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04 10:07:57

导语:美术个性化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术个性化教学论文

摘要:美术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美术没有标准且单一的答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进行认真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实践;思考

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在每个人的眼中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美术里没有高分学生或低分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只要进行思考了并把它表达出来就是好学生。美术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教师要实现美术的个性化教学,教导学生拥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以此来传授相应的知识,引导学生的个性、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和情感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认知能力,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不同的个性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比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描绘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可以先让他们彼此交流同一个事物,每个人所看到的却是事物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想碰撞可以帮助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然后再让他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再一次交流、沟通,感受多元的思维。比如,布置一些层次性的作业,这个作业中要有基本美术要求,还要有较高的要求,再设一个个性化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得到个性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不能因为差异而争执。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真实展现,并让学生懂得欣赏他人的个性化体现。

二、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

教师要营造舒适、轻松的美术教学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学的熏陶。拥挤和昏暗的环境会引起学生的不适,一间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和亲切和蔼的老师能让学生的灵感迸发。许多学生会存在着恐惧交流等问题,教师要在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交流,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于逼迫内向腼腆的学生与外界交流反而会产生反作用。教师可以指派大胆活泼、外向的学生与内向腼腆的学生一起交流,实现互补,也可以让内向腼腆的学生用画笔描绘出内心细腻的世界并给予肯定。良好的教学氛围,墙壁和黑板的装饰,干净整洁的空间,这些积极的因素会促进学生的交流。上课时教师应该是轻松幽默的,课堂应该充满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教师还可以发放一些中外美术的作品集给学生们传阅或者给出一些书单让有兴趣的学生去自己找来翻阅,在课下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三、进行认真客观的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出作品,再由教师进行积极认真的评价,使得学生接受不同的意见,这一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积极的反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要运用一些积极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比如“你真的很有创意”“难以想象你是怎么想出这么棒的想法”,还有“这个想法很不错,你还有别的想法吗”。虽然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加大美术教师的工作量,但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注,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作品的时候,教师要与他们交流想法,引导他们表达自己,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当面的评价,能更加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情。

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同一幅画,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每个人着重的点都是不同的,甚至在不同的时期,同一个人看到同一幅作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出这种感受,不要害怕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因为这正是美术的魅力所在。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的审美也不尽相同,他们都在随着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着。欣赏一幅作品不仅要看作品本身,还要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作者的生平,有时我们通过作者创造的背景就能理解到作者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美术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独立自主的思考,才有助于创造意识的增强。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平等、开放自由、强调多元化、去掉唯一,这样才能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培养其开放民主的意识,通过艺术修养陶冶个人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五、不断创新教学实践

一个充满探索精神、不断创新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美术教师要有不断探索的热情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释放自己的热情,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例如,选一周至两周进行户外写生,或者进行一周的绘画周记,或者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材料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让学生打破界限,尝试多元化的创作。六、结束语总之,初中是学生开始探索世界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能启迪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美术个性化教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其作用是教师和家长都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张柏涛.个性化美术教学略谈[J].黑龙江教育,2004(15).

[2]张永红.基于提升中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举措[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

作者:张永禄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