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04 10:58:17
导语:通识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个性化教学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重视推行个性化教育,其核心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哈佛、耶鲁等美国高校在规模化教育过程中对本科课程设置与培养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个性化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英国在个性化学习理论、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更好地支持其学习发展等领域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早在50年代末,前苏联就已经兴起一股“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潮。教育个性化是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国内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及丰富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如将大学教育的个性化扩展到教育体制、大学办学特色、大学教学与研究方式等方面,从而使学校努力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各个教师形成具有个性的工作方式,使教育个性化观念促进教育体制、学校课程改革;此外,亦有将这一概念用于教学实践制定个性化教育体系;或是结合某一理论研究个性化理论的实施,促进个性化教学理论的实行。个性化理念在指导教学实践方面虽有研究,但是如何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具体讲授还是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尤其是高校通识选修课程。
二、《俄罗斯社会与文化》通识课程授课情况及问题
国别社会与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有美国、英国、日本等,以英美居多,而关于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讨论较少,且授课对象多为专业学生。其中有研究“模块化体验式”、支架式教学法的;有研究跨文化交际、需求分析教学理论的;有借鉴哈佛大学“红皮书”的通识教育观等研究英国或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的;还有从课时的分配、教材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与更新等方面寻找该课程有效发展对策的;也有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发现教科书编排侧重点错位、落后的教学授课理论和方式问题的。具体到《俄罗斯社会与文化》通识课程,其教学问题首先是现有参考教材专题知识介绍不足,容易引起百科书式的、杂乱无章的教学,无法保证所授知识的进阶性和统整性,并且课程内容多和实际课时少,教学内容繁多,重点难点还要甄别与把握;其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不同,且学生对该课程多为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没有达到国别社会与文化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如何为专业教育瘦身、或者转型为适用于非专业学生学习并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为必要。
三、《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个性化教学模式
针对国别社会与文化类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仅以《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为例,在个性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1、教学理念的个性化。个性化概念能够促进教育体制、学校课程改革,增强教育过程人性化。教学理念个性化,即将个性化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目标及过程中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其重心在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重视个体差异,谋求适合差异的教学方略。根据学生的专业比例及其不同诉求设计教学内容,用个性化教育思想审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此外,还要根据选课学生的专业方向及比例确定教学内容侧重点、课堂活动方式及评价要求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即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大纲综合了现有的关于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的参考书目,共整合出14个专题,具体包括俄罗斯概况、简史、文学、艺术、饮食与服饰、节日与纪念日、民族性格与思想、国家体制与政治制度、社会环境与经济制度、教育与科技、地缘政治、俄罗斯与西方、与中国以及当代俄罗斯等,其特色如下:第一,补充内容,及时更新。教材编写需要时间,一般会滞后于实事的发展,实际授课时,教师要保证专题知识的连贯,补充事件、政策的后续发展,尤其是俄罗斯与西方、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等专题,需延伸至俄罗斯最新的外交政策。如普京在新任期内如何进行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创新经济、如何继续推行平衡务实的外交政策等。又如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以及影响中俄油气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另外注意时事发展、重大事件和相关资讯,随时补充热点。第二,专业兴趣,二者兼顾。本人所在学校为财经政法专业学校,所以就结合了我校的经管法特色专业、俄罗斯现代社会生活确定教学专题,围绕一个专题,整合相关理论知识,使得教学内容模块化,并在首次课上向学生公开教学计划,以便学生补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对几届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普京成长经历、苏联历史、俄罗斯法律文化、教育体制等。选课学生多在高中接触过苏联历史,大学里的通识课程不应仅仅局限在历史事件的讲述,还需结合俄罗斯当今社会重评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探索或引导学生思考苏联历史对俄罗斯、对我国的现实意义。第三,结合专业,调整比例。本课程为全校本科通识选修课,通识教育要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联系,鉴于选课学生多集中在经管法专业,需对俄罗斯的法律和经济方面知识着重介绍。中俄法律文化博大精深,但两国法律在源流和体系、精神、观念上差别较大。法典更是反映了中俄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同特点,尤其是伦理法和宗教法。至于经济方面,俄罗斯逐渐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不断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贸合作,中俄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合作历程、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后危机时代中俄两国深化经济合作的努力方向与现实障碍等问题都需要酌情介绍。3、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个性化首先体现在体验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播放结合专题、文化元素丰富且内容较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文化元素;选取题材较新的视频影像资料,如《战斗民族养成记》,其中每一集都会讲述一个特定的专题,通过美国人在俄罗斯的感受讲述俄罗斯民族对恋爱、礼物、上司、出国等生活问题的看法,其中还包括英美文化的对比,基于学生之前的英语基础,可使学生较快地理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习惯及习俗。这种模块化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潜力和动因,极大地调动学生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支架式教学法,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刺激思考,并促进同学间的讨论合作。如介绍苏联时期取得的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成就,推荐《大国崛起》视频,了解苏联时期的社会发展,之后推荐《列宁格勒保卫战》电影,探讨苏联人民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对比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中俄文化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4、评价体系的个性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即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参考书目中的题目,而是设置较开放的题目;不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而是以小组讨论形式讨论平时讲解的专题、视频中的俄罗斯文化元素对中俄文化进行初步对比,写出自己的直观感受。如在观看电影《他是龙》时,其中涉及到了龙在俄罗斯文化系统中地位的介绍,观后要求学生对“龙”在俄汉文化系统中的地位进行对比;再如《战斗民族养成记》视频资料通过美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俄罗斯民族的礼仪、习俗及民族性格,教师要求学生自行总结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点,随后教师做出总结与补充,丰富评价方式。
四、结语
个性化教育是从社会需要多样化人才角度提出来的,可弥补传统教育的单一化,符合时代要求、个体需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及改革趋势。《俄罗斯社会与文化》通识课程的开设和讲授加强了俄罗斯人文领域知识的传播,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其对未来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得更多学生了解俄罗斯文化,对于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以及我国文化的传播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光华.启迪思维的金钥匙:大学通识教育28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姜晓燕.俄罗斯教育20年:变革与得失[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
[3]刘长江.教育人本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J].教育评论,2008,(4).
[4]刘献君.本科学生个性化教育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5]乐毅.9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缺憾与偏颇[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6]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作者:侯影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上一篇: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 下一篇:商务日语情景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