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9篇

时间:2022-10-12 03:27:01

导语: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9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摘要: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效三方面,研究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实践;策略;生活化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一个相对宽裕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具有整个活动主体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主题式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围绕学生身边的一些社会问题或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进行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尝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开发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课题,可以是有关雾霾的课题研究,或水污染的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学科间联系,也能激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努力寻找问题原因,解决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内容选择设计上则充分体现了其综合性的特点。其内容可吸取社区的课程资源,也可以和学科知识结合。例如,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和地理学科相结合的案例,旅游路线的方案设计课,肯德基布局的影响因素等。综合实践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伴有班级活动和个人活动。而分组则忌讳自然分组,自然分组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可能导致组与组之间的区别过大而使研究失去意义。所以,分组对于整个综合实践课来说尤为重要,一般原则是充分考虑成绩、性别、个性等因素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目的旨在使小组之间相对平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组内成员需要各有特长,使每个学生在组里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1)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地理实践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的核心素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而探究活动是学生获得基本能力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任何学习活动离开了探究活动就失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仅停留在一些知识的记忆而没有转化为自有知识的过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强化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比如,高中生的各项能力比较强,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地震宣传员”等角色,学生通过自身扮演角色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地理综合素养。(2)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与学生的经验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从身边选取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核心是在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前提下开展活动,活动的前提是学生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切忌脱离生活实际,越俎代庖,要合理组织与开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力。(3)结合乡土地理,组织实践,渗透乡土情感教育。综合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践课程设计的重要原则应该是乡土化。乡土地理是整合多种课程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优秀载体。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偏重知识讲授,因而容易忽视学生的乡土情感教育,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家乡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农业、旅游资源、水利建设、民俗真实可感,都能使学生动情。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蕴含在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周围的事物,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

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效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地理实践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正确理解,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相对陌生以及陈旧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例如,按比例绘制校园或者学校周边地区的平面图可以使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和绘制更深刻更熟悉。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发现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对河流污染源的调查,能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提出有益的改进内容,有益于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迁移与发展。例如,学生通过自然地理的学习,熟悉气候、水、陆地环境、资源等,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熟悉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当地调查、上网或图书馆查询资料去了解到住宅建筑与气候的密切联系,气候直接影响着住宅的形态和结构,通过探究学习发现我国南北建筑房屋的差别,不同气候区的特色建筑的分析等都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四、结束语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开展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力。

作者:潘丹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学

参考文献:

[1]周雪中.“回归生活世界”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俞先龙,李秋红.享受地理课堂中的生活[J].地理教学,2004(06).

[4]徐晓玲.高中地理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2).

第二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分析

摘要: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对高中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地理成绩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对于地理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采取生活教学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并将地理知识点合理融入,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目标。

一、教学设计生活化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教学较为抽象、枯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若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影响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设计生活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以及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环境与环境问题》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下生活周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并且让学生记录下来;其次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讲出观察到的环境问题,学生主要提出的有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再次教师对学生所阐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共同讨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非常积极,有的学生认为空气污染问题是燃煤造成的,有的学生认为是工厂生产造成的,有的学生认为噪声污染污染是汽车鸣笛造成的,还有的学生则认为是施工造成的,最后教师总结了学生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也让学生充分掌握了地理知识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高中地理知识更加生活化,同时也使得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学生则扮演学习的探究者和体验者,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学习,共同探究,享受不断获取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知识。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保证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地理教材的知识点,使其充分融入创设的情境中;最后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情境创设应合理,在学生接受的范围之内。例如在讲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以河北省为例,你觉得都需要具备什么服务功能,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显然非常感兴趣,争相回答,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认为石家庄市必须具有大型高档商场、大型娱乐场以及高等学校等等,衡水市需要具有卖家电商场以及高中学校等等,枣强镇需要有普通的日用品商店、小诊所,还有就是小学等等。”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可以让学生知道不同等级城市,其服务的功能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地理知识点更加生活化,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合理运用生活实例

高中地理知识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会大大降低地理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合理运用生活实例,将知识充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置作业,例如让学生课下观察你所住地方街道的交通情况,了解学生所住的市区的工业建设的位置在哪等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蕴藏着的地理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点的积极性,进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都了解的生活现象,提出“为什们冬天早晨6点天是黑的,而夏天早晨6点天是亮的”的问题,这使得学生都产生了疑问,并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然后教师用地理知识回答这一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地理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以此实现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作者:蒋玉华 单位: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

