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探析
时间:2022-09-18 04:38:31
导语: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应顺势而为,守正创新,在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同时,也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数据;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大数据应用己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正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抓住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机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同时,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早在2015年,国务院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指出,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并提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现在,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刻影响,正成为一种变革教育方式方法的基础资源和支撑力量。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大数据真正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高校亟需深入探究的现实问题。大数据的生成和分析,为精准获取学生思想动态、开展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提供了可能。教学前,能否精准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效果海量的数据,为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能有效地缩短教育准备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极大限度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都要耗费教育系统和教育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采集样本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还不能保证所获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性。大数据的预测功能,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教学、掌握教育先机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时代,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预测。通过快速准确的超级计算机算法,根据数据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大数据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思想问题和行为倾向进行预测分析,然后提前进行干预、约束和防范,可防患于未然。实践证明,高校思政课如果不能及时把握青年学生(网民的主力军)的思想动态和潜在问题,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便极有可能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而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再结合平时搜集到的包括学生生活作息、购物交往、娱乐消费等信息,综合起来可预测大学生群体或个体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行为发展趋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大数据信息长久持续,使客观评价教育效果、构建长效教育机制变成现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关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等教育内容的“八个统一”,还应结合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大数据的特点注重教学新方法新方式综合运用,关注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在大数据时代,只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持续,相关的数据就会被跟进。开展教育活动结束之后,还可及时对教育开展情况、效果、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反馈总结,及时修正调节,强化积极作用、解除消极影响,为以后教育活动提供借鉴与指导。这有助于巩固好的教育效果,纠正不良效果,延长好的教育效果的有效期,从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长效化。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是做青年学生的工作。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运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青年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更是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变革和提高。马克思主义作科学的指导思想,其最显著的便是与时俱进,能够不断赋予自身以时代性和引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必须抓住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的变化和更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教育者通过数据分析可更好地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探讨,引导受教育者在众多数据信息中辨别是非真伪,从而开阔视野,获得正能量。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想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数据时代就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在各种社交平台的信息数据记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分析学生,通过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突破单向度的知识传递,拓展到平等地、客观地与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交流。三是坚持“三全”育人。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网上网下“一揽子”统筹谋划,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维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这就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和大数据理念,提升运用大数据思维能力,强化对数据的敏感性,从而能快速地在海量数据信息中获取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等方面的有价值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存储、有效利用,及时发掘学生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走向,实施个性化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四是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传统教与学单向灌输的模式,思政课教师教师充分挖掘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思政教育和专科间的藩篱,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充分利用“慕课”和“微课”等形式、打造以视频、图片和音频为主要载体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结合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载体,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力量。
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路径
大数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概括讲,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重视数据平台资源的运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以数据平台信息,引领学生开展讨论性活动和实践体验,推进师生互动。一是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大数据时代为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可能,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混合型教学方法,是在大数据教育背景下生成的新的教学模式。线上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生成的平台,如慕课等开展网上教学、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上网学习获取相对应的知识,而线下教学是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线下教学活动,与网上教学互补,以探究性教学等为基础,打造生动、互动、新颖的教学环境,进而实现学生思政课教育的“润物无声”的效果。两者融合、互促共进,打开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要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还需要推进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以多种教学方法助力实现全方位育人教育功能。在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中,首先,要转变教育思维,推进多元化教学方法融合,诸如情境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导入教学方法的融合,以这些教学方法为基础,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其次,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的融合,发挥网络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实践教学、情景体验的配合。最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融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方方面面,打造宽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氛围。三是构建多元化评价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差异的教学评价,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后,可以充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挖掘、分析和预刚,更有利于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分为结果和过程两大考核模式,但尚未形成考核标准,而大数据可以完善教学考核方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学过程实施全程跟踪,为每一位同学建立学习档案和考核档案,方便对学生某一个时期的考核,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学习效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此外,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及学习能力等数据难以把握,而经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细化、量化后,这些都可以呈现,使教学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精确。总之,借助大数据这个信息技术平台,将思政课教育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必将推动思政课的空间从教室向更广的空间发展,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引导能力,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全方位全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认识、提高、感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知行合一,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2019-3-18.
[2]马静音,曹银忠.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内生动力探赜[J].社科纵横,2020(1).
[3]李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
作者:郭明兰 单位:济南大学
-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 下一篇:中小学音乐学科个性化教学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