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服务科普教育分析

时间:2022-03-03 11:07:51

导语: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服务科普教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服务科普教育分析

概要: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着未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家科技创新水平。高校作为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工作形式单一、缺少支持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对标青少年科普教育需求,具有资源场地、人才和成果等方面的优势。高校通过加强工作融合、开放场地资源、利用现有成果、完善激励机制,推动科普工作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提升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和科普教育作为重点工程,着力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总体来看,青少年科普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连接大学教育等作用,而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社会功能,因此高校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竞赛体系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聚焦科技前沿、引领创新思维、启发创新兴趣、开展创新实践,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内在共同点。如何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势,让创新创业福利延展到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域,是高校科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高校参与青少年科普工作的现状

1.1高校对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根据现有工作体系,高校科普工作主要由高校科协牵头开展,但由于各高校科协工作定位和重点方向不同,加之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有限,目前缺少开展科普工作的专职人员和相关科普工作制度,高校科普工作不同程度上存在虚化现象[2]。在学校层面,一定程度上缺少对科普工作的整体性规划,科协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工作联动不足,缺少对具备科普条件的场地和人员的系统谋划和使用,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而在基层教师和学生层面,没有建立起广泛的科普意识和工作积淀,师生普遍将科普工作视为临时性、非必要的任务,而非需要系统性思考和积累的工作,这与高校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关。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高考招生宣传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家名师走进高中课堂开展学校宣传和科学讲座,但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目标群体集中,与科普教育的预期效果还有很大差距,高校各类科普资源也很难与中小学建立起各种长期固定的联动方式,无法形成“前浪带后浪”共同发展的工作体系。1.2高校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高校以组织或承担寒暑期夏令营等短期校园参观体验活动为主,走进中小学校园的活动较少。这其中以中国科协组织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最为成功,活动每年组织1万余名高中生到50余所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科学体验活动,至今已连续组织九年[3]。同时,高校师生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仍以讲座、报告会、发表文章等传统形式为主,出版科普图书和影视作品,组织科普演出等新形式较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应用自媒体开展信息化科普教育成为当前工作短板之一。作为科普工作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科普队伍目前仍然以学生志愿者为核心,对具备专业领域知识的师生吸纳较少,固定文字内容的讲解,虽然能够形成不错的现场效果,但缺少对于核心技术的熟练掌握,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1.3高校缺少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投入和支持。高校师生从事科普工作,一般不算工作量,其投入的科普工作时间和成果很难被认定为科研或实践成果,学校也很少对科普成绩突出的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主动开展科普工作的意愿。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都很大,包括专业领域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等,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遇到工作任务时,高校师生临时兼职开展科普工作的现象比较明显。科普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保障活动组织、人员吸纳、创新实践等环节的顺利进行,但高校科协或相关负责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部门,很难获取固定的专项经费资助,这成为了限制高校进一步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因素[4]。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2.1具有场地优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场地包括科研实验室、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等,其中高校实验室是从事科研教学的场所,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并有明确的操作管理制度。近年来以新兴的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创业孵化场所,注重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普及、对专业创新点的采集和对未来成果转化的思考,具有自由、合作、开放、包容的创客文化氛围,也是高校大学生集聚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交流和实践活动。2.2具有人才优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拥有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企业家、投资人等为辅助的综合性教师队伍,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些创新创业师生群体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把握科技前沿动态、判断行业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文化精神等方面,相较社会其他群体都更胜一筹,可以说他们是国家科学普及、科技传播潜在的重要力量[5]。同时创新创业团队以大学生为主体,他们刚刚经历中学阶段,能够以比较适合的讲解方式开展科普教育,也更容易和中学生产生交流互动,提升工作效果。2.3具有成果优势。高校创新创业成果,一般都聚焦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技术难点,贴近大众的科学认知,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将其作为科普教育的展品和教具,邀请创始人和研发团队作为科普老师开展讲座、教学体验等。其中不少成果,就是聚焦青少年科技教育、科学体验等领域,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创新创业群体,也更容易通过社会实践、新媒体平台等形式,更大范围更加高效地开展科普教育。总体来说,相比较专业化的科普项目研发,直接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为科普项目,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提升科普覆盖面和工作影响力。

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资源服务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建议

3.1加强工作融合,推动科普教育体系化高校要进一步重视科协组织的发展,提升科普能力建设,探索成立由科协牵头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专项小组,科协负责总体规划,对外加强与上级单位、兄弟高校、相关科普工作单位的。联系沟通,联合开展活动,扩大科普影响力;对内加强与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场地、人才资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深度挖掘基于学校专业的特色科普内容,例如航空航天、农业、通信等学科专业,中小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交流、实际操作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深入了解和体验专业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建立对于大学专业学习的初步认知[6]。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拍摄科普小视频、创建科普网站、建立科普公众号等形式,不断丰富科普教育的工作内容,切实提升科普工作水平和实效。3.2开放场地资源,推动科普教育社会化。加大对实验室、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场地的资源共享,节省建设专属科普场所的费用。一定范围内有序开放高校不涉密实验室、尖端的科研仪器和完善的教学模式,加上专业师生的管理和讲解,可充分发挥这些场所在教学科研之外的科普效用。开发高校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场地的科普功能,安排入驻科技企业或团队,有组织地开设小范围的青少年科普教学和实践体验课程,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互动体验、三维展示等环节,以增强实际体验感。同时可邀请专业教师、投资人、企业家等群体,定期讲授符合青少年认知水平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牵头组织中小学校园科技节、校园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青少年提升探究意识、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活力。3.3利用现有成果,推进双创项目科普化。充分挖掘现有高校创新创业成果的科普功能,推动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作品作为科普展品和教具,进入中小学科普课堂和科学教室。将青少年科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向,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团队聚焦创客教育、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创业实践。充分利用目前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平台,在挖掘已有作品的同时,增设科普专项赛道,以竞赛为牵引引导学生关注和投身科普工作。促进符合条件的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展品,吸引青少年关注,激发其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7]。3.4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科普人员专业化。依托科协、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吸引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创新经验的学生参与科普工作,系统培养学生科普志愿者。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在科普队伍中的比例,鼓励和邀请具有指导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加入科普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的能力。对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激励制度,将科普业绩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合理制定绩效标准和奖励办法,可以通过评选学校科普人物、优秀科普作品等举措,激励高校师生主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探索在学校创新创业类研究项目中,开设青少年科普工作专项,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师生组织科普活动、从事科普创作和展品设计等。

4结语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科学研究的助推器,要在加强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着力提升社会影响力,积极发挥科普育人的带动作用,不断拓展科普工作外延,建立全链条科普教育体系,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应深入挖掘高校科普教育潜力,协调校内工作机制,利用场地、人才和成果优势,持续优化科普工作体系,加强科普人员专业能力,以提升科普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袁梦飞,周建中.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2):1431-1439.

[2]王明,郭碧莹,马晓璇.高校社会化科普服务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14-16.

[3]张娟瑾.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5):135-139.

[4]李文艳,陈军.加强高校科普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J].学会,2020(01):49-53.

[5]邱霓,杨木壮,蔡砥,潘文彬,倪杰.依托高校实验室建立地学科普基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07):256-259+275.

[6]林顺洪,杨鲁,徐明.建设行业高校特色科普基地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5(07):30-31.

[7]刘敢新.基于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2):133-138.

作者:刘洋 谢琴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