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钢琴演奏个性化风格形成
时间:2022-11-23 05:11:18
导语:试论钢琴演奏个性化风格形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艺术,也是带有创造性色彩的,而最鲜明的表现就是个性化风格的形成。作为当代演奏者,应充分认识到个性化风格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演奏基本功的夯实、作品体验的加强和文化修养的丰富等,全面提升演奏质量,形成个性化演奏风格,这对于个人和钢琴事业的整体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钢琴演奏;个性化风格;价值意义;形成路径
一、钢琴演奏个性化风格的价值和意义
(一)钢琴艺术的本质特征要求
钢琴艺术之所以传承和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性乐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门艺术一直走在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上。具体来说,当作曲家有感而发,利用作曲技法创作出钢琴曲后,便完成了一度创作。然后由演奏者进行二度创作。不同的演奏者凭借不同的艺术经历、情感体验、演奏技巧等,对钢琴作品进行了多元化的表现,由此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而观众的三度创作,即对作品的接受和反应,又对作曲家新的创作产生相应的影响,继而又一次开启“一度—二度—三度”的循环。反之,如果作曲家创作出优秀的钢琴作品后,所有时期、地域、民族的演奏者都呈现出了同样的演奏效果,那么也就失去了钢琴演奏的价值和意义,只需要用一台录音机反复播放即可。所以钢琴艺术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钢琴演奏作为一座桥梁,连接了作曲家和观众。钢琴演奏的个性化表现越突出,对作曲家和观众的影响也就越大,为钢琴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动的作用。
(二)钢琴演奏质量提升的需要
从当下来看,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训练后,都可以熟练演奏钢琴曲。但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获得更高质量的演奏效果呢?个性化风格追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从个人角度来说,只有展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关注,占得先机。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说,纵观世界上钢琴艺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已经形成了钢琴学派。不同学派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演奏追求,如德国钢琴学派的严谨和细致、法国钢琴学派的优雅和灵动、俄罗斯钢琴学派的理性和完美等,都成了学派的名片。作为中国来说,在构建钢琴学派的道路上,也应该朝着风格化的方向努力,使之成为中国钢琴学派最为鲜明的标志。
二、钢琴演奏个性化风格的形成路径
(一)树立正确认识
在追求个性化演奏风格之前,首先要对什么是个性化风格、怎样追求、达到何种程度和效果等基本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方能保证整个过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所谓钢琴演奏的个性化风格,是指演奏者所表现出的较为稳定的、与众不同的特色,是一个演奏者成熟和成功的标志之一。而如何追求个性风格、追求到何种程度呢?对此要尤其注意两个极端:有的演奏者认为应该完全尊重原作,自己仅须将谱面上的音符、标记熟练演奏出来即可。导致多数人的演奏都是千篇一律,即缺乏音乐表现力,也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有的演奏者则过于创新,为了引人注意和脱颖而出,不顾钢琴艺术的本质规律,不顾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个性表现。这两种极端的出现,都是缺乏对个性化风格的正确认识所致。真正的个性化表现,是在充分尊重钢琴艺术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凭借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趣味等,对钢琴作品进行的创新表现。其既是忠于作品的,又是高于作品的,是对作曲家一度创作的继承和丰富。以霍洛维茨演奏的舒曼的《梦幻曲》为例,与其他演奏者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不同,霍洛维茨是十分平静的,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只是淡然而投入地演奏完了全曲,但是可以将每一个音符都传入观众的内心。一曲奏罢,演奏者和观众都已是热泪盈眶。霍洛维茨独特的人生和艺术经历、对作品和作曲家舒曼的特殊体验,使他以这种方式对作品进行演奏,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个性化表现。所以在追求个性化风格之前,首先要对个性化风格有正确认识,避免走入误区。
(二)夯实演奏基本功
在钢琴艺术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座丰富的作品宝库。而且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都是迥异的。作为演奏者来说,如何在充分表现出作品原有的特色的基础上,继而呈现出个性化风格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夯实演奏基本功。这一点对中国钢琴演奏者来说是尤为必要的。多数钢琴演奏者都是自幼学习钢琴,但是这种学习普遍以拜师学艺的方式为主,而不是体系化教学,所以基本功难免有不扎实、不规范的地方。进入大学校门后,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奏水平,所以也没有再进行针对基本功的训练,导致很多学生的演奏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很多细微错误。如果连正确演奏乐曲都难以做到,个性化表现也就无从谈起。对此俄罗斯钢琴学派正是一个榜样和示范。俄罗斯钢琴学派以熟练驾驭多类风格的作品而著称,同时又为这些作品注入了本学派特有的理性和完美的风格,之所以可以达到这种境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学派对演奏基本功的绝对重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管之前的水平如何,都要重新进行基本功训练,并辅以严格的考评。一方面使之前的一些错误认识和习惯得到纠正和规范,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所以在面对不同作品时,既可以完美表现作品,又可以为作品注入个性化的色彩。因此演奏基本功训练是永不过时的,不论演奏者当下的水平如何,都应该树立起对基本功训练的绝对重视,将其作为个人钢琴艺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加强作品体验