参考文献:

[1]胡春.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2]孙艳辉.浅析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尝试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所引用的材料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比如高考试题中“握手楼”“地膜覆盖”“二胎政策”的考查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平时关注身边的这些信息,有助于在高考中得分。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对于如何使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选择的案例尽量来源于生活

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案例可以使复杂的课本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我在备课时总是对案例精挑细选,使课堂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选择了我县玉米种植的有利条件进行讲述:气候方面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水源方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还有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条件。然后让学生课堂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总结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讲工业布局时我总是选择我县工业小区工业的特点作为课堂案例,分析我县工业布局的原则,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发展方向。这样教学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恰当联系实际生活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心用课堂的理论来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实用。

二、考试试卷中选择的素材尽量来源于生活

高中学生一学期往往有多次考试,试卷中材料的选择往往决定试卷质量的高低。我在出卷时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比如让学生回答西气东输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西北地区为什么要退耕还林还草,又比如让学生说明西北干旱地区盐碱化严重的原因。这样的试题主要针对我们生活的西北干旱地区,学生们生活在西北,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讲过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的考试我认为是很有效果的,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理论的掌握,而且要求应用理论对实际进行分析,使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当然,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与考查的知识紧密联系,在试卷中生活方面素材的出现要有针对性,不用出现得太多,但一定要精。

三、课后作业内容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高中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简答题,可以是章节训练等。我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总是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小论文。比如让学生写一写西北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在西北地区如何发展节水农业,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何种工业最有效等等。这样的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如果我们能够长期坚持安排这样的作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小论文题目要认真思考,切合实际,认真选题,另外还要给学生以指导,包括如何获取资料,如何辨别资料的真伪,如何用资料来说明问题,还有小论文的格式等都需教师给予指导。小论文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要评比,奖勤罚懒,防止流于形式。

四、地理兴趣活动的设计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是非常关键的。我校有很多兴趣活动小组,其中有我组织的环保兴趣小组,每年要进行一次湿地行和丹霞地貌行。在这两次活动前我总是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些湿地和风蚀地貌的知识,让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储备,然后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到实地去观察。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课堂所学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当然,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有目的性,计划性要强。教师现场给予指导,解决学生们提出的疑问。

五、利用网络收集来源于生活的信息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信息,比如叙利亚问题,我让学生持续关注,收集相关发展情况,然后让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qq空间上转发,这样同学间就可以互相交流,全面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情况。又比如美国冬季的雪灾,学生利用网络加以了解,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阐述,相应地提出一些应对雪灾的措施。通过对地理事件的关注,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使学生养成了关注身边地理的习惯,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我认为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这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短时间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坚持督促,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坚持下去。在我国高考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不顾指挥棒的作用,但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做到既关注学生的高考升学,也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更关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那就要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我们的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

作者:许伏新 单位: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生活性、实践性、有效性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以及世界地理知识的了解。地理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地理教学是通过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传授给学生,经过不断地教学研究,再由学生将这些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但是在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在地理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文分别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活性和实践性以及有效性的教学办法进行了简单论述。

一、地理教学中的生活性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大多数学校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为生活化教学方式提供较大的教学空间,地理教师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摘选适合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包括与地理相关的电影、图片、实录的地理现象、访谈资料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这一章有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这一课时,地理老师可以搜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地貌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视频或者动画等,将水土流失这一问题,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由学生通过感官来体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地理现象,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引导学生学习。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可以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的知识,就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开展教学活动,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容易理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识,使地理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信息技术有哪些、学生都用过哪些等问题,在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地理信息技术有很多,像手机地图就是利用GPS,为人们提供导航服务。

二、地理教学的实践性的运用策略

(一)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若要强化高中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时间能力,只依靠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积极拓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地理实践观察以及地理实践调查,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周边的地理现象进行解释。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城市周边的交通、居民等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些情况存在的意义,并由学生提出改善建议,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组织教学实验活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纯理论知识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以及实验活动等,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画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地球仪等教学工具,以及为学生创设地理实验,以实验活动的形式将解释地理现象。例如,在学习《泥沙沉淀变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比较优秀的学习网,为学生下载流沙的视频,为学生演示流沙沉积的过程,并且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流沙沉积的模拟实验。

