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解析

时间:2022-01-14 10:52:13

导语: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解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解析

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使学习者在学习的环境里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总结到:“学生们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库利克也认为“学生的讨论小组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听课有更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我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就基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年级开展教学模式探究活动,主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营造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合作的班级学习氛围;锻炼学生分析、提出、阐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和发展。经过近两年的探究活动,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收获,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以便于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分组要科学合理,成员分工须明确。

我校学生每班在60人左右,分组数及人数过多,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大多数老师仍采取前后桌周围同学间进行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高低、认知水平等因素,导致合作学习的实效欠佳,对问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探究,使活动多流于形式,因此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原则,按照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分编小组,小组人数一般为6-8人,尽量保证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做到取长补短。在活动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价的标准,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才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另外,要做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解工作,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同时让小组成员轮流当发言人、记录人、组长等。

二、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力求参与度均衡。

我校地处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学生个体及成绩差异也较大。在初中普遍认为地理是副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差,课前不预习,以背诵知识点应付考试为主,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在“小组合作”中往往不积极主动参与,经常出现谈聊与活动内容无关的话题。除此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均衡,致使小组间的交流基本停留在独立完成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交流合作,活动中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积极主动,占主导地位,后进生经常会成为听众,甚至沦为“吃瓜群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地理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地理知识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还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平时应加强对学生的督促,让他们提前预习、及时复习,逐步提高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总体参与度。

三、课前科学合理设计问题,过程中加强指导和监督。

在活动前若老师没有精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有的是课本上的内容,不够深入,没必要进行合作讨论;有的起点又太高,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相符,将打击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导致合作探究的意义不大。为此我们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合理设计每一堂课,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在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时,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小组合作要有探究的价值,要把握好课堂上各环节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有的时候不是学生不合作,而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要教会学生合作交流的技巧,教师要扮演一个指导者、激励者的角色,从问题的重要层面旁敲侧击,或是补充素材,不断激发学生;还要加强监督,不能放手不管,要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四、尽量完善评价体系。

在每次活动结束时,若教师简单地让每个组的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发言,或者直接说哪个小组表现好,哪个小组表现欠佳,这样的评价,一方面评价只是看重了结果忽略了过程,另一方面把评价着重放在小组整体上,忽视了小组成员的个性发展,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反应情况,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和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在每一小组发言人汇报成果后,既要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补充,又要有教师的点评;还要以过程评价为主,打破只关注结果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形式。

总之,地理中适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较多,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教学形式和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效提升学生发展能力,也是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作者:陈开元 沈国兴 单位:甘肃省临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