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
时间:2022-01-14 03:16:14
导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人才的培养必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是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人才的主要阵地,负责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保大学生正确政治导向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时代的人才如何在大学接受教育,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导学生的教育,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如何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所有这些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步伐。
1新时代人才思想培养的特点
1.1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新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和综合人才的时代。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开拓创新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端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创新能力。”①总而言之,在当前这个快速成功的社会环境中,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崇高愿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热爱学习,积极进取。1.2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变性。目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快速发展和自由化的时代。全球化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在这之中学习到了以前从未学习到的知识,但是同时也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女权主义等许多思潮都出现了。大学生能够轻易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其更加容易渗透到高校内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多变的情况。与此同时,高校校园还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一系列亚文化,这些文化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有所不同。另外,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虚拟性和即时性使大学生生活在混杂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很强的分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容易造成大学生随波逐流,形成游戏人生的处世哲学。总之,社会的错综复杂,高校学生面临思想多变的状况,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培养要更加注重其个性化教育。1.3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易掌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②并促使其接受这种影响。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不易被教育者掌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内心思想不容易暴露。为了解决大学生在意识形态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2.1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已经为人类发展和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的变化,在多元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容易确立正确的方向。这也要求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它。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将这些理论灌输给大学生,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的方式可以同新媒体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进行教学,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2.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新时期人才需求不断丰富,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新青年,做一个为了理想信念而不断奋斗的新青年。人的一生最可怕的就是缺乏信仰、缺乏理想而碌碌无为,不知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当务之急。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旨在传承我国优秀的精神信念。例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这些精神尽管耳熟能详,但是其具体内涵仍然值得我们的大学生去细细研究。通过这些精神传播,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加强,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2.3注重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如果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③。在这里突显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④。在这样的背景下,它更好地体现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要培养新时代的人才,首先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自信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文化自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认同感,强化文化地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这一目的同我们新时代培养新型人才的根本目的相一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初衷,也是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其次,文化自信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文化自信教育符合思想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维决定行动,这也与培养新型人才的目的相一致,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总之,文化自信教育在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在其课程中融入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内容,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的展开融入文化自信教育,使得大学生从心底对我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优秀文化彰显出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自信。文化自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对自己的职业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通过自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修养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利器,只有好好打磨才能够将事情做好。2.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时期人才培养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长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地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素质,这也造就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生存能力不强,与人沟通能力差,竞争意识不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也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够培养出有创造性、应用型的新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各个专业、各类课题等实践活动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大学生收集数据、组织文献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专业的实践活动可以有益于大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深刻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其实践研究的能力;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各个社团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大学生从筹划活动到组织实施的能力。2.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学会创新,不能一味地采取灌输模式,这种模式在现阶段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只会收效甚微。首先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其心理变化情况。通过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分析其心理状况,发现偏差要及时进行引导。可以通过访谈法或者问卷调查法的形式来了解大学生的一部分心理状况。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运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树立好榜样,为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简而言之,它不仅要求学生成为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体,而且教育者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如果自身做不到知行合一,那么你传授的知识、观念则很难让大学生信服,做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教育者要学会自我约束,运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大学生,改变其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常玉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2013(3).
[2]应中正,姬刚,严帅,胡小溪.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的特征与培养路径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6).
[3]刘钒,彭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探析[J].科协论坛,2018(3).
[4]王丽,罗洪铁.新时代教育人才思想及价值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4).
[5]陈振凯,雷龚鸣,何美桦.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3.
[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第95周年大会上讲话[EB/OL].新华网,2016-07-01
作者:李敏 单位:西华大学
-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及人才队伍建设探索
- 下一篇:高校公共外语体系建构探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