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发展对策初探
时间:2022-05-03 03:00:53
导语:高校教育发展对策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应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高校更应如此。实现互联网+高校教育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改变传统教育中缺乏个性化、教学手段不灵活、教学时间和地点受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热情等问题,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高校教育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开放教育理念
一、“互联网+”的概述
在2015年3月5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有关于“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可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是,这并不是表示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的深度融合,创造新型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大的期望。但是大部分高校教育却没有紧跟时代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还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缺乏针对性和自主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等。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一)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国内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课堂教学模式单调乏味,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吸引不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一般来说,被动无聊的学习模式,极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知识更新较慢。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下,教学内容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统一安排。但是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完全顾及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只能按照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来授课,这就有可能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觉得讲授课程太简单,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其学习深层次知识的需求,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比较强调基础知识的教育,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的内容也相对落后,不能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学生不能及时接受新的学科知识,毕业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缺乏就业竞争力。(三)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习地点是固定的,主要是聚集在学校这个有限的范围里;学习时间也是固定的,一般来说都是40到45分钟;不同班级的讲课进度也是固定的;学习内容十分有限,基本上就是教学大纲个上指定的知识以及老师的一些课外拓展,缺乏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大量的知识,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效率不高。(四)考核方式比较落后。随着网络在线课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在线课程的学习,或者跨校学习,但是我国高校在考核方式上仍然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大部分学校只承认本校课程的考核结果,其他在线课程学习的成绩不能记入学分。在考试形式上,仍然以纸质闭卷考试为主,老师阅卷、查卷和存储负担较大,效率较低。加之纸质考试出题不灵活,同一门课程的考试只出一套试题,加大了监考难度,同时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时间安排也不够灵活。
三、我国“互联网+”高校教育的发展对策
互联网+高校教育应秉承开放的教育理念,即“以崇尚自由、顺应自然为理念,以社会化教育、终身教育为宗旨,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选择和最小限度地限制障碍,借助社会力量与科技成果,提供一切有利于此种自由、自主学习的思想、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总和”。在“互联网+”的时代,主要强调用户体验。因此,互联网+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学习者的体验。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充分应用到高校教育中,不断更新、优化,提高学习者的体验感受,让学习者有兴趣,让学习变得简单、有趣、便捷、个性化和智能化。(一)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该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打破传统高校教师一言堂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沉浸式教学、翻转课堂、弹幕式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可以与网游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教育类网络游戏,尝试把游戏的娱乐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游戏化学习情境,把学习任务设置成每一关游戏的关卡,通过沉浸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边玩边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慕课、微课等方式翻转课堂,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此外,“弹幕教学”也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有趣模式,这种授课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更大限度地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效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二)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各个高校可以搭建自己的教学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未来学习规划的建议,使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能力的高低,课程的难易,可以制定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盲目、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行业内的实际需求,并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将业内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校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三)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技术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普及程度的提高,高校教育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秉承开放教育的理念,打破学校之间的边界,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教学资源就可以跨越校园、跨越地区、跨越国家之间进行共享。这样,学生能随时随地地享受互联网+高校教育带来的便利,学习不必再完全依赖于课堂和书本,学习将成为无时不可、无处不在的事情,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自由。(四)通过互联网技术丰富考核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考核方式应该更加灵活、高效、环保。各高校应该建立统一的在线课程或者跨校选课学习平台,并且为学生设置一些可以进行学分置换的课程,通过平台的学习和考核后,学生的成绩可以进行学分置换。其次,高校应该大力推广无纸化考试,通过丰富的题库资源,实现多套试题,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设置多场考试,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考试时间。在考核方式上,除了卷面考试外,还应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允许论文、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和比赛等方式,使考核方式更加丰富、合理。互联网+高校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和新机遇,是深化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阶段。高校要以开放式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快制定和完善开放的教育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高校教育模式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实现优秀的教师、有趣的课程以及强大的知识库等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使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开放、便捷、个性化的教学体验,这才是互联网+高校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鹤.“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科技视界,2016(27):262-263.
[2]马化腾.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中国科技产业,2016(03)
作者:李鹤 高群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策略
- 下一篇: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的作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