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09-12 03:59:48
导语:高等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在非音乐专业高校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本文通过对比古今音乐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工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的调查和研究,探究在非音乐专业高校中传统音乐传承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传统音乐;高等教育;创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已跃居世界经济体的第二位,中国的文化复兴之路也走出了越来越自信的步伐。媒体上,传统音乐文化的节目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有弘扬经典文化的传统保留节目,也有许多依据传统音乐而创新的作品。专业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热。在高等音乐通识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形式不容乐观。本文将通过古今音乐教学的比较,以及理工大学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在非专业音乐院校中,传承传统音乐的教学方式及方法问题。
一、传统音乐教学的古今比较
在周朝奴隶社会时期,音乐已成为官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周朝还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艺、表演等事务。周朝以后,音乐从上层贵族渗透到各个层面和领域,主要有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古代音乐最主要的教育传承方式就是“口传心授”。所谓“口传心授”就是通过口耳来传其形,以内心领悟来体味其神韵,在传“形”过程中,对其音乐进行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学者刘富琳给出的概括,很好的诠释了传统音乐中“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形式的传承,从现代音乐教学上讲,可以看作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另一层面是内涵和感悟的传承,这个层面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人文的传承,也是一种美学文化的传承。“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新政。教育上引进了西方教学体制,建立了新式学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种在近代西方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完全不同于中国原有传统音乐的新型音乐,随着整个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迅速地确立了自己的基础。一百多年来的中国音乐,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向前发展的。“学堂乐歌”为我国音乐教育特别是普通音乐教育奠定了最初的基石,并且具有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建国前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下,高校音乐教育主张“一方面,输入西方之乐器、曲谱,以吾固有之音乐相比较;一方面参考西人关于音乐之理论,以印证于吾国之音乐,而考其违和”。这种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大力效仿欧美音乐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致使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处于“从属”和“附加”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地位逐步提升。许多专业院校纷纷请民间艺人担任专业授课老师,传授技艺。同时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等理论课程也成为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较之古代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现代教育体制中,音乐的学习处于次要地位,传统音乐又弱一些。只有在专业院校中,集中了较多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人才。另外,现代音乐的教学方式完全打破了原有的传承方式,将“口传心授”中的两个层面(知识技能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和传授。传统音乐文化被分割为“音乐”和“文化”两部分传授,无形中割裂了“神”与“形”的联系。
二、理工大学本科学生音乐素养调查统计
非专业院校中,音乐课程对学生的美育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设置符合非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传统音乐内容及课程呢?针对受教育群体,笔者对在校的284名学生做了调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课外音乐培训成为普遍。但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了解到,有44%的人没有学习乐器或者参与合唱的经历,超过调查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在另一项识谱能力调查中,有37%的学生不认识谱子,这个比率与未曾有音乐学习经历的比率比较接近,间接地说明学习乐器或参与音乐团体活动,对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起主要作用。而在有学习经历的学生中,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只占9%。换句话说,可能只有不到10%的学生,在大学以前,通过学习民族乐器的方式接触过传统音乐文化。但在之后与此类学生的沟通中,笔者了解到,乐器演奏技巧方面的学习占所有音乐学习经历的主要部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架构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大学之前的学习是有局限性的。那么当今大学生对音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通过对大学生日常欣赏音乐频率的调查,发现在受访的284个学生中,有245人一周内多次听音乐,占所调查学生的86%。可见音乐在学生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但在另一项大学生音乐欣赏种类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日常喜欢听流行音乐的学生占90%,而只听流行音乐的占比高达66%。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喜爱和关注音乐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日常欣赏音乐的单一性,音乐视野的狭隘性。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大学生热爱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的非常少。作为高校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批判能力,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强,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同时,大学生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很好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求知欲十分强烈。针对调查统计数据下的非音乐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应何去何从?
