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模糊机制评析

时间:2022-04-26 03:34:21

导语:高校教育模糊机制评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教育模糊机制评析

一、关于模糊语言理论

1987年,伍铁平教授在《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一文中就指出:“在教育上,模糊理论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人的知识水平是一个模糊概念,是一个不可能用精确数字来测定的。对一个科学家、教授,或任何一个离开学校工作的知识分子,如果想用百分制去给他的知识打分数,不仅不科学、不可能,而且只会令人感到滑稽可笑……这种用精确数字测定模糊现象的做法不仅容易产生成绩测定上的主观性,而且可能使学生对分数斤斤计较于一分之得失,不重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用模糊词语评定学生的成绩,反倒可能比较恰当,比较精确。”[1]由此可见,提倡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评价教育实践活动,如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育管理等十分必要。

二、关于高校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学活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端正办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检验教育效果,还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育评价主要是质量监测性评价,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才质量管理,是由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联的组织和个人对与学生全面发展相关联的人和活动的评价。然而,目前的高校教育评价借科学之名而奉行技术至上,刻意追求操作化。“它只把科学当作技术,所依据的科学不是真正内涵的科学,而只是技术。它借用了科学和技术表面的东西,如量化、确定性、高效、精确、实证等等,而忽视了科学作为人类认识真理方式的批判、反省、超越的一面。”这种所谓经过理性设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技术,把主体的个人情感和价值因素看成是造成评价结果模糊、信息混乱,影响结论效度和信度的罪魁祸首;把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物同样看待,重视共性因素的评价,忽视个性因素的评价,像测量和评价物体那样测量和评价人,表面上看是注重事实与科学规范,实际上却充当了教育过程中分类、筛选的技术工具。例如,评价学校和教师时,以论文影响因子、科研经费、考研人数、就业率作为评价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评价学生时,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情感体验、道德品质等等都进行精确化的测量,把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简化为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简化成凝固的几个数字,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被忽视。这样不仅违背了高校教育评价科学、准确和客观的标准,而且丧失了学生素质结构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因此为保证高校教育评价中的科学性,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评价中存在偶然性、特殊性、无序性、不确定性等。评价者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消除二元对立,而且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评价不可能是绝对精确的,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对人的多方面的评价不能简单采取量化的方式。那么,我们能否从“模糊”视角来探讨高校教育评价的基本规律呢?在众人对传统的两分法评价方式(肯定/否定,赞扬/批评,量化/非量化,重结果/重过程,统一化/个性化)提出质疑时,有无可能采取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方式?高校教育评价中的模糊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观察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拟提出高校教育评价的模糊机制的基本设想。