三、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的运用策略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主动的探索和研究地理知识,才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做到课前预习,并且通过预习发现自己对知识的不理解之处,再由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做好重点和难点的强化训练。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问题探讨相互学习,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对于一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不易之处,增加对老师的理解,对提高课堂纪律有很大的帮助。

(二)丰富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和吸取现代运用的比较广泛的教学方式,结合地理教学的实际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现代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其中运用比较好的有体验式教学法、讲授法、问题引领式教学、自主学习法等,在运用这些教学方式时,教师不能完全的套用,要对这些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检验是否符合地理教学的需求,适合自己学生的普遍接受能力。例如,在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时,教师要高效的运用提问法,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采取让学生舒服的提问方式。由于高中学生极易对提问产生反感,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大与学生直接的交流,改变与学生的相处模式,与学生之间形成朋友的关系,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

(三)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灵活的进行备课,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时,要思考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做好相关知识的整理以备解答。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课业繁重问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法,为学生筛选出知识重点,勾勒出知识大框,由学生进行补充,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在课堂中,老师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在课堂中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争取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外,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预习下一课堂的内容,为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帮助学生合理的调配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生活化、实践性、有效性的教学办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提高学生地理成绩,以及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等,达到地理教学的目标,即将地理知识可以与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不断改革,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效的提高高中教学效率。

作者:刘晓妍 王丹 王达 单位:营口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善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2,(22).

[2]代贤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4,(03).

[3]谭飞.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神州,2014,(17).

[4]谢延新,沈韦泓.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5]谢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陈蓓.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7]杨光军.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讨[J].吉林教育,2015,(05).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材生活化探讨

1引言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Education:Towardsaglobalcommongood?)一文中提到,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就业率下滑,青年失业率节节攀升,就业市场市场萎靡。而这种结果并不是缺乏高学历人才,而是教育正在与日新月异的就业领域不断脱节。从另一反面说,就是教育与生活相分离。地理学科具有科学和应用双重性质,其在人文主义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方面,指导人们了解生存环境,尊重生命,认识社会千变万化的发展。所以,地理教育任重道远,其中地理教材是学习的重要工具,是教学和课程的重要载体,让教材体现生活,学生可以从自己熟知的视角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地理教材的生活化研究对生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了解身边环境,增强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包容和理解,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2地理教材生活化编写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下提出,“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做什么事用什么书”。[1]他强调教材最主要作用是实用性,要贴近生活,能够指导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科书是死教科书”,[2]所以教材编写要紧扣贴近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实际这一指导思想。美国出版的《面向生活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1994》(GeographyforLife:NationalGeographyStandards1994)中提到“从一种说法终身的(lifelong)、维持生存的(life-sustaining)、改善生活的(life-enhancing)各种意义看,地理是面向生活的”。[3]生活化的教材有利于学生提取熟悉知识,交流合作,自主学习并通过分析、处理、综合形成新的知识。

3地理教材编写内容生活化

地理教材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其中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形式传递教材信息,是地理教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其表达形式分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叙述性课文包括正文和阅读,活动性课文分为“活动探究”、“活动思考”、“活动实践”三个部分。生活化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编写在教科书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及时想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教师不用给予“支架式”的信息,学生会因为兴趣主动探究,运用课本知识,习得知识。图像系统是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向学生直观传达地理信息。这些图片保罗万千,形式多样,以生活为基础。作业系统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思考、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以各种习题的形式,穿插在教科书中传递教材信息。湘教版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包括思考、探究、实践三个部分。教材问题生活化,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背景知识,引导他们去了解问题的深层结构,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效的运用已积累的知识,解释并阐述他们所做的事情,亲身找到问题解决方法。

