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空间高校创客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6 04:15:59
导语:基于创客空间高校创客教育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创客空间的兴起,创客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校创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开放共享性、交流融合性、自由探索性等显著特征,应从营造创客教育文化、开发创客课程体系、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强化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创客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客;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四位一体
深度培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基因”,一直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担当和时代课题。随着创客运动逐渐引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创客群体的活跃程度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大力发展创客空间和实施创客教育已经成为高校面向众创时代的主动作为和责任担当。
一、创客空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载体
创客(maker),原意是指“创造者”,现在泛指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创造,将创意和想法转变为现实而勇于创新的人。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对创客的定义和作用有更直接的表述,尤其对创客的首创精神、实践精神以及与他者分享和交流的价值观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目前,创客运动已然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全球有超过1400个创客空间。这些创客空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以政府或社会主导设立专门区域为基地的主题创客空间、以学校为基地面向学校师生的大学创客空间、以公共图书馆为基地的服务社区的社区创客空间。我国的创客空间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迅猛。除了已经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等三大创客中心之外,全国各大中心城市都已经建立起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数字化、新媒体等主题产业创客空间。高校作为人才和知识的聚集地,正日益成为创客运动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力。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校内开设有创客空间,成为大学生创客的新型创业乐园。大学创客空间(makerspace)通过跨学科合作、共享的工具和独立的环境将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一起,集思广益,分享理念,并合作制作出成果。创客空间所具有的“实践”、“共享”、“创新”的特点和“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特有魅力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全新载体和孕育土壤。
二、创客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随着大学创客空间的兴起和发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所谓创客教育,主要就是以创客空间为依托,以创业课程为载体,融合基础科学、专业知识、艺术素养等学科知识,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模式。可见,创客教育是一种面向众创时代和适用创客空间的教育新方式,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正如美国的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创客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变革,更将成为推动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学界对创客教育的剖析,一般分为两个角度:一种从人才培养角度,是指培养创客人才的“创客的教育”;另一种从教育方式角度,是指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去改造教育的“创客式教育”。而无论从那个角度,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新模式,与以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征:1.相对独立性。一般而言,创客空间是融合多种专业知识领域的创意集合体。它不同于专属某一专业或者某一行业的传统实验室,也不隶属于某一个专业或者学院。因此,高校创客空间一般设置于学校图书馆、创客梦工厂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等便于学生聚集的公共场所。在管理体制上,一般都独立于学院管理之外,而有学校教务部门或科研部门负责指导管理。2.开放共享性。创客空间的“低门槛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大众创新平台,不管你来自什么学院和专业背景,只要带有创意梦想,有着创业意愿,就可以参与其中。而创客空间的魅力还在于其特有的共享性,为创客们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和主题开放的交流空间,大家分享各自创意,借鉴各方建议,借助团队力量,将无限创意变成现实的可能。3.交流融合性。由于创客空间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无形中为创客空间搭建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网,在这里,大学生创客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的阶层附属关系,可以平等、融洽地进行思想交流、头脑风暴和知识碰撞。更重要的是,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相互融合和互鉴互补,为将创意走向现实提供了人才和知识支撑,从而达到修正创意、完善文本、分工合作、付诸实践的目的。4.自由探索性。创客空间的无主题性,在于它从来不预先设置学科标准,不固化学习任务,也不限定团队成员。因此,创客空间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驱动力,以创意为团队,鼓励大学生创客有完全自由的空间、想象和创造。正如美国首个创客空间的联合创始人MitchAltman所言,创客空间能够为每个参与者提供自由交流思想、一起探索未知的环境。
三、四位一体:大学生创客教育的实现路径
虽然相对于欧美高校而言,我国高校的创客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高校对创客空间及创客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日益普遍认同,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然而,要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好创客教育功能,需要我们从营造创客教育文化、开发创客课程体系、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强化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创客教育新模式。1.营造开放包容的创客教育新文化。首先,要塑造适应创客教育的价值理念。创客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性、创造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创业的过程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不能简单以成败论英雄,而应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参与性和获得感上,这需要我们对大学生创客给予更多的开放包容的胸怀、宽容失败的心态和容错纠错的机制。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客热情,萌发出更多的创意成果,营造出良好的创客文化。其次,要形成有利于推行创客教育的制度文化。要将创客教育纳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认定学分或替代创新类选修课目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创客活动之中,通过举办创客沙龙、创客大赛、创客马拉松等活动形式,为大学生创客提供创新实践和成果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培养跨学科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再者,要精心打造创客空间的载体文化。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得以实施的依托载体。要结合先进创意理念、合作分享平台、功能配套齐全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精心设计和布局设置,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创意乐园,体会到创新、自由、实践和分享的创客体验。2.开发面向创客需求的课程新体系。创客教育的融合性和探索性特征,决定了创客课程体系在内容、方式和过程上更多地突出其科学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一般而言,从创客活动的进程规律和创客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创客课程体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基础课程,将创客们常用的3D打印技术、Scratch趣味编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达到普及创客技术和激发创客兴趣的目的。第二类是面向创客意向学生开设的拓展类课程,以选修或辅修学分的方式面向有创客意向或需求的学生开设系统工程、智能控制、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课程,以达到提升系统思维和借助现代技术实现创意的能力。第三类是面向创客空间开设的创新课程,倡导“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为目的。3.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方式。在创客教育中,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创客空间提供的是一种自由开放的环境,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依赖于学生自身旺盛的求知欲,要防止将传统师生关系和管理理念带入创客空间,进而抹杀创意的种子。为此,要完善教师聘任制度,拓宽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背景,满足创客活动的跨学科需求;要聘请创业导师(包括线上或者线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以满足学生随时的辅导需求;要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且具有创业热情的创业导师加入创客空间,以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兴趣。同时,创客教师要避免用自身的经验和专业领域固化大学生创客的思维和想象,而应该注重关注大学生创客自身的创业兴趣,鼓励他们在创意的道路上自由翱翔,这是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动力源泉。4.强化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平台。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企业逐渐成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活动的执行主体。因此,企业具有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功能,是推动高校创客空间和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建立校企信息沟通和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可以向高校创客空间定期产业需求和创意征集,使大学生创客的创新创意具有更好地针对性。同时,高校也可以定期开展创客成果展示推介会,邀请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洽谈,从而为大学生创客提供创业机会。其次,打造品牌化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平台。活动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创客有创意展示汇报的舞台,锻炼创意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参与企业发现新的投资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宣传创客文化的过程。第三,构建校企人员的互派互助机制。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有创客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直接担任创客空间的指导教师,使创客师资得到有益补充,也可以根据企业的产业需求,让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大学生创客一同组成创客团队,加快推进创意产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向大学生创客开放适当的岗位和设施资源,使得大学生创客能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工厂实际和生产情况,增加其创意成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也能在与大学生创客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改进建议和创意灵感。
四、结语
诚然,实施大学生创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深刻理解、深度思考和全面总结。同时,高校创客教育的孕育和发展,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模式,也更体现了高校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主动变革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刁振强.众创时代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69-73.
[2][美]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76.
[3]王敏,徐宽.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对我国的借鉴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97-100.
[4]徐世东,丁天琪,姚远.新兴技术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融合——《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J].教学研究,2017(2):17-22.
[5]黄兆信,赵国靖,洪玉管.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40-44.
作者:方建强 陈肖肖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上一篇: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运用
- 下一篇:高校病理学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