三、模糊机制与高校教育评价操作

在高校教育评价操作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方式、方法和内容。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对常见的五类评价方式(1.赞扬性,2.鼓励性,3.直接批评性,4.间接批评性,5.零评价性)所持的观点,笔者对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的2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6份因未按要求作答无效。在有效的243份问卷中,高段67人,低段176人。下表列出了调查中五大类型的喜好情况。通过观察分析,不难看出,无论低段还是高段学生都很喜欢第一、二类评价方式,共占总人数的80%左右。对于直接批评性,低段同学明显表现出不接受,而高段同学有近一半不把它纳入最不喜欢的范畴。对于零评价,高段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43.28%)不能容忍,而低段同学表现不那么明显。问卷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教育评价方式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剖析高校教育评价的本质有相当大的帮助。笔者认为,从本质上看,高校教育评价遵循模糊机制。这种模糊机制作用于高校教育评价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评价方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性,并且这些模糊特性在教育评价时无法回避。就赞扬性而言,根据Manes和Wolfson的研究,美式英语的赞扬语中形容词的比例高达80%,更重要的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只有good、nice、great、pretty和beautiful五个;在中文赞扬语中,根据施家炜教授的资料统计,83%的赞扬语依赖于形容词,而且汉语赞扬语中副词是最广泛使用的,但这种广泛使用体现在绝大多数的积极语义形容词、动词都有副词作为它们的修饰限制成分(其中最常用的是“真、很、多、极、太、非常”)。由此可见,英、汉赞扬语在词汇选择上共同倾向于选用模糊性很强的形容词来肯定接受评价的人与物。而从话语层次上看,加强语如really、great和very,模糊限制语如sortof、kindof、inaway以及条件句都是常用的赞扬方式。就批评语而言,主要分为公开批评性(onrecordcriticism)和非公开批评性(offrecordcriticism)。所谓公开批评就是指批评者直接、明显地指出被批评者的问题所在,而非公开批评是指批评者采取隐蔽、模糊的策略表达批评之意。显而易见的是,像勉励式、委婉式、商讨式或自责式的间接批评方式都涉及模糊策略。那直接批评呢?笔者认为直接批评多数属于表达威胁、惩罚、抱怨的言语行为,教师在这类言语行为中,可能不用模糊词语,他们的听话人和受话人可能是同一人,即挨批评的那个同学,也可能是不同的人,即挨批评的那个同学和其他在场的同学,所以教师的批评同时传达批评、提醒、警告等言外行为,因而属于语用模糊的范畴。就鼓励性评价而言,笔者认为它同直接批评一样属于语用模糊范畴,只不过它传达的是鼓励、提醒和期待等数重言外之意而已。只有零评价才不涉及模糊策略,也许正是因为它既不涉及学生的优点,也不涉及他们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表现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因而此种方式不受他们喜欢,尤其是像高段那样成熟的学生。然而,模糊机制的解释范围不仅仅局限在评价方式中模糊词语的运用上,它同时也可指用于对高校教育评价操作的定性分析和解释。可以说这就是模糊机制的第二义,即深一层涵义。换言之,此处提到的评价方式因模糊机制而生,同时又因模糊机制的普遍性而使评价方式也存在模糊性。这些方式无论表述是精确还是模糊,我们认为其外延都是不确定的,所谓精确也并不是绝对的。绝对存在的是事物的模糊属性,精确只能是相对而言;模糊和精确相互依存。也就是说,精确中蕴含着模糊,模糊中又可以显现相对的精确。下面我们通过对几则高校教育评价实例的剖析,进一步阐释这个模糊机制。(一)模糊机制在高校教育管理上的体现高校教育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此处仅以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教学大纲为例。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可以说是教学的指挥棒。然而教学大纲的内容本身也存在着模糊性。下面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的表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百十来个字的描述中就包含了“较强的”、“一定的”、“扎实的”、“良好的”等模糊性词语,也许,专家们觉得这一大纲的确太过模糊,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在2004年又重新修改,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根据这一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初看上去,模糊词语的确减少了,但这并没有改变它的模糊性,因为同原来的“阅读能力”、“听、说、写、译能力”、“语言基础”、“语言学习方法”等概念一样,“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质”等还是模糊的。所以,无论怎样表述都无法避免其模糊性,因为要真正体现大纲的含义,就应该用模糊方法。正是这一模糊性、不精确性才说明了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适时得体,符合实际的要求。认识到教学目的的模糊性,对于科学地评价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成绩大有好处。(二)模糊机制在教育评价原则上的体现教育评价原则讲究客观、公正,然而,客观公正也是相对而言的、模糊的。下面是我国选拔性评价与监测性评价在客观公正原则上的要求比较。[4]表中涉及“七个度”方面的描述,其模糊性就是显而易见的,谁能准确地划分“一般性”、“最高级”、“选择性较高级”之间的分界线?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评价原则在操作上是相对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对质量管理评价原则上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对选拔性评价要更多地考虑高一级学校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作为评价主体的人的复杂性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模糊性注定了评价原则的模糊性。测试评价的客观性其实就是评分的可靠性,它是指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观测的一致程度。而评价原则的客观模糊性决定了评分标准的模糊性,此处仅以广为社会接受的四六级作文评分标准为例。四六级作文评分标准采用总体评分(globalscoring)方法,阅卷人员就总的印象给出奖励分(rewardscores),而不是按语言点的错误数目扣分。我们要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对作文进行综合评判。内容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作文应表达题目规定的内容,而内容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要考虑作文是否切题,是否充分表达思想,也要考虑是否用英语清楚而合适地表达思想,也就是要考虑语言上的错误是否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阅卷的标准分为5等,2分、5分、8分、11分和14分。另有标准样卷,我们参照样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首先看和哪个档次的样卷接近,则上下浮动1分。2分标准:条理不清,思路紊乱,语言支离破碎或大部分句子有错误,且多数为严重错误。5分标准:基本切题,表达思想不清楚,连贯性差,有较多的严重语言错误。8分标准:基本切题,有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够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11分标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14分标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性好,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纵观这个评分标准,不难看出,尽管它规定了5个具体的档位及相对应的分数,但这只是为统计的方便和需要,本质上却掩盖不了其模糊性。除了具体5档的标准中包含“紊乱”、“多数”、“基本”、“严重”、“清楚”、“通顺”、“好”、“差”、“相当多”、“支离破碎”等模糊性词汇,其理念“总体评价”方法本身就是模糊的,然而正是这个模糊评分标准使得四六级评分相对真实、可靠、有效。(三)模糊法则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和学的过程,因此一般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涉及人际间的互动(学生间和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通常来讲,在课堂中由于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权力分配上的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关系。但是,为了追求教学的时效性,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此,教师为了有效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知识点更加客观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并且又要照顾到学生的面子(也许这正是问卷调查中同学最不喜欢直接批评性评价的主要原因)。要想真正做到维护学生的面子,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模糊策略不可避免地要派上用场。比如在对学生回答表示否定的时候往往采用委婉礼貌的方式,不使用直接批评而打击他们的信心。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面子,比如,在词汇缺乏或者对所述事情没有把握等情形下也会运用模糊策略。