4地理教材生活化特征

地理教材在选择和组织上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时效性、针对性、功能性和开放性,这样才能完成教材的生活化。首先,地理教材编写时,要在学生经验生活和技能所能达到的范围内,这样学生才会有浓重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经验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习的材料,将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发展成更为充实,更为丰富,更有组织的形式,也就是学生使用的教科书,进而反过来启发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领域。其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处处影响人类生活,只有与时俱进的事物,才能反应周围的生活,所以生活化教材要具有时效性。同时,教材的适用范围是高中生,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教材是已经编写好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是权威性和规律性的总结,但不能和学生生活脱离,变成供人们记忆的死知识。教材的生活化则需要将知识建立在个人经验上,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应过度强调标准化统一化,尊重多元化和开放性。

5总结

在经验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起点,教材中要将新的事物同早先生活中的事物机智的联系起来,为学生学习提供生活化教材。选择现有范围内有希望、有可能成为新问题的教材,通过新的观察和判断方法,促使学生开辟新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从僵化的、呆板的、缺乏生气的教材中摆脱出来。所以生活化的素材内容必须伸展到教材的领域中去,伸展到事实的或知识的以及观念的教材和领域中去。

作者:潘文君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生地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明.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M].教育出版社,2005.

[2]方明.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M].教育出版社,2005.

[3]陈丽娟.中学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第六篇:回归生活,让高中地理课堂“活”起来

一直以来,地理在所有学科中都处于弱势地位,有很多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导致成绩很不理想。又因为地理成绩不好,教师开始抱怨学生的学习能力太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地理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注重形式和知识的堆砌,而忽略了地理教学在生活中的实践和应用。所以,教师应该打破地理课堂的框架,在课本与生活之间架设一道知识的桥梁,让高中地理回归生活。

一、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而且很多地理现象我们难以观察,所以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会有畏难心理,不能准确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对于一些地理概念难以理解,最终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其实,依靠演示实验、模型等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但是这些直观的教学手段还是难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与地理课堂建立起必然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攻克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课堂的鲜活、有趣。例如,在为学生们介绍地球自转的时候,我先为学生们介绍了自转的基础知识,然后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地球自转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但是这些讲解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只是明白了知识的表面,却没有理解知识的实质。对此,我引导学生回想在生活中遇见的一些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坐车的时候与周边风景的相对运动等,还要求学生用牙签亲自去验证地球在进行自转,当然,这是要告诉学生操作方法的。有了这些生活体验,那些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地理知识理解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可以说,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很多地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模板,甚至是原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阅历,有些学生也会有一些旅游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会看见很多地理现象。所以,利用他们的生活体验讲解课本知识,更容易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引用诗词谚语,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

地理学科的知识跨度很大,涉及面又很广,有些知识枯燥难解,学生在课上一旦有了抵触情绪,教师就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诗词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劳作总结出来的,语言优美,内涵深刻,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智慧,还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果能够将这些诗词谚语恰当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来,一定能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热情。例如,我在教学《自然资源与人类》这一内容时,其中讲到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我就为学生们引用了一些诗词谚语。以前的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现在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垦荒等原因,过去的繁荣富庶、林草茂盛之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可见草场退化严重。这些诗词,形象地再现了破坏的情景以及破坏生态的危害。诗词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地理景观,阐述地理原理,揭示地理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生活中的诗词谚语为纽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学到地理知识。

三、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和缺陷

学生学习地理,并不是要求学生都能成为地理学家,而是为了让他们了解生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地理问题。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学生带出教室,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地理知识。如有关季风的知识,虽然在初中已有些基础,但仍然有学生不明白。在这需要学生们掌握季风的源头、方向、性质以及带来的影响。当介绍季风性质的时候,我就把学生带到了室外,让他们亲自去观察风向,亲自去体验风的性质。学生回到教室,不用教师多讲,都一个个踊跃发言,将自己所感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的亲身体验一定比教师的语言讲解更加有力,学生们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地理理论知识只是一具空壳,我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它,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地理学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义。所以,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扩宽眼界,弥补课堂上的不足与缺陷,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地理回归到生活中去。让高中地理课堂回归生活,让地理课堂更加生活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地理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脱节的问题,让学生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更加丰富,体验更加深刻。它是一种最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中喜欢上地理并学会地理知识,还能体现地理教学的价值,表现了地理学科的实效性。

作者:王军 黄俊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第七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讨

