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途径探析
时间:2022-03-27 03:33:09
导语: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途径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图书馆参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须秉持学生至上、主动服务、加强互动的原则,采取提供个性化和联动性服务、优化软硬件设施以及组建学习型团队等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
2018年5月3日习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思想。2019年3月18日习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又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意义、内涵和方法等等都由此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促使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来了解历史、认识国情、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爱国热情,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功能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如是体现:“高等学校图书馆必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教育职能之一是配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应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
1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1.1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的挑战。1.1.1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在前互联网时代,大学思政教育更多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吸引力偏弱。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出现了数字化学习、泛在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取代了以往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的被动式学习,这些新型学习方式也对图书馆提供思政学习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配备与上述学习方式相符的各类思政资源和软硬件环境成为摆在高校图书馆面前的一项新课题。1.1.2信息行为的巨大变革。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并不仅仅满足于在思政课堂上获取的信息,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渴望开拓更多的学习渠道。图书馆无论是在信息资源还是信息组织上都面临新的挑战,首先在信息服务上要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思政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在提供方式上要能够将资源有效渗透进大学生社群生活,以满足互联网时代青年人旺盛的网络交流需求。面对大学生数字化、自助化和现场化的信息行为,如果图书馆依旧维持传统的资源提供和服务模式,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将大打折扣。1.1.3信息渠道的繁杂多样。在移动终端普及的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五花八门,由于提供者本身良莠不齐,海量信息中也就难免混杂负面甚至有害的东西。图书馆历来在高校里占据信息资源服务的主导地位,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建设,使其在思政教育资源的采集和传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图书馆面临的又一挑战。1.2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的机遇。1.2.1信息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在互联网条件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推崇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升级会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的相关主题学习,这种全天候的学习模式必然导致对学习资源和相关服务的更强烈需求,这将从需求侧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供良好机遇。1.2.2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海量的学习资源与服务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图书馆也由此呈现出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1.2.3馆员素质的持续提升。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具有海量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图书馆员们也具有支持教学和学习服务的丰富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的加快和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图书馆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这些都为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2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的原则
2.1学生至上原则。高校图书馆历来秉持用户至上原则,这一点同样要落实到参与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去,这需要建立一套服务理念体系,向图书馆员广泛宣传,使之成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2]。无论是资源还是服务都要立足于学生需要,一切工作以学生满意为目标。图书馆可以通过创新服务组织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平台,以全天候的服务随时满足他们对思政教育资源的需求,帮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2.2主动服务原则。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任务,这就要求图书馆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变固守阵地为主动出击。馆员们要能够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一方面主动深入学生,通过调查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搜集他们的关注点,研究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渗透渠道;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方式,将图书馆的思政教育资源主动推送到学生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中去,以“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相结合的方式使思政教育资源的传递既具普遍性,又有针对性。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图书馆员们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3加强交流原则。贯彻互动交流原则需要图书馆员在参与思政教育工作时注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反馈并及时做针对性的改进,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利用资源与服务的体验:首先,学生对资源购买和服务设计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可以保证其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其次,经常的互动交流还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图书馆的粘性,实现双方共同努力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局面。
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的途径
3.1提供个性化服务。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许多学习方式呈现个性化特点,很多人希望图书馆也能够为其提供个性化和可定制的服务,图书馆应当着力于个性化诉求满足与思政教育资源供给的融合,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等开展思政资源的组织和定制服务。例如,在学习内容上有的同学偏好理论性书籍,有的同学喜爱看伟人传记,还有的同学更倾向于了解革命历史。在资源形式上,有的同学喜欢看纸质书,有的同学喜欢看电子书,图书馆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其提供最合适的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学习环境的泛在性还要求图书馆将思政资源与学生的学习空间作有效整合,例如图书馆可以在学习通或是蓝墨云等网络教学平台上直接提供资源获取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记录开展针对性的资源推送服务,使图书馆思政教育真正体现个性化特色。3.2优化软硬件设施。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最优的个人信息环境和多样化的思政教育资源,图书馆内良好的硬件设施、深厚的文化底蕴、奋发的学习氛围、周到的专业服务都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讲,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设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馆藏思政类资源,条件许可时还可以按照不同主题设置专区或专架,以满足大学生学习和科研等不同层次的需求。第二,图书馆员要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为大学生提供高品质、创新性的服务,以自身的敬业精神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第三,要将图书馆营造成为一个现代复合式多元化空间,既有优雅舒适、安静安全的物理空间,又有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的虚拟空间,从而为师生开辟思政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类型的思政教育活动提供硬件支持。第四,图书馆不能仅仅只重视思政教育资源的采集,还要注重对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让他们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使用何种方法能够高效获取目标资源,让资源在使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3.3提供联动式服务。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图书馆的首要工作任务并不是思政教育,在学校众多的部门中它也不是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主体。但是,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合深度介入学校的各种思政教育活动,放大合作部门思政活动的教育效应。清华大学图书馆聘请教师顾问和学生顾问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该馆建立了与教师顾问、学生顾问以及院系行政人员的密切联系,邀请用户更多地参与服务[3]。在思政教育方面,图书馆可以邀请学工管理部门将大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在图书馆,这里可以举办人数不等、形式多样的各种思政教育主题研讨、讲座、展览、演出等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在图书馆中设立服务点,定期在馆内开展红色经典理论导读、红色经典影片赏析等活动;党校也可以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课堂设置在图书馆内,方便同学们就近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图书馆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不仅能够搭建起新的思政教育载体和平台,而且还能有效推动自身服务形式的创新。3.4组建学习型团队。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影响,因此有必要组建一支专门的学习型思政教育服务团队。团队成员既要熟悉时政热点、了解思政教育发展情况和掌握思政资源布局,又要能够提供高效信息服务、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团队成员一方面要与思政专业教师保持经常性联系,掌握思政教育的信息需求,及时整合各类资源并做好推介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培育共同学习的氛围。团队成员自身要做先进技术的学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成员之间能够通过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思政教育服务团队要通过持续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保证始终处于全校思政教育队伍的第一方阵。
4结语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学习空间的提供地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功能。图书馆服务团队应当正视新时代的挑战,把握利用好机遇,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规划设计合适的服务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远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S].高教[2002]03号.
[2]朱丹,钟楚铃.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3):120-123.
[3]范爱红,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56-60.
作者:朱红梅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 下一篇:高校品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及教育探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