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7-13 11:07:03

导语: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应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从体育课程教学比重、体育教学理念、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等方面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1]。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注重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何培育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应顺应改革的方向,实现教学体系与内容的全面革新,大力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体育能力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是由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均已发展滞后,难以充分调动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并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发展。所以有必要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逐步构建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充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融入体育课堂,显著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2]。(二)有助于完善体育教学理念。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对体育学科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构建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新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制定更加严谨和科学的教学目标,以此对当代大学生体育学习形成科学的理念引导。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将培育大学生体育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理念,但是伴随时代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其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素质,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坚持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创新。由此可见,共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具有必要性。(三)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学效果。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始终是重要的学科体系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快餐式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高校大学生同样如此,许多大学生出现亚健康以及体态过于肥胖的问题,这不得不引起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视。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体魄,同时还能够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使其不仅在课堂中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开展体育锻炼和学习,对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对于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的健康长远发展和形成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途径

(一)加大体育课程教学比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视度较低,所以当前体育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的比重较小[3],通常是每周一课时的教学,也就是说学生每周仅有45分钟左右的时间接受体育知识学习,不仅学生很难充分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忽视体育学习,逐渐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应做的则是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增加体育课程教学在高校整体课程教学中占据的比例,促使当代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接受体育课程教学,从思想层面上充分引起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参与并提升课堂教学,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实现培育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二)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我国针对体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相继提出了全民健身和运动的理念,大大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国内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并且在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纲要中,已经将全民运动理念纳入其中,充分凸显了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在我国体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高度契合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当代大学生体育学习诉求,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4]。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应大力渗透终身体育观念,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终身体育锻炼对于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凸显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和优势。同时采取丰富多样的高校体育教学手段,激发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习惯。另一方面,加强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围绕个体健康与体。育技能学习展开体育教学,促使当代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并掌握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技能,为高校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三)建立体育课程创新体系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不断优化体育课程体系与结构,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首先针对高校体育基础课程而言,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仍然存在一些具有危险性且并无教育意义的课程项目,应将这些课程项目进行剔除,并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需求,开设一些具有安全性和新颖性的体育项目,为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其次,针对高校体育选修课程而言,应更加重视个体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选修课应选取一些具有独特特点的体育项目,增添体育选修课程的比例,并且强化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体育选修课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再次,加强高校体育信息处理力度,为当代大学生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体育信息提供丰富途径,并且加强体育信息的输出和处理,促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有效获取体育信息。最后,针对体育项目的科研工作,开设体育教学科研方法的相关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科研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使其能够通过不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未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除此之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融入体育相关内容和理念,展开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例如,可以在校园内专题体育故事分享、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利用校园广播和报刊等形式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论文功能,对大学生形成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改革体育教学管理机制。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机制过于僵硬化,缺少教学的灵活性和适用性,难以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因材施教。这种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个性化发展。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必须针对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如学分制、学生考试与成绩评定、教学过程的监控机制、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教师的考核计量方案,只有立足于当代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进行重新的统筹规划,大力促进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使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真正发挥效用,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创建有力的保障机制。(五)完善体育教学配套设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则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并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针对当前的体育设施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配套设备的更新和完善。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引入一些科技化和智能化的运动设备,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开展。这些智能化和科技化的体育配套设施,不仅为体育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能够用来检测大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运动情况,这样一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教学评价均能够获取可靠的参考数据,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可以根据该指标,为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体育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所以高校应逐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促使每个高校体育教师均具备十分渊博的知识,同时也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师风师德,使其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展示才能。一方面,应大力倡导高校体育教师创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在体育创新过程中充分融合体育知识传授,使其成为连续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应针对高校体育教师展开专业化的业务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组织高校体育教师共同展开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的研究,特别是要围绕如何培育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和体育创造性两个重点内容。鼓励体育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选取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组织规划,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强化体育宣传力度,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效果,共同为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助力。

三、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化工程,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逐步形成新型教学理念、管理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配套设施以及高质量体育教师,以此来大力推进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和完善,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理念具有深远影响,所以高校必须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适应大学生体育锻炼基础,培育当代大学生强健体魄,使其在现代化社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宏伟,等.佛山市禅城区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研究[J].体育师友,2019(6):72-74.

[2]刘志坚.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133+135.

[3]陆家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86-87.

[4]孔祥久,宋齐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研究[J].运动,2016(16):75-77.

作者:谭详列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