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观察学习的应用

时间:2022-03-21 03:00:10

导语:高中地理教学中观察学习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地理教学中观察学习的应用

摘要:观察学习是一种通过亲身观察、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形式,巧妙地借助观察学习开展教学,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探讨了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观察学习;高中地理;应用

观察学习主要是指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比较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从中探求出内在规律和本质,再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地理知识,突破学习重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一、明确观察目标,推动观察学习的有效开展

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明确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在开展观察学习时,观察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将直接影响到观察学习的实际成效。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确保观察学习的有效进行,提高观察学习效果,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根据教学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和目标,合理安排观察时机和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时,笔者要求学生观察太阳系模式图,并提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有哪些?”“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他们应如何排列?”等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能力。

二、优选观察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观察热情

地理是一门观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观察内容丰富,观察形式多样,既有地图、景观图、插图、挂图等图片观察法,有现实世界中自然现象、人文环境等课外观察法,又有石膏、磁铁矿、金刚石等实物观察法,还有借助多媒体软件进行动画演示的观察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灵活地选择观察学习法,借助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点燃学生的观察热情和探究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地球公转规律等一些抽象的自然现象规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总结规律,主动获取知识。

三、科学指引学生,强化观察学习的实效性

观察学习并非单纯地从表面观察对象后得出表面特征,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思考、分析和探讨观察对象,挖掘观察现象背后蕴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受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许多高中生在观察事物时容易停留在观察对象的表面现象和明显特征上,忽略了观察对象的内在本质,所以在开展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透过现象把握内在本质。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时,笔者一边让学生观察热力环流示意图,一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单圈环流是我们在: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这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倘若去掉地球不自转这个假设条件,那么大气运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如果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造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注重课外观察,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

地理知识与生活是分不开的,高中地理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积极开展多种课外观察活动,鼓励学生实地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完有关《地形》《地貌》的内容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去所在城市的制高点,实地观察城市的地形、地貌和河流情况。总而言之,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观察学习法,明确观察目标和任务,并注意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充分挖掘和把握观察现象隐藏的本质规律,同时积极开展课外观察,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增强观察学习的实际效果。

作者:曾珍莲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