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更加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有益于以后的生活。并且,地理学得好不好还关系到高考成绩。然而,当前的地理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教学模式的问题。中国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由来已久,至今仍在被广泛使用。在一些学科教学中,这种模式或许会有比较好的教学成果,但这绝不包括地理这门学科。地理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众多,绝大部分学生受到地域限制,没有接触过,并不能很好想象出来,加以辨别,更难以记忆应用。加上地理还是一门被称作“文科中的理科”的学科,在一些知识方面还需要计算,这就更加重了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这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地理感到吃力,进而慢慢失去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即便有学生死记硬背,将种种知识点记忆下来,考试也取得好成绩,但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的缘故,也会很快忘记,更不要说在以后生活中的使用。这也就没有发挥地理这门学科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另一方面,地区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进而使得教育资源也分配不均。在一些明显落后的地区,相应的教育资源软硬件均有不足,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去为学生提供应有的教学资源。一些学校即便有相应的硬件资源,由于担心损坏问题或者担心麻烦,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开放。没有相应资源给学生使用,或有资源却不给学生使用,都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到应有的教育,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自主进行思考讨论。为了避免地理教学枯燥无味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不同时节、不同地点的农产品,在向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地理知识更加容易,而且能增添课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恰当应用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新疆一天温度变化那么大?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不同高度所分布的植被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他们活学活用的本领,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领悟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为地理知识寻找生活原型。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包含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应该独具慧眼,找到生活和理论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自主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地图三要素的时候,可以借助校园平面图的绘制来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事物构成,然后,让他们根据记录的内容画下平面图。在学生画图之前,提醒学生用纸的大小和比例问题以及图形的使用。这样,学生就会思考怎么样进行校园内建筑物的呈现及其比例、方向、位置的确定,进而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理解和应用了三要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做到合理联系生活,结合实践,为地理知识寻找生活原型,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开发出来,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生活现象并将其合理地切入到教学中去,带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和探索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比如,在进行“地方时和区时”的学习时,如果班上有学生的家长在国外工作,或者在国外有好朋友,那么教师就可以问:“在不影响他们和自己睡觉的前提下,同学们选取什么时间段联系他们会比较合适呢?”或者:“这边太阳刚刚出来,他们那儿的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呢?比这边早或者晚多长时间?”再比如,在讲述地球自转与磁场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在洗澡后放洗澡水时,产生的漩涡是向哪边旋转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指南针为什么总会指着南方?”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通过学习课本、互相讨论以及查找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强化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综上所述,课堂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的原理,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为日后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作者:张恩堂 单位:山东平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第八篇: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现状,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也无法完成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的任务。所以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模式。

1.老师主导地位的确立

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进行组织,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真正的学习者是学生,要把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学生主体地位的维护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决于地理学科对他们的重要性,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会引起重视,自然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也会相对认真些。学习方法得当与否需要学生自己在实际的学习中进行摸索,同时需要老师的指导。学习兴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如果他们所学的学科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科中体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自然会对所学学科感兴趣。这个兴趣的培养就需要把学生所学的学科放到他们的生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总结。所有的这些都必须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

3.教学模式的改变

高中地理教学要改变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模式,要把学生的生活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要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生活中的地理

我们现实的生活现象都包含着地理知识。比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这样的地理现象:时间差异和昼夜交替,以上的这些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身在美国的玲玲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早上好!”妈妈则说:“玲玲,晚上好!”;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赤道上的人们“坐地日行八万里”。只要我们认真去发现和总结,会发现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的地理知识。比如海啸、地震都是与地壳运动等地理知识相关。

三、地理中的生活

我们只要认真总结地理知识会发现地理知识很多都是我们的生活现实。比如,在讲到《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在教学中会讲到北美地形对气温、降水、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并由此推理出地形对气候影响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课堂比较枯燥,为了调节学生的情绪,更为了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我又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进地理知识和学生分享:比如,中国的百家姓中有些姓氏是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有源于上古社会君主统治区域的称号,后来就用这些地名来作为国号的称谓,而后又发展演变成魏、秦、鲁、魏、秦、鲁、唐、虞、夏等姓氏;姓的名称以地名来定的也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受封地为姓,一是以居住的地名为姓。如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遂以“瑕丘”为姓,楚大夫居旗思城,就以“旗思”为姓,齐卿高敬肿食采于高堂,即以“高堂”为姓,楚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是以“苗”为姓。如此一来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马上提起来了。因为他们觉得地理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有机地融入地理课堂,要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法,要在体验和探究活动中获得地理知识。因为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学生的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生的生活地理教学的主要立足点,学生生活是地理课程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要做到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之中去。