摆放在演奏者面前的一部部钢琴作品,并不是单纯的音符的组合,而是一个凝结着作曲家生活感悟、情感经历、审美理想的结晶。只有先真正明白作品是在讲什么、追求什么,才能获得与作品的共鸣,然后再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表现。所以面对一部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体验,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音乐分析,然后急于上手演奏。具体来说,首先是对作品的文本分析,包含作曲家的个人信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内容等,由此获得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以德彪西的作品为例,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追求音乐的朦胧感、瞬间感,与印象主义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了基本的分析,就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演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是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包含作品的曲式、调式、旋律、节奏、和声等多个方面的特点,一边分析一边思考会用到哪些演奏技术。再次是对作品进行试奏。在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全面把握后,则可以尝试演奏作品。这种尝试并不在质量上做太高的要求,重点是一种验证。即演奏出的实际效果,是不是与想象中的效果相一致,继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最后是融入个性表现。演奏者要主动与作品进行互动,如是否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作品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方面的触动等,然后将这些感受倾注于指尖,获得完美而个性化的演奏效果。
(四)丰富艺术修养
回顾钢琴艺术史可以看出,钢琴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与文学、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综合性文化。流传至今的名作,也都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这也对演奏者的文化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就可以从更加广博的视角来认知和体验作品,为个性化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为例。傅聪的父亲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聪幼年时期,傅雷便重点培养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学习,让傅聪具有了极深的古典文化功底。所以他在面对西方钢琴作品时,便会自然地将其放置到中国古典文化语境下进行解读。
在他看来,莫扎特就是中国的庄子,莫扎特作品中表现出的纯净、唯美,与庄子《逍遥游》中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一致的。而肖邦面对祖国波兰沦陷时的悲情,则正是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所以他的演奏注定是与众不同的,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感受,可以在强手如云的西方乐坛脱颖而出。因此作为中国演奏者,要认识到艺术修养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因早年对钢琴的学习,使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更应该主动自学,全面提升和丰富自我。虽然短时间内不会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如果持之以恒,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则势必会改变演奏者的认识、态度和感受,使演奏效果得到本质的提升,这对于演奏者的个人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成为名副其实的钢琴大国。下一步,则要主动追求数量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益的转变。个性化演奏风格的树立正是追求之一,其不仅关乎到个人演奏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中国钢琴学派构建的基础。所以广大钢琴学习者、演奏者和钢琴教师,都需要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并身体力行,以个性化风格的形成为目标和引领,开辟出钢琴艺术生涯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管慧妤.把握演奏风格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
[2]王茜.钢琴作品不同时期的演奏风格[J].艺术评论,2018(06).
[3]朱虹.论钢琴演奏艺术境界的内在递进[J].大舞台,2010(11).
作者:刘畅 李婵 单位:商丘学院
-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模式
- 下一篇:高校学生礼仪意识缺失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