三、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创新
音乐通识类课程是普通高校中最普遍的课程。上世纪80年代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高教建立了音乐教研室,随后,音乐素质教育逐渐走进了更多的普通高校。时至今日,一些非专业类的高校把音乐课制定为必修的通识类课程之一。可见,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高级人才过程中,通识类音乐课程不可或缺。音乐通识类课程是非音乐专业院校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教学模式,它有两点比较明显的优势:一、学生范围广。通识教育一般为人数60-120人的大课,涉及到学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是一个融合性广的班级集体。与社团相比,选课学生不受技能限制,大大扩展了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学生数量。二、授课内容具有系统的连续性。与讲座相比,通识课程知识点具有连续性。既有纵向历史上的延续,又有横向对比的联系。所以,通识课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在认知建构。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音乐的选择上更是如此。从前面的数据分析中,也体现出这一点。在多元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今天,如何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将传统音乐扎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心中,笔者在讲学探索中产生了以下几点思考:(一)与“时尚”相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依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应当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间架起桥梁,起教学定向作用。传统音乐文化通识课程也是如此。在学习传统音乐知识前,可以准备一些与学生已有音乐知识相关联的引导性的材料,如二次元音乐、流行音乐、以及电影等。举个教学实践中的例子。传统音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中国传统器乐的知识。中国传统器乐音乐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留给后人许多经典乐曲和文化。但今天的大学生面对乐器的历史和古曲,却一点兴趣都没有。课堂氛围差,教学质量也很低。为了引发学生对传统乐器和器乐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传统乐器的课程内容时,笔者引用了一部青春热血校园电影《闪光少女》。本片讲述了少女陈惊与小伙伴组成民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这部影片有几点非常适合教学中使用:1.本片中主要场景几首民乐合奏,是极具二次元风格的音乐。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口味,即刻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2.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描述了民乐学生与西洋乐学生之间的器乐大战,虽然演奏的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克萨科夫的《野蜂飞舞》,但通过导演展示的画面,学生很容易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做类比,从而使学生对器乐认识和记忆更深切。3.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情感表达,传递出一部分中国乐器的发展历史,这也会吸引学生主动的深入挖掘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4.整部影片充满了青春气息,有挫败后的踌躇和迷茫,更有竭尽全力的闪光。对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教学也起到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通过电影的铺垫,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建立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传统乐器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心,学生自身内部建立起了学习动机。这时,再进行乐器、发展历史以及古乐曲的讲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营造氛围。传统音乐的传承,有两个层面,前文已阐述。作为非专业学生的音乐课程,传承内容更多的是知识和鉴赏能力,通过鉴赏音乐,达到精神层面的传承。故而,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对传统音乐的传承有重要意义。通识类课程中的传承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进行文化的传授。就非专业高校的教学目标和目的而言,通识类课程是非专业高校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面向的学生最广,是非专业高校教师主要应该考虑的传授方式。如何在大课堂上营造传统音乐的欣赏氛围呢?1.与多媒体相结合。场景的设计,对鉴赏音乐非常重要。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方式比较单一,除了听音乐外,多侧重于作品的背景、作者、作品风格及曲式等内容的介绍,这样的形式比较枯燥,不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不佳。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更便捷的搜集到与作品相关的图片、影像及历史背景资料,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故宫博物院的游客讲解,不仅仅是建筑、历史的介绍,动情的讲解和小故事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游客眼前的紫禁城更有生命力、更难忘。我们可以把网上搜集到的有关作品、作者的资料,合理的故事化,结合图片或影视资料,设计场景,渲染鉴赏传统音乐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刻、有效。2.与古典文学相结合。“音乐流动的文学,文学是凝固的音乐”,在我国古代,音乐与文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古代诗词是带有音乐、可以吟诵的一种艺术题材形式,文字和音乐相辅相成的传达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流传至今,完整保留了音乐部分的诗词并不多,更不为常人熟悉。当今,传统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相隔甚远,欣赏传统音乐的学生少之又少。但古典文学却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以古典民乐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为例:《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曲谱最早见于清代鞠世林所传《闲叙幽音》,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清雅优美,描绘了一幅月亮东升、江面泛舟、花影摇曳的江南水乡风姿,因此取意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名。单单只介绍作品背景,然后让学生听音乐、分析音乐,学生大都觉得晦涩难懂,更体验不到音乐的美。虽然诗与曲出自不同的朝代,但这首诗广为流传,学生们并不陌生。因此,将诗与音乐相联系,学生读诗文时,将文字信息转化成脑中的影像信息,再将影像信息与听到的音乐相链接,音乐就变得很容易被理解,音乐的美感也就传达到学生的感受中了。文学作品不仅有静态刻画成像的作用,它的文字和创作手法还能传达出一种年代感。通过文学,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古曲描绘的空间美,同时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时间美。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第二个层面(精神的、人文的、美学文化的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古代音乐教育模式和现代音乐教育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音乐的教育方式在传统音乐传承上面的优势和不足。设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传统音乐课程,需符合他们自身独有的特质和特性。同时,要上好非专业高校的传统音乐课程,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音乐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学科紧紧相联系的。丰富了自己,才能给学生一个纵横立体的课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重辉.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1995,02:126-133.
[2]刘大坚.中国音乐教育史简编(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02:13-18.
[3]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音乐研究,1999,02:71-77.
[4]张君仁,王冰.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综述[J].音乐研究,2011,02:27-38.
作者:张 冰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教育学院
- 上一篇:大学声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研究
- 下一篇: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