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相关问题分析3篇
时间:2022-04-26 03:22:41
导语:高校教育管理相关问题分析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及战略意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步伐,才能保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沿着正确的前进方向飞速前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水平低,导致高校学生出现逆反心理高校中的马哲和毛概课程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有些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低,上课时只知道照本宣科,并且不断地重复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导致大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该提升自身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注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改变相关课程的讲授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以最有效的形式来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性过强,缺乏实际教育意义目前,各大高校的马哲和毛概的教育课程中,教师只注重照本宣科,理论性太强,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此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很多大学生不重视马哲和毛概课程,因此,大学教师很难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动性。大学生无法将此类课程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与复杂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并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教育管理的指导作用。尤其是那些接触到现实社会中的灰暗面的大学生,往往会从内心深入抵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马哲和毛概的过程,应该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教会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解读社会。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观点和方法思考社会,促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的灰暗面时,能够理智地思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定位,积极乐观地面对社会现实。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指导作用
(一)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起主导地位,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是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程教育,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较量的战场,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使广大大学生找到个人荣誉感及归属感,进而加强对祖国的忠诚感。1.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方向,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意识形态与学术统一两个突出特征,把思想政治课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使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真正地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认识其整体性和综合性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现实融合,进而转变成内在的思想。2.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成果,扩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果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再实际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马克思教育成果为支撑,可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提供有力的证据和丰富的思想材料,这也是扩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环。3.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教学队伍素质提高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教学队伍的建设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教学的专业基础,还要求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队伍的完善,教学能力的增强又是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完善。(二)加强高校党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管理的指导地位高校要目标明确,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全面调动高校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全体党员干部要起到带头学习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实际,正确看待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当代社会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研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帮助高校全体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员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与重大是非划清界限,要大胆揭露高校内部出现的部分反马克思主义言论和观点,对于反社会主义、诋毁我党领导的言论更要理直气壮地抨击。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建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任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高校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向,把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和首要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我国高校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占领高校阵地,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去,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明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互促进的局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教育的引导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老师的授课能力,保障高校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才源泉。(四)协调好高校中各个管理部门的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合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条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体系。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形成合力。进而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进度。高校各部门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特点,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制定相关政策,实施具体措施,全面积极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育建设中来。高校各管理阶层和各管理部门要明确自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育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育的学科建设,完善好各阶层的管理制度,打造一条快捷高效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校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育提供保障。当代高校教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教育管理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理论创新,明确高校各阶层的职责,齐心合力才能牢牢占据高校阵地,才能在与其他反动思想言论的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龚卓工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第二篇
