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时间:2022-05-08 11:36:43

导语:法学人才培养路径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法学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18年8月24日,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高校法学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法科学生培养质量及就业能力是现阶段高校法学院着重研讨的工作。本文以提升法律职业胜任力为视角,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职业胜任力的认知,完善以职业胜任力为甄选标杆的法学人才培养

一、胜任力和法律职业胜任力的概述

胜任力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DavidMcClelland提出的,1973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胜任力是一种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并构建出冰山模型,包括个体工作中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动机、自我概述和特质性格等六部分,可以以此区分优秀者和一般者。后来英国学者LyleSpencer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素质冰山模型,提出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的划分,认为胜任力是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的深层次的个人特征。我国杨力教授在他发表的《一流法律家的胜任力标准和培养》文章中就法学教育引入“胜任力”进行阐述并将法律职业胜任力概括为四个层面、九项特征,第一层面是个人效能框架下的获取成就的动机、极强的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调试,第二层面是认知能力框架下的问题的双向思考,第三层面是过程执行框架下的高度关注程序的稳态和准确、冲突的管理和疑难下的决策力,第四部分是人际影响框架下的面对情景的敏锐和崇尚服务公众的精神。法律职业胜任力让法科学生逐渐领悟到未来工作不仅依靠知识和技能,还要认识到更多的决定性因素,以使自己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职业胜任力调研分析

(一)调研实施情况综述

项目组调研内容结合DavidMcClelland教授关于胜任力的概述,针对毕业生与未毕业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且问题设计较为贴近学生实际以及社会环境,共收到292份有效问卷,其中包含27份已毕业学生和265份未毕业学生。根据DavidMcClelland教授的胜任力理论、冰山模型以及杨力教授有关法律职业胜任力的特征理论,本次有关法律职业胜任力的调研从法学知识、法律技能、法律职业动机、自我概述和特质性格等部分进行。

(二)调研结果量化分析

1.法律职业胜任力中基准性能力分析。丰富的法学知识和醇熟的法律技能是法律职业胜任力中的两项基本能力。毕业生与未毕业生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在校生在学习上还有松懈,高校教育应该继续牢抓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同时96.3%的毕业生对未来法律职业工作充满信心并有14.8%的毕业生有自己创办法律相关公司的想法。毕业生写给未毕业生的建议里也希望他们努力学习,夯实基础,扎实法学专业知识,不断进取,做一个合格的法学毕业生。2.法律职业胜任力中鉴别性能力分析。近几年高校教育逐渐从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向知识、技能、态度等多元化发展转变,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在同步进行转变。从本次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未毕业生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以优秀毕业生为榜样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从事法律职业动机方面,92.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必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从而选择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其中选择与法律相关职业的毕业生中有59.3%的毕业生是因为喜欢热爱法律职业且有极强自信从事好法律工作,37%的毕业生是因为法律职业收入可观能缓解家庭经济状况。同时未毕业生在选择未来职业的动机中,80%的同学会因为自己本身所学习的法学专业而选择与法律相关的职业,也有部分同学会根据自己喜好与工作收入而选择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也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92.6%的毕业生和89.1%的未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到家庭经济因素,高校在推动学生就业择业时也要慎重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而选择办法帮助其就业。在法律职业胜任力的自我概述与性格特质方面,法律职业要求卓越从业者在特质性格方面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以及拥有崇高的正义感和服务公众精神。毕业生认为在拥有丰富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司法实践的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100%的毕业生认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80%的毕业生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对法律职业工作也同等重要,未毕业生以上三项还有待提升,其中仅有56.2%的同学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高校教育有必要继续完善学生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思想上强化实践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为学生未来法律职业工作奠定良好的胜任力基础。

三、基于职业胜任力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策略

(一)强化情景式庭审训练,将学以致用

情景式训练就是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将现实生活中的法庭审理搬到课堂或者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切身感受庭审过程,增强课堂或活动的趣味性。真实感受整个庭审过程,让学生在校园中既能学习又能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去,由于情景式庭审训练中使用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会让学生提前学会未来工作中的技巧以及培养学生处理案件的敏感度。在训练过程中即使学生审理错误案件,也能让他在实践中吸取教训增长经验。这种“模拟游戏”能增强学生的程序意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景的敏感性,法科学生借助于此感受现实的职业思维并提升法律职业胜任力。情景式庭审训练是一个长期性实践课程,既需要扎实理论功底作支撑,也需要灵活的周期运用,让学生积极地发挥庭审的主体作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项目组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以及项目课题改善教学现状,强化学生和学院对情景式训练的重视。

(二)加强就业工作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观念

职业胜任力与学生就业能力息息相关,经调研发现现代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存有缺陷,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能力欠缺,这也是高校就业工作着重解决的地方。在本次调研活动中,29.1%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工作有一定的规划和目标,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规划也未付诸行动,由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学生对未来职业尚无规划,也侧面反映出其对法律职业胜任力的认识不足,无从下手去提升自己的法律职业胜任力。学院应周期性为每一位学生开展就业能力提升课、就业形势讲解课或者系列就业能力目标实现活动,并非仅在即将就业的某阶段开展,应该贯穿始终才能不断深化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其在就业择业阶段拔得头筹。

(三)借入动机成就理论,提升自信与决策能力

借入动机成就理论让学生通过完成短期内高效的法学小目标以提高学生独立处理事务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提升法律职业胜任力。成就动机的设置也要考虑成就目标设置的可操作性与挑战性,同时组织者要根据学生的日常施行予以反馈,对偏激目标或高难度不切实际目标予以适时制止。本项目课题组也根据借入动机成就理论,确立了10名同学贴近生活与法学学习的目标进行追踪研究,通过鼓励机制促使学生完成自律学习。此类活动会促使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有坚持目标完成的信心,不断克服自身困难,享受到奋斗与成功的乐趣。

四、结论与展望

高校培养法学人才要知识与能力两手兼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学生服务公众的意识与自我决策能力,完善学生的法律职业胜任力构建。同时高校法学教育改革进程中要适当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优化教学策略,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

作者:马伟光 王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