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引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11-13 09:01:41

导语:精神引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引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单一化,同质化严重。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较为单一、起点较低,仅仅局限在满足某一特定部门或岗位的工作需要上。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偏重于理论教学为主,法学院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部门法学科划分或者国家颁布的基本法律为标准,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为目的。我们在贯彻这一目标时,忽略了社会对法治人才的实际需求,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法学院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教育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几乎所有的法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雷同,没有根据本学校的优势,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分别定位,细分化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综合型院校的法学院系,所有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基本上都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公、检、法、司”机关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培养“能够适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三是培养“具有既能够掌握一定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适用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四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等。各个高校之间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几乎没有差别,缺乏准确定位。(二)教学手段简单落后。我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法学教育以讲解法理论和注释法律条文为主。教师普遍使用着填鸭式的讲授方法,教学就是教师教而学生只管学,学生只要熟记那些一成不变的要领和早已确定了的结论就行了,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而法学理论又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消化。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和纯课堂教学使学生严重地脱离实践,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上的缺陷,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三)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目前法学院校中的法学教师大多都受过系统的法学理论熏陶和严格的学术训练,却往往缺乏司法实践经验。大部分年轻教师是通过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留校的,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更没有过多地接触过司法实践领域内的事务,他们的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却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渴求度,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其教学质量。一些法学教师喜好纸上谈兵,对一些法律条文进行纯粹分析、解释或学理研究,对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漠不关心,对于教学也偏好“从书本而来,到书本而去”。法学教师自身不关注社会、不参与法律实践、不了解法律实务,自然不可能培养出了解法律实务、掌握法律实务技能的法治人才。(四)法律实践流于形式。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法学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以往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普遍采用“实习“教学法,实践环节单一化,虽然高校都有模拟法庭教学,但有些学校开展的并不好,实操性也并不强。

二、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一)完善培养目标。新型模式的培养目标在于面向全社会各领域培养一大批高素养、宽基础、通经济、有专攻、能应变的广泛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学应用型高级人才。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要紧扣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如对于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急需的反恐处突、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一带一路”法治人才、自贸区涉外法律人才等,法学院应跟进培养机制和课程内容。这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精良、综合素质过硬、竞争能力较强等特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模式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法学通才,以满足新世纪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二)创新学习制度。根据国外高等法学教育的通例,要培养出文化素质过硬且具有较高法律技能的人才,一般都分为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阶段进行。改革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学制,以五年学制代替四年学制,即大学法学教育课程设为五年制,前四年可以理论学习为主,而第五年应着重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就是“4+1”模式。明确对学生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阶段性分工,对要选择法律职业的应届毕业生增加一年的职业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尽管要加强专业培养,但是毕竟学生学习了法学专业,毕业之后都要去从事法律职业。既然要从事法律职业,那么就必须首先拿到从事法律职业的入门证,所以顺利通过法律资格考试也就成了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的必然追求。高校在平时的教学中既不能“惟法律资格考试论”,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法律资格考试,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融法律资格考试与法学职业教育于一体,才能解决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一年的职业教育,有利于解决大学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使得进入法律职业的人员具备较娴熟的司法实践能力。(三)改进教学方法。新型模式的教学方法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课堂教学推行讲解式与案例教学、理论分析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问答式教学方法。课前布置预习教材或指定参考资料,课中进行重点讲授,讲课时师生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辩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其发展的后劲。与此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可灵活采用举行疑案门诊、模拟法庭、观摩审判、法律诊所教育、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司法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学素质能力。此外,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开发网上教学功能,利用手机APP等教学手段把课程教育搬到网络上,可以在网上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以适应教学多元化的发展需要。法学教育必须扎根基础、扎根专业,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走与中国的法治实践相结合之路。2013年7月,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实施“双千计划”的通知,明确2013年至2017年,选聘一千名左右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一千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正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机制,使高校和基层法制部门的人才结构得以优化,实现了法律理论教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的紧密结合与互相促进。“双千计划”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通道,接触到中国“法治原生态”,这让他们更加了解国情,逐渐从旁观者变成建设者,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在司法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把最前沿的学术理论研究从象牙塔带到司法实践一线,教学科研因为接地气,而更有底气。同时,高校教师挂职基层,深度参与到法律实践的探讨和研究中,在办案过程中了解法律在实务部门的运行过程及规律,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深化已有的理论知识,回到学校反哺教学,给学生带来鲜活的实践案例和经验,把“死”的法律条文和枯燥的教学理论和鲜活的司法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内容和科研视野不断拓展,转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四)调整专业课程。2018年是国家法律资格考试的第一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要适应时代形势发展变化的需求,在培养学生法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法律资格考试的特点适当调整部分课程的比例和学时也是可行的。(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2017年5月27日,司法部联合外交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商务部、全国律协等13个部门召开了第一次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联席会议,号召加快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这些政策性文件及联席会议均凸显了涉外法律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紧迫性。为此,高等法学教育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对经济、科技相对发达国家的法律交流与合作,通过高效、主动地参与国际法学交流,通过派有关人员出国考察和请外国专家学者到我国来讲学交流等方式,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共识,以便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逐步完善我国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法连.“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问题探究[N].法制日报,2017-12-06.

[2]郭杰.基于司法考试背景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7).

[3]黄泽群.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与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

[4]张爱娥.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系统论分析[J].教育评论,2016(2).

[5]叶青.“双千计划”有效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N].法制日报,2017-06-01.

作者:兰欣卉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