级人才作为学校的兼任教师,通过选拔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师资队伍。一方面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可对校内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实现校内与校外教师资源的良性互动,使广大教师不仅成为合格的授课大师,而且成为合格的从业大师。
2.实现由重科研到重教学的转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偏低,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及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相比于本科院校,放羊式管理方式是不适合的,从高中到高校的学业落差,从高校到社会的素质落差,需要学校和教师以更多热情、更多精力倾注于教学,教师更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润泽学生,以娴熟的技能吸引学生。学校的教师考核及评价体系应更多地倾向教学,细化、硬化评价指标。优化科研结构,在加强学科研究的同时,把教学研究放到科研的优先地位,特别是要加强微观教学研究,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直接造福于学生,也使教师的科研从“天上”回到“人间”。当然也可考虑让一些在某一领域确有造诣的教师适当游离教学一线,从事科研和社会工作,以另类方式从事教学工作。
3.实现由重名利到重成长的转变
首先是教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师的职业观,即以教书育人为荣,以追逐名利为耻;以高雅率真为荣,以庸俗圆滑为耻;以积极进取为荣,以浑浑噩噩为耻,使精神追求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源动力。其次是要逐步改变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局面,改变学校管理人员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双重利益取向,特别是真正实行高职院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人翁作用,使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4.实现由“师”向“匠”和“家”拓展的转变
高职院校的教师定位于“师”是不够的,还应具有巧“匠”和教育“家”的内涵,这既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前者是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后者是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完整的需要。教师在促进大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虽然并非每个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都能达到能工巧匠的高度,但应成为每个专业教师努力的方向;同样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教育家的境界,但也应成为每个教师职业生涯的目标。对职业教育的孜孜以求,对人格人性的致力完美将引领所有高职教师走上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总之,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院校民主管理制度的进步,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道路将更加畅通。无论个人的职业生涯如何艰难,爱教育、爱学生、爱生活、爱上进都应成广大高职教师永远不变的定位和动力,与时代共进步,与学校和学生共成长应成为高职教师永恒的理念。
本文作者:陈凤琴工作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把育人寓于教学之中,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用科学的思想感染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2提升高职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策略
2.1学习高职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师必须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更新执教理念,了解教育的对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为开展高职教学工作找准方向[1]。
2.2精通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
教师要精通所从事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了如指掌,要注重对现有知识的汲取和积累,还要追踪学科研究和前沿成果,不断发现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长教常新。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既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并把新技能补充到教学中去,还可争取在教师培养的人力和物力等方面得到产业界的支持与合作[2];可在企业选调、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培养教师的“双师型”素质。鼓励教师获取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把丰厚的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入到教学中,既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鼓励教师参与、指导本专业的技能大赛,或者是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工作,也能够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让教师脱产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学习某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的为学校服务。
2.3掌握语言沟通技巧、提升情感控制能力
高职学生入校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给教学带来了难度,高职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和语言沟通的技巧,用心关爱学生,学会全面看待学生;把学生差异当作教育资源,利用学生的差异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高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3]。
2.4加强就业指导能力
如今的学生在选择大学前就开始关注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高职院校要发动每一位教师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教师在深入企业锻炼的同时,更多地掌握企业的用人信息,了解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如就业政策、职业类别、各种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要求、职业咨询的方法和求职艺术等,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性指导[1]。
2.5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通专业业务并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的高职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大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至少在行业专有名词和术语的讲解中使用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
3提升科研能力
高职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参与科学研究掌握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利用学院、企业的科研平台,推出切合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告、科技咨询、培训人才、推广新成果和新技术等形式,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为“产学研”结合建立纽带。
4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传授的知识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对信息有驾驭能力和教育预见能力,才能进行专业改造、开发新课程,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要善于使用多媒体、网络和虚拟仿真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高职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将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模式引进课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4]。高职教师只有深刻理解高职教育的本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应用型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文作者:刘睿颖陈腾山工作单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3篇
- 下一篇:高职班主任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