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时间:2022-01-11 08:54:11
导语: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这将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在已有的水平上得到进步与提升。个性化教学展开的策略非常重要,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才能够在保障学生对知识有牢固掌握的同时不断发展与构建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他们形成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性化教学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肯定也有所不同。教师只有意识到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如在学习完“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这部分内容后,在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为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教材中安排了“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的练习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把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到学习上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科学技术运用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从而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这个训练形式并不复杂,即使是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教师有相应的辅导,学生基本都能够对学习任务有很好的完成。教师还可以以这个训练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来共同展开这项训练。能力强的学生在小组内要做好其他组员的辅导,并且要给能力一般的学生相应的知识讲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负责一些相应简单的任务。这不仅深化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能力锻炼,这也是个性化教学的直观体现。
二、注重知识的应用实践
在展开个性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深化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很多想法与创意才会有发挥的空间,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得到表达。同时,教师也要注重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结,要透过各种教学案例的有效列举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且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与吸收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让知识教学联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内在需要,激发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共振知识”时可以从洗衣机的振动说起;教学“反冲运动”内容可以和航天火箭联系;教学“离心运动”可从骑车拐弯减速说起,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需要物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很有意思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小鱼煮不死”的实验就让很多学生非常好奇,对于这个实验的讲授往往能够使学生对物理课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借助于情境、活动等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与探究的欲望,继而更好地在课堂上展开个性化教学。
三、思想方法的培养渗透
个性化教学不仅体现在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个性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于对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这将会帮助学生掌握更多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且对于知识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对于很多有一定难度与综合性的物理问题而言,在解答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而这些方法与技巧又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解题思想。很多看似难以突破的问题其实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化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并且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经典的思想方法需要学生掌握,“化繁为简”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新的、复杂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化繁为简,迁移到原有的认知上来。以“楞次定律”的教学为例,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磁场变化和产生感应磁场的关系”,这时需要将抽象的物理问题可视化,从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理清思路,逐步分析:1.原磁场的方向;2.磁通量是如何变化的(增加还是减少);3.电流表看出的感应电流的方向;4.改变实验条件多次进行探究。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分析后学生的思路会十分清晰,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会变得更为直观,这样学生解答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想要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有意识地渗透各种经典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只有深化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并且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裴道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
-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及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