1.学以致用

地理教学中有生活,让生活融入到高中地理课之中,只有把高中地理进行生活化教学,学生对地理学习才会感兴趣才会提高高中的地理教学质量。中国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教育过于重视脑力的开发,但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却疏忽了。我们的地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的生活进行联系,要增强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让学生绘制学校或者家乡的平面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书店商业网点布局的调查:包括数量,所卖书籍的种类,路线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地理评价与决策能力(区位的选择)等。

2.乡土地理的运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他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很好的资源。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接触达到了最初的地理认知,所以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以乡土地理中的环境资源为基础,进行地理学习与能力训练,学生能在熟悉的基础之上对新知识进行快速构建。自然现象很多时候是变幻莫测,没有规律的,在考察和分析这些自然现象时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可以把本地土特产及形成原因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组织学生考察本地房屋建筑、服饰文化和旅游景点类型等等,来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地理资源,让学生把具体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因为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学生的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生的生活系地理教学的主要立足点,是地理课程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要把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之中去。

作者:余卉 单位:湖北省赤壁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赵仁静:《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3期。

[2]《对高中地理新大纲“思想教育要求”的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年06期。

[3]游美华:《对高中地理新教材深度、难度、广度之浅见》[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年Z2期。

[4]商治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金建辉:《高中地理课标中“活动建议”浅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12期。

[6]王民:《突出特色落实理念方便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介绍[J],地理教育,2005年01期。

[7]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第九篇:生活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高中对于所有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也是养成各种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科中地理虽然所占比重不大,然而其难教难学的特点也困扰着很多教师和学生,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科自身特点外,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然而依然有很多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方式,这使得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大幅度提升,也会使学生渐渐与时展要求脱离。

一、新课改对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因此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不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学习;二,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地理普遍得不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量不足,新课改也对此方面做出了改变,通过丰富教材、增加双语学习板块等方式使高中地理学得到应有的重视;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适当调整[1]。

二、巧用生活地理突破高中地理教学难点的措施

(一)丰富教材

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只使用教育机构标配的地理教材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但我国地理教材的编制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共同协作完成的,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之间均有很大的差异,仅仅依靠同一套教材无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教育。如今多媒体教学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并充分收集网络资源丰富原有的教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知识,如在进行气候成因、分布、特征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世界或我国有代表性的气候区,并为学生一一讲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适当添加教学内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想要的知识,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2]。

(二)因地制宜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乡土地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目前促进课堂难点突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地文化、地理环境、地理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中,如通过解释当地房屋建造的特点与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当地房屋文化,或以当地土特产为主体,介绍当地地理环境对此种土特产生长的作用,以生活中在南方的学生为例,以多媒体资源为载体,向学生展示茶叶、柑橘等的图片以及生长过程,使学生更加明白为何南方适合此类生物生长。另外,如今各个学校均会开展户外活动,如参观农场或参与种植、养殖等,在此类活动中教师也应将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以致用

传统地理教学只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升学,而新课改对于地理教学的要求则在于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生活地理在此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产生自豪感并对地理更有兴趣,如在学习《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城市功能区平面图,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为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如对地理知识掌握得很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让其为当地幼儿园选址等[3]。再如在学习地质灾害知识点时对地震多发地区展开研究,还可以开展防震疏散演练,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教学生活化

生活地理教学法目前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若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实现生活地理教学,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所谓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地理知识,或随时随地进行取材将自己要表达的地理内容融入其中;而教学过程生活则是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注重发现周围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灵活运用,如在讲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当时的太阳位置、视觉高度等来加深印象。通过相关教学研究表明,利用生活地理确实可以弥补传统地理教学中的很多弊端。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地理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兴趣,也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也能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可谓一举三得。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成“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洪燕勇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詹剑锋:浅谈如何突破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点——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为例[J].学周刊,2013,31(05):88-89.

[2]黄莉敏、李家清:自然地理知识表征内涵及教学难度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05):90-92.

[3]顾宏健:利用数字地理教室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以七年级地理《发展与合作》一节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2(11):36-3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