四、关于高校教育评价理论模糊机制的设想

高校教育评价操作中的基本元素无不渗透着“模糊特性”,即“模糊机制”。那高校教育评价理论是否也必须反映出这个机制?下面笔者将承接上文的基本理念再从高校教育评价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对高校教育评价理论加以探讨。众所周知,我们制定的教育评价原则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社会发展实际,并且在实际操作实施的时候具有可操作性。即一方面要考虑评价科学有效、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必须务实。对于这个原则,模糊机制把它描述为一种模糊尺度。它是评价方式、方法的指导,它要求评价者多维度地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客观公正”为例,评价要客观到什么程度,要公正到什么程度,我们不能下一个绝对的定义,只能容忍一定的模糊性。同理,教育评价实施要求务实,在“务实”和“不务实”之间也有很多的过渡状态。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消极的东西,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评价本质特征的一种基本认识;对于评价人这种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而言,绝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形式所能把握的。因此,这样的评价原则就为教育评价的模糊机制提供了依据。教育评价原则在于宏观指导,教育评价方式、方法等则在于微观操作。绝对的赞扬或绝对的批评是不可取的,终结性评估更是遭到越来越多的否定,所以应该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现实表现、发展状态等方面的不同,对评价方式作适当的调整。每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其缺点和长处,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和界限。就以质量监测性评价为主的高校来讲,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一项不可回避的工作,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个别差异性,加上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人与相对薄弱的教育评价理论的问题,导致我们不可能像进行物理测量那样直接测量出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只用纯定量的方法或是纯定性的方法。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这种不确定性是人的复杂性、动态性造成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坚持认为终结性评估转向过程性评估是好事,但仍不完善;才主张高校教育评价尽可能地全面考虑各种复杂因素,不断采用新观念、新手段,力争做到高校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换言之,高校教育评价中的模糊机制给高校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多元性发展的可能和理论依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在高校教育评价操作还是理论中,都存在模糊现象。模糊机制下,模糊性不光体现在具体的教育评价实践中,教育评价理论同样具有模糊性。当然,我们强调多元化的模糊评价,并不是对精确的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模糊机制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发展状况,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将其统整于自身,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使用而已。只有建立了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学生、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得以全面发展。

作者:朱葵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