1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新老价值观进行着碰撞与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取向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革。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再加上空前开放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得学校的德育权威面临重大挑战,动摇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促进了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加重了高校教育管理的负担。此外,商业属性阻碍高校教育管理的变革,体现在部分高校为了达到扩招的目的,在设置专业科目和授课内容方面上,偏重结果,急功近利,忽视人文,轻视过程,欠缺人文气息,导致教育质量水平不升反降。同时,过分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愈发浓厚的教育管理行政作风,致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不到更好的激发,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得不到更好的提升。学生与学习工作时常发生冲突,不和谐的情况也屡有出现。
2关于现代高校教育管理问题的几点对策分析
2.1大胆创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新突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相信“思想有多远,教育事业就能走多远”,不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就会多走弯路。高校教育要科学定位,要坚决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攀比。健全符合时展要求的管理制度,要从“人管人”改进为“制度管人”,制度建设要因地制宜,适合自身发展实际,可以借鉴优势,但绝不盲目照搬。其次,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否则,只会使高校自身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纰漏,与外界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唯有在管理上进行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实事求是,方能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最后,在管理方式方面推行民主,让学生与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坚持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兼容并包,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得以真正实现。2.2从高校内部深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是一个集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于一身的学术机构和融合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基础服务机构。鉴于当前高校内部组织的复杂性、职能的多样性的特点,必须将行政管理纳入规范化,借助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进行管理,这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必要提前。因此,要协调好学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最大程度地提高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执行效率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不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宏观地管理和引导学院的设置及其发展方向;合理制定分配校、院、系的权与责;实现权利下放,把行政管理权力和学术管理权力下放给学院,完成“虚权力”到“实权力”的转变。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学院管理团队,使学院达到可以独立做出一级决策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改革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可以预见,这种改革带来的好处是,高校运营中的行政管理权力将逐步赋予学校的末端学术组织,这样不但可以削减冗杂的行政机构,而且十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有助于实现教育发展事业阶段上的飞跃。2.3促进和谐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建设提高教育教学与高校管理的质量水平,建设和谐的管理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建设和谐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的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还包括教育与学生之间及学生自身的和谐。在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进一步面临商业化,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这对教育管理的变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敢于在“和谐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倡导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民育人,加强教职工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内部的沟通与合作,使各个管理环节顺利运作。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例如通过主题班会、师生交流会、书信以及网络交流(QQ、MSN)等途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加强彼此了解,从而促进和谐的师生间关系,运用好这些途径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结束语
21世纪的竞争,究其根本其实还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专业培养人才的高校而言,竭尽全力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级人才,努力承接起学校与社会,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来面向社会是责无旁贷的。由此推及开来,高校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加强高校教育建设,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新素质人才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全球化经济时代,及时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尤为必要。
作者:韩雨辰工作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第三篇
1泰勒管理思想的结构及运用于高校教育体制中的方向
泰勒认为采用差额计件工资制并建立一个制定定额的部门有利于促进工人的工作,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激励理论.对高校而言,如何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科研人员的教学能力,同样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高校教师是铁饭碗,无差别的工资制度与大锅饭无疑,学校人资部门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资制度,激励教职工更好的工作(.4)职能管理原则.泰勒在广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计划工作、执行工作、操作工作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割,实现职能的分化与管理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职能管理,如中南大学实行的学生评价制、教授走上课堂、学校向二级学院放权其实都是职能管理的优化与挑战,无疑这对于促进学校教师的自主性有重要意义.
2泰勒管理思想在高校教育体制中的运用法则
2.1用“体制强过胜任的个人”思想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特别强调了“体制”为第一要素的思想,并认为体制胜过胜任的个人,体制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特别是在集体的环境中.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存在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官僚体制严重、权责关系紊乱等.泰勒管理思想的职能管理原则就启示教育管理者需要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教学者的权威,形成权责的制衡关系.高校中的各类管理体制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这涉及到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和老师的评价制度、科研制度、培训制度等,以及围绕这些制度良好进行的薪酬分配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晋升制度、聘用制度等.但必须注意的是,泰勒管理思想是活的管理思想,在高校教育体制中需要灵活运用(.1)首先不能盲目的制度化.泰勒管理思想是建立在工人熟练的、机械的劳动基础之上得来的,其操作步骤、操作方式可以被规范化.但教学工作显然不能太“机械”,其标准化应当更加宽泛,如建立给予教师更多自由度的标准、建立能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薪酬制度标准和绩效评价标准.但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手段、思想上则不能标准化,因为教学方法本身是多样的.这其实也就是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学者的权责关系,前者负责制定标准的激励与奖惩制度,并按标准执行,后者则通过教学实践来收到这些制度的约束(.2)努力建立学校内部利益主体协调和谐及自我制衡的治理机制.泰勒科学管理思想认为制度要大于人.从长期来看,学校和企业以及国家一样,其持续发展要依赖科学的制度和内部利益的和谐分配.制度时管理的一种约束手段,是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取得成功的保证.不排除优秀人才不适应某种制度,也存在某些制度会束缚一些人,但自我制衡的机制必须建立,让制度大于人.泰勒认为好的制度和规范下生产效率更高,因为生产力更加平均和持久.同理高校中好的制度有利于平衡决策者、管理者、教学者、学生与其他服务人员的利益关系,让“法治”代替“人治”,实现在在制度的规范中求得特色和发展.
