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与优化策略
时间:2022-05-20 10:22:11
导语: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与优化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成效事关高校未来发展,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的呼唤,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教育管理信息化内涵入手,探讨了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认识不清、规划不足、优质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之后通过文献分析借鉴国内外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经验,从不同的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即提高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加强对优质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旨在为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效;策略
一、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以及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第一,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精准化管理。高校传统教育管理大多是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性格、能力素质、成长环境等差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大数据等技术调查、汇总学生校内学习平台使用情况、学校官方微博留言信息等,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进一步把握学生的行为方式,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区别化的管理,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更为精准化。第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教育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在做出管理决策时一般是根据被管理者的普遍情况以及以往的管理经验得出结论,容易出现经验主义的情况[1]。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既往的经验也不一定适用当前的情况,进而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管理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内的信息做出更为合理与科学的管理决策,制定出更符合学生与教师发展需求的教育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第三,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高校教育管理决策的确定、实施需要经过层层落实,一旦中间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影响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之对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关键,使得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造成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下[2-3]。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决策,并对决策实施环节进行监控,使教育管理决策可以顺利实施。同时,教育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系统内被管理者的各项数据及时调整管理制度与手段,帮助被管理者完善自我,加强其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要想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领导以及教育管理人员就需要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需要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领导与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管理工作中简单运用信息化软件,没有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管理信息化所起到的引领作用。由于高校领导与教育管理人员的认知偏差,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一些学校就盲目地引进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量添置计算机,却没有考虑所引进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否与本校实际情况适配[4]。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校领导以及教育管理人员仍停留在传统管理理念上,片面地认为当前教育管理手段可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加之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前期需要投入资金去购置硬件与软件设施,而高校自身教育经费有限,这就使部分高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望而却步。同时,多数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也并未进一步学习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管理理论,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化建设”、“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对此进行细致地规划。高校是由各个学院(系)以及不同级别的部门组成,不同学院(系)以及部门的业务需求各不相同,且这些学院之间是比较独立的。如果每个学院(系)内部都有单独的网络系统,这些系统都有自己的物理服务器,而服务器的运行与维护成本较高,浪费了高校资源。尽管高校普遍建立校级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系统,但由于系统功能设计不合理,无论是学生选课、查询成绩还是教师备课、上传数据等都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进行操作,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身份认证,操作流程繁琐,也增加了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为各个系统并未完全联通,所以相同的文件数据等可能有多个版本,不同部门所拥有的文件数据版本可能存在差异,文件数据不能及时共享,影响了部门之间工作的对接,而且也使得一些部门需要额外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更新系统内的数据,增加了管理成本[5]。究其原因,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地规划,没有对现有的各个系统数据与业务需求进行整合,没有结合“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各个部门业务流程梳理与再造,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和数据仍无法及时共享。(三)优质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匮乏。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需要懂管理、懂信息技术、具有教育管理经验人才的支持。当前,一些教育管理人员虽然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多年,但由于年龄较大、认知功能的退化,不懂得也不愿意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教育管理理念与手段,信息化素养与能力偏低。另有一些教育管理人员是从教学岗位上转行过来的,对信息技术、信息化组织结构的建设不够了解,也不具备研究与熟练使用教育信息化软件的能力。在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经济使用原则等思想的影响,高校对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培训内容上来看,培训内容仍以教育理论、管理学理论为主,信息技术的理论以及实操练习较少,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从培训方法上看,即使一些高校认识到教育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低的问题,在岗位培训中也增加了相关的培训内容,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理论的教学仍以说教式培训方式为主,管理人员在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仍难以熟悉地操作信息软件、信息化管理不够专业。在人才引进方面,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内部选拔的,外部聘用的情况相对较少。同时,一些高校综合实力、薪资待遇相对较差,对社会上优质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吸引力较低。即使从外部聘用了优秀人才,但由于教育管理部门中老员工数量众多,且多数工作都由老员工去完成,优秀人才在岗位上无法有效发挥其价值,会影响其工作的自我效能感。长此以往,高校难以留住人才[6]。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是以为高校为优质人才提供的待遇偏低、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滞后。