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01 03:04:54
导语: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兼具法学理论功底、法律实践应用技能以及职业伦理精神的高素质实践性人才,因而提高自身的法学实践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各高校法学专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法学课程体系改革步伐也持续加快,高校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虽然已在法学实践教学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尚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入手,旨在提出更多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我国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这主要与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关[1]。建设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仅要拥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使其能在工作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加强法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法学教育模式的必经途径,只有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加快提高法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高校应鼓励法学教师参与到法律实践以及科学研究中,以加快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断层的问题。广大法学教师也应转变教学观念,将实践成果积极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帮助其更快地成长、成才。
一、当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一)人事制度尚未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首先在人才引进方面,受评估指标的影响,高校常常会出现重学历、重理论的导向性偏差,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方面的指标相对缺乏。比如在选聘教师的过程中常常只关注其主持过哪些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少论文等情况,对于相关技能证书的要求相对较少。在教学任务安排方面,大部分教学任务都安排给了学历、职称较低的年轻教师群体,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科研工作,造成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同时大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均缺乏专职实践教学教师,而实践课程指导、暑期实习报告批阅等工作常由主职教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兼任。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考评机制,导致教师内升动力缺乏,工作热情偏低。同时由于过于强调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很多法学教师都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将的数量以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能力的主要指标,很少将法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纳入职称评定的指标之中,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二)实践条件尚不充分,实践教学开展困难。影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因素较多,由于部分高校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教师实践平台,因而实践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不少高校都认为法学教师的社会兼职行为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会占用科研精力,所以不愿本校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导致法学教师缺乏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2]。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认为法学实践教学在校内即可完成,虽然为师生提供了法槌、法袍等教学物品,但由于无法接触到真实的法律案例,因而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均缺乏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也不注重与外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法学实践师资培训制度尚未完善,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三)教师队伍观念落后,教学实践能力不足。在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法学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不少法学教师都认为学生只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实践课过于浪费时间,而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步入社会后再磨练实践能力也不迟。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但认为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导致实践课程完全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虽然法律允许法学专业教师申请成为兼职教师,但受自身观念以及教学科研任务的制约,很少从事法学实践工作。同时双师型教师以及校外实践指导兼职教师虽然拥有案件的经历,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其大多存在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因而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常常只凭个人经验开展实践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
二、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措施
(一)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实践师资力量。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师资的引进工作,首先应打破学历、等传统选拔指标的限制,以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准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同时也需不断拓展引进及选拔渠道,给予司法实务部门人员更多的机会,让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法官以及企业法务人员兼职校内实践指导工作,以达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外聘兼职教师不仅有助于提升法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同时能有效优化师资来源结构,促进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进行教学任务安排时,高校应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分层次地设置实践教学岗位,根据不同教师的能力素质明确实践教学岗位职责。同时也应引导法学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以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起公平的人员退出机制、竞争激励机制,以激发法学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培养其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对于校外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学校应加强与校外合作单位的交流,共同制定出合理的考核管理标准,以充分发挥内外协同作用,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二)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多元化发展。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校应严格遵循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法学教师的评价管理体系,以提高其实践教学动力。在年度考核中,高校需要增加对法学教师实践业绩的评价,并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特点加快完善奖惩机制,以激发教师投身于法学实践教学的动力。与科研能力的考核相比,实践能力的评价相对复杂,高校需要综合评估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校外诉讼案件的办理情况,同时为尽量减少考核方式的误差,高校应不断完善、改进考核办法。另外,考核结果应与法学教师的晋升以及奖金挂钩,以充分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激励性作用。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调研机会,也可聘请业内专家开展讲座活动,以帮助法学教师更新知识储备。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师也应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法律实践中,多与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交流、学习,以促进自身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另外,法学教师也应注重锻炼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工作中及时反思,不断积累经验,以加快完善自身能力,从而为学校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贡献力量。(三)优化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法学教师实践能力。在为教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高校也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积极与司法实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帮助法学教师积累实践经验。为避免“挂而不炼”问题的出现,高校需要与教师的挂职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明确教师的具体工作,确保其实践技能得到真正地有效提升。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注意保持相关措施的全面性以及持续性,除了为法学教师争取更多的校外锻炼机会,也应加快完善校内培训制度,例如安排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指导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让后者加快查漏补缺的进度,尽快融入到实践师资队伍中[3]。另一方面,高校应不断加大投入,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校外各种比赛,以达到培养师生竞争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积极完善实践师资的引进、外聘、培训制度,以实现法学专业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英杰.法学专业学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8):173-175.
[2]鲍莹玉,王晓丽.基于校院所合作模式下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7-110.
[3]刘勇.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9(5):32-33.
作者:王丽 单位:普洱学院政法学院
- 上一篇: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运用
- 下一篇:重大突发性事件法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