2.2重视教育的效益观泰勒科学管理思想与实践深刻揭示了合作能带来更大的利益,合作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泰勒将工人的劳动任务进行分解,劳动动作进行规范,然后通过劳动合作的方式让“流水线”上的每一位工人都能发挥其最大工作能力,这样能为工厂创造最大的效益.对高校教育者而言同样如此,它需要加强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加强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增强管理者的服务理念,让学校“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让教育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更多效益(.1)重视管理者自身工作效率问题.我国高校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及稳定的福利,造成很多高校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我国大学中师生比一般在0.05到0.09之间,但学生人数与非学生人数比并没有如此乐观,以中南大学为例,其学生人数未53806人,教职工人数则为14836人,比率为3.7:1①.高比率将导致管理人员费用基站挤占教育经费,同时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必然增多,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人员多可能因为进校门槛不高导致很多员工知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达不到学校要求.按照泰勒“科学的挑选和培训工人”的理论,显然在教师的挑选和聘用环节上,应该也要严格的安装标准执行,保证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能胜任(.2)加强与学生合作,提高育人质量.素质教育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不能像高中以考试为目的那种关系,而是要看到大学育人本身存在的滞后性、潜在性与长效性.泰勒认为需要科学的培养工人,而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产品本身如何固然与学生自身因素相关,但也与培养人即教师有很大关系.教师需要保证教育产品的各种效益,间接上也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效益.
2.3教育管理者要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结合现实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泰勒引发了管理界的革命,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过去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浪费多、效率低、随意性大等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用心的管理方法进行实践.如果泰勒有某种思维定势的话他也不能创造性的提出科学的管理思想.但对我国高校管理者而言他们会存在两种思维定势,即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如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以人治代替法治,制定非常苛刻的教学管理制度甚至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干涉.教学管理者应认识到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都是有知识、有思想的人,而且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很多思维的碰撞.如果教学管理者忽视师生主体价值的创造性,那么高等学校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值会越拉越大.对此,教育管理者本身的管理思维要与时俱进,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一切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同时积极与具有现代管理意识,能操作现代管理手段和竞争意识的中青年教师进行沟通,甚至提拔他们作为新的管理者,不断为学校的管理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学校管理在不断创新中,并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与社会.
2.4高校组织管理形态的升级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实践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了计划和执行的分离,并实行职能工长制等组织管理措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组织进一步发生分工.这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有非常大才启示意义(.1)泰勒设立计划部门对高校教育体制的启示.从组织结构上看,最初的直线型管理组织上没有中层管理机构,工人和监工各行其是,但随着将可能涉及的脑力劳动从各个车间分离出来并组织成新的部门之后,工人只负责操作,设计部门只负责设计.这种职能分工其实已经被广泛用于今天的企业、政府、学校.但对高校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潜力是永无止境的,在很多高校,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行政管理者,或者说高校也存在非常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现象,但这是否突出了专业分工了?有博学的院士校长是否就能更好的治理学校?教授头衔的教师是否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这与我国高校的行政体制有很大关系,但也是未来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重点突破的方向(.2)泰勒的职能工长制对高校教育体制的启示.泰勒职能工长制启示就是将原先一个监工所做的全部事情改由多位职能工长分管.改革之前工长包揽一切,但改革后工人每天直接从多位职能工长那里接受指示和得到帮助,这些职能工长彼此之间分工明确.用现代管理思维来看,一个工人从多个上游处获得信息.职能工长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集权”管理带来的问题,同时又让职能工长相互间进行约束,强化了他们之间的配合,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泰勒的这一思想对改变当前高校的重行政化风气有很大帮助.如果让行政监管者或行政力量发生分散,让权力之间形成约束与制衡但又不得不配合的紧密关系,这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作者:王进才工作单位:河西学院
- 上一篇: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决策
- 下一篇:高校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启发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