当前,多数高校出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考虑,并未全面引进先进的、适用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而现有的信息系统稳定性不强、功能单一、系统内部资源难以实时共享,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对于一些办学实力较为薄弱的高校而言,这些小高校由于资金不足,办公电脑尚未配备完全,更别说引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从已经购买了成套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校来看,所引进的信息系统功能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求仍有着一定的出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一般情况下,信息系统的开发商大多是根据高校教育管理普遍的需求设计软件功能与运行框架,与高校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出入。高校熟悉教育管理工作内容,企业掌握着相应的开发技术,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二者想要开发出对高校定制化的产品仍有不少阻碍。另外,市场上的一些针对高校开发的管理信息软件仍不成熟,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网络风险也较高,而现有的部分抵御外部网络攻击的能力较弱,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高校资金不足影响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而企业出于成本的考量以及市场风险的考虑也不愿意积极研发适合高校的信息管理软件,这是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滞后的重要原因。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保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应从意识层面、规划层面、人才建设层面、管理工具层面以及校企合作层面入手。(一)树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理念。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领导、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转变教育理念,需要客观地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校长等领导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决策者,需要具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先意识,合理配置财力、物力等,带头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应该加强对高校领导的培训,定期组织学校领导以及各个学院的院长等参与专题讲座,让其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突破性变革,提高其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培训的同时也应该在内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领导对教育信息化观念认识到位。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在高层领导的示范下应该树立高校教育管理的大数据观,深刻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推动作用。首先,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教师数据的价值,重视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并结合其他外部数据分析当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教育管理人员还应该了解、掌握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的运作流程,将其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信息来源[7]。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部门还应该树立信息共享理念,合理借鉴国内外高校教育管理经验,打破学院、部门、人员之间的限制,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以及人的融合,不断探索内部信息共享机制,践行共享开放的理念,从而提升教育管理效率。除此之外,教育管理人员在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时还应该注意数据的隐私性。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入侵技术不断升级,一些人利用系统漏洞盗取信息非法牟利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教育管理人员在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时需要谨防相关信息数据泄露等风险,注重保护被管理对象的隐私。(二)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高校以长远的目光去设计、规划这项工程,使教育管理信息化目标能够尽快实现。高校如何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发展战略中,比较重要的两大部分是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以及决策问题[8]。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高校应该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与分配机制,利用校友会、外部投资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根据“去行政化”以及《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构建多方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由于我国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经验,这就更需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对系统内各个要素进行科学的设计,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例如资源分配、校内外合作中利益划分等问题,使学校领导、教育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在确定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后,高校还应该进一步调整相关组织领导,建立专业化管理机构。2018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中指出地方教育部门需要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各类学校应该积极推进由校领导担任CIO制度,进一步统筹学校信息化发展。《计划》中还指出各类学校应构建信息化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做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一谋划,完善网络安全问责制度,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该重新调整领导架构,推动教育管理部门向服务创新型信息化部门转变,使教育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融合。高校也应该积极寻求与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一同探索CIO制度的运行机制,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本校发展形势与要求,为学校领导层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所选拔的首席信息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规划能力与管理能力,还需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可以较好地上传下达各项改革决策、方案或意见,能够根据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优化与创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有比较清晰的发展架构,使各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整个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经验。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创了开放课件项目,即为教师、学生、自学者以及其他人员提供大量的开放式课程。在这一项目中,项目团队包括将提供课程资源的教师与提供技术等服务的职员,而整个团队的协调与配合都是围绕着两大主体进行。而团队中的教师是充分认同麻省理工学院项目理念、对教学充满热情的教师;工作职员的配置也是按照岗位需求、项目目标等安排的,从而使整个团队可以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整体来看,麻省理工OCW项目体系结构较为完整,项目团队各司其职,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高校可以借鉴其经验,结合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文件,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构架,以“问题”为导向,兼顾效率与公平,在考虑到各方利益的情况下确定、调整与优化实施方案。(三)加强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因此高校需要重视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已有的教育管理人员,高校可以通过“传、帮、带”让教育管理人员结成对子,让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指导经验、技能欠缺人员,帮助其尽快掌握信息化教育管理技能、学习新知识,提高管理队伍整体水平[9]。高校也要重视现有教育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对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利用教育管理人员业余时间组织其前往其他高校参观、学习,与其他学校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学习经验。鼓励与支持管理人员参与各类专业的学术活动与交流活动、获取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高校还可以邀请信息技术专家以及其他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前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进一步指导与培训,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队伍水平。高校在加强对教育管理人员培养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优秀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的引进。首先,高校应该拓宽优秀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引进渠道,通过招聘会、网络招聘等方式选择与聘用优秀人才,将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纳入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中,将优秀人才薪酬制度与市场接轨,提高高校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同时,高校还应该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合理设置岗位,进一步优化部门人员的年龄结构,使优秀人才可以更好地在岗位上发挥其价值。对教育管理人才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高校需完善教育管理部门用人制度,实施竞争性上岗制度,对于一些服务型强的管理岗位可以侧重技能、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对于多次违反岗位管理要求、考核不过关的管理人员调职处理。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要健全教育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对管理人员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特点、岗位职责等进行设计,并将各项指标考核结果与待遇、评优评先等挂钩,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教育管理人员考核重点应该根据具体级别、岗位职责而定,大体上从知识、工作绩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发展能力(团队意识、配合度、学习意识等)这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针对性、差异化的设计不同指标的权重,保证人员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客观性,也有利于提升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队伍的稳定性[10]。对于完成岗位基本工作并完成其他工作量或者是在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员工,部门领导应该给予物质、精神激励,及时肯定其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从而增强教育管理人员的成就感与认同感,减少高校优秀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的流失。(四)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多样、运行稳定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如此才能有效加强高校各个部门的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高校应该加大对电脑、打印机等基础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利用校友会、校企合作、社会捐款等渠道尽可能地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改变以往单纯依赖人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对于正在使用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联合信息技术部门共同调查、收集、处理与分析系统运行以及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使学校信息技术部门人员可以及时更新与优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例如在系统软件功能方面,技术人员可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调整为组织结构模块、教师工作考勤管理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薪酬绩效管理模块等。例如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有以下功能:教育管理人员在新生入学时登记学生成绩、户籍所在地、学籍等信息,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通过信息系统里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针对性地管理学生;对于提交助学申请的学生,管理人员可以将申请学生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学生信息系统内进行筛选、匹配与确认,并联系学生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确认信息,从而进一步确认申请学生是否符合受助资格;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将新入学学生的信息编辑、排号入库,便于后续对新生进行管理。(五)以校企合作推动信息化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涉及到管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高校长期规划与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类风险[11]。考虑到企业比高校更擅长信息技术,而且大型企业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因此作者建议高校加强与地方大中型优质企业合作,告知企业自身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发展规划,与企业签订校企联合软件开发协议,与企业一同研发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积极与企业协商与沟通,定制开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使系统更符合学校教育管理需求以及流程。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还可以培育自己的技术团队,不但能够学习企业在软件开发、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而且可以推动校企之间技术资源共享,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基础数据共享中心,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推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化教育、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举措,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精准化管理,能够使教育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可以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针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认识不清、规划不足、优质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高校领导、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管理主体需要客观地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思路;高校需要重视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加大对优秀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寻求与优质企业合作,进而推动高校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莉.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2):14-15.
[2]邵敏.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192-193.
[3]付萌.“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25-25.
[4]侯明.云服务视域下河南省高校信息化现状和对策[J].智富时代,2017(11):242-243.
[5]张婷婷.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86-87.
[6]徐国荣.地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及革新措施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9(7):97-98.
[7]范成博.教育管理信息化推动高校治理的制度保障[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7):64-65.
[8]何滔.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建设[J].文存阅刊,2018(17):113-113.
[9]申恒百.如何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204-205.
[10]林燕者.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探微[J].知识窗(教师版),2017(11):6-7
.[11]蒋锦健.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7(5):41-43.
作者:梁伟雄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 上一篇:云财务教育App在高校教育的